为高标准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提升地区各物业小区的宜居指数,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紧盯物业服务企业这个关键环节,坚持“党建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支撑”多管齐下,持续抓好物业管理这个“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物业企业的服务水平。
首先是以党建为引领,点亮幸福生活。体育馆路街道推行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党员业主代表和小区在职党员等兼任或担任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有效打破障碍壁垒,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社区治理优势。注重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由社区党委、业委会(物管会)、居民代表和物业公司一道,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并研究解决了居民反映集中的物业不作为、堆物堆料、房屋漏雨、停车管理等物业管理突出问题。2024年,通过议事协商解决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服务事项100余件,处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60余个,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其次是以制度为保障,彰显物业担当。体育馆路街道建立了“矩阵长+物业管理员”联合工作模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融入小区矩阵,将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工作共同推进。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及时查处、解决小区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托街道建立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针对无法处置的问题,物业通过上报社区党委,通过社区启动“吹哨应哨”工作机制,处置结果及时反馈并公开,提升物业服务企业融入社区治理的效能。结合“一条热线、两件小事”工作情况、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评价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物业企业的考核评价制度。
此外,该街道还以文化为支撑,滋养服务意识。为更好地在物业企业弘扬并传承雷锋精神,体育馆路街道引导物业公司员工将雷锋精神蕴含的服务奉献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街道组织地区物业企业员工参观雷锋资料展和雷锋讲堂活动,地区20余家物业公司的2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