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动物也熬夜?可能是人类害的
天天精彩
2024-10-31
+ 关注

◎刘鸣章

和人类一样,野生动物往往也在特定的时间中更加活跃,比如大多数鸟类和人类一样是日行性动物,主要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大多数蝙蝠则是夜行性动物,仅仅在夜晚出没。在科学研究当中,这种生物体在24小时内表现出的周期性活动模式被称作“日活动节律”。

演化的结果

野生动物的日活动节律是长期演化形成的结果,许多外部因素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例如,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中生代,现代哺乳类动物的祖先们几乎都是夜行性的,这是因为此时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往往是在白天活动的,哺乳动物不得不“伏低做小”,通过在夜晚活动来躲避恐龙的捕食和竞争。一直到大约5000万至3000万年前,恐龙日渐式微时,哺乳动物中的一支,也就是现今灵长类的祖先,才率先逐渐演化出了以日行性为主的日活动节律。

然而,在恐龙灭绝数千万年后的今天,许多哺乳动物不得不和它们的祖先一样体验另一种“超级捕食者”的恐惧,并因此增加在夜晚的活动时间,而这种“超级捕食者”正是人类自己。

动物为什么“熬夜”

在《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人类活动对62种哺乳动物的日活动节律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人类干扰较弱的地区相比,生活在人类干扰较强地区的哺乳动物平均将它的夜间活动增加了1.36倍。具体而言,假设某种动物的活动原本有一半在白天,一半在夜晚,那么平均而言,当人类活动较强时,这种动物在夜晚的活动将增加到68%,在白天的活动则相应减少到32%。

例如,在加蓬没有狩猎活动的地区,花豹有46%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狩猎活动频发的地区,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惊人的93%;在波兰的天然林中,野猪有48%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城镇地区,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90%。一些看起来对野生动物无害的活动,例如徒步与生态旅游等,也可能增加哺乳动物在夜晚的活动。例如,在阿拉斯加人迹罕至的地区,棕熊仅有33%的活动发生在夜间,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76%。

从好的方面讲,哺乳动物们通过减少白天活动,增加夜晚活动,能够更好地和人类实现“错峰出行”,从而减少与人类发生冲突概率。

从坏的方面讲,调整日活动节律也可能需要野生动物付出不菲的代价。野生动物的生理结构往往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例如,多种灵长类(即各种猿猴)往往主要在白天活动,相应地,与适应夜间活动的物种相比,它们的角膜尺寸较小。因此,在夜晚不能获得足够的光照时,它们就变成了“瞎子”。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张可能使这些动物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在白天活动,它们将面临较高的被人类杀死的风险;如果增加在夜晚的活动,它们寻找食物、配偶和躲避天敌的效率都将大大降低。

另外,日活动节律的变化可能也会扰乱自然界原本的食物链。例如,在美国的圣克鲁兹山脉,郊狼原本主要在白天活动,并且捕食同样在白天活动的松鼠和鸟类,但随着城市的扩张,郊狼在夜晚的活动增加,并且转而捕食在夜晚活动的老鼠和兔子。通过捕食,郊狼及其他食肉动物可以控制猎物的种群数量,因此,这种捕猎对象的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猎物的数量出现难以控制的增长。

除了日活动节律以外,野生动物的许多其他行为也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野生动物的捕食频率、活动范围、移动速度和距离等等。与野生动物的灭绝相比,这些变化更为隐秘,但同样可能影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如何通过恰当的管理与保护,使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是科学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国家自然博物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