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给人类敲响警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3 08:27

撒哈拉沙漠出现洪水,强飓风袭击美国沿海,欧洲多国遭遇强降雨,拉美多国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干旱……放眼全球,种种迹象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愈发频繁,许多地方关于气候认知的“老黄历”不再管用,这给人类敲响了新警钟。科学家们预估,未来20年,极端天气事件可能“迅猛”增加。

前不久,全球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多发强降雨,引发数十年未见的洪水。撒哈拉沙漠北缘的摩洛哥由于特大降雨惊现“沙漠出平湖”之景,撒哈拉沙漠南缘一些国家经历了数倍于往年的降雨,地方当局不得不面对罕见的“抗洪抢险”。

在美国,编号为“海伦妮”“米尔顿”的两场飓风先后登陆佛罗里达,席卷美国东南部多州,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导致200多人遇难、数百万民众撤离。“海伦妮”成为自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后在美国本土致死人数最多的飓风。“米尔顿”带来至少19场龙卷风,被美国媒体称为“世纪飓风”。美国气象专家指出,气候变化引起的创纪录海面温度以及拉尼娜现象是导致飓风强度、频率及危害越来越强的关键因素。

在欧洲,从东部的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到中部的德国、奥地利,再到西部的西班牙,均先后遭遇狂风骤雨,遭遇20多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洪水在城镇中肆虐,桥梁被毁、防洪堤决口,造成人员伤亡。截至10月30日,西班牙东部和南部暴雨洪水已造成至少95人死亡、约15万用户断电。巴伦西亚自治区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单日降雨量几乎相当于往常一年的降雨总量。

在拉美,历史性的干旱席卷巴西、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其中巴西的干旱已波及约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了全国约59%的国土面积。世界水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水位大幅下降,对当地经济、交通和原住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日本,由于气温居高不下,往年通常10月初就可见的富士山“雪顶”至今却迟迟未见。日本气象厅称,自1898年开始关于气温的统计以来,日本今年遭遇了最炎热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比正常水平高1.76摄氏度。

为什么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世界气象组织指出,目前所有自然发生的气候事件都是在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升温,加剧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并影响了季节性降雨和温度模式。

英国科研人员分析约40年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后发现,北太平洋上空的高空急流位置正在向北极偏移,近10年来尤为明显。这一现象可能是气候变暖引发的,将使美国西部、欧洲地中海等地区的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分析还显示,根据当前趋势,如果全球碳排放保持高水平,北太平洋高空急流在冬季的位置到21世纪末将进一步北移,秋季的位置也会受到影响。换言之,未来北半球的秋天会越来越晚。

今年6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增加和全球变暖,在未来几十年里,热带辐合带向北移动更远的频率可能会更高。尽管极端天气让一些长期干旱的沙漠地区变绿,但它扰乱了大西洋飓风的时节,让一些原本应该有雨水的地方遭受干旱,也让一些长期干旱地区承受洪水。总而言之,一切都乱套了。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是地球气候的主要调节器,海洋变暖是全球极端天气频繁的根源所在。欧盟监测机构“哥白尼海洋服务”计划前不久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自2005年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几乎翻了一番,从每平方米0.58瓦的长期速率增至每平方米1.05瓦。2023年,世界上超过20%的海洋至少经历了一次程度在严重到极端之间的海洋热浪。

海洋变暖会影响海洋世界的方方面面,从生物多样性到化学,再到基本的海洋过程、洋流以及全球气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认为,自1970年以来,因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而困在大气中的多余热量大约有90%被海洋吸收。海洋变暖会影响全球天气模式和降雨地点,从而加剧风暴、飓风和其他极端天气的强度。

展望未来,极端天气肆虐全球有可能是常态。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前不久引述一份科研报告警告称,由于气候变化,未来20年,极端降雨和炙热气温将变得更加普遍。

挪威国际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结合4次大型气候模拟,计算出了未来20年降雨和气温峰值可能发生的变化。挪威科学家估计,除非碳排放量下降,否则全球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将面临剧烈的天气变化。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全球也将有超过15亿人受到难以忍受的高温和山洪暴发等影响。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