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油电,BMW M都是性能王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9 18:08 阅读量:40151

在新能源时代,通过加电机就可以轻松获得强劲动力,让大马力、快加速逐渐成为衡量性能的“唯一”标准,但这并不代表打造高性能车的门槛变低了。当你深入了解赛车运动不难发现,性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直线快,更要弯道快;转向准,还要侧倾小…这种由整体性的完美平衡造就的绝佳驾驶体验,才是BMW M所理解的“极致驾驶乐趣”。

内燃机并非过时技术,更高效、更耐久“机皇”地位无可撼动

内燃机发展已百年有余,至今为止人类研制最精尖的载具,依旧是通过内燃机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将人类推向宇宙,或是潜入深海。在汽车领域,尤其是赛车领域,内燃机的魅力依然无可取代,而BMW M也从未停止对内燃机的不断挖掘。

M打造的内燃机是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因为M对动力的理解并非是马力至上,所以M的发动机更偏高转速,并有着出色的散热表现,更适应赛道的激烈驾驶,这也造就了一个奇特的现象,M的粉丝们爱提驾驶,却不爱提马力与零百加速。比如M3、M4,在宝马看来这类善于劈弯的利器,就要尽可能减轻前轮的重量分布,不能坏了50:50前后轴载荷的金科玉律。所以M3、M4将更轻量化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发挥到了极致,从发动机更大的缸径、更小的行程,带来的高转速特性;到曲轴、连杆、活塞的锻造强化;从保证高负荷下油压稳定的双350bar高压油泵;到保证激烈驾驶时机油润滑稳定性的双腔结构镁合金油底壳,经过M出手研制的发动机就如同健美冠军,几乎是无死角的对全身进行强化。

懂健身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要想保持住块头,还得要有耐性能持之以恒。而M的耐性则体现在了发动机的控温上,M非常重视发动机进气效率和散热性能,并为此下足了功夫。如M3、M4不仅屏弃了顶置中冷,采用了更大面积的侧置中冷,还采用了更复杂更高效的进气道构造,让发动机始终保持绝佳的工作状态,这也是为什么M始终是全球各大赛车场公众日的常客。

内燃机“触电”并非妥协,全时全速域性能提升让“一直加速一直爽”

高性能车采用混动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今就连汽车领域的塔尖选手超级跑车们也纷纷触电。BMW M其实也早早迈入了混动行列。早在2022年,M极具探索精神地带来了BMW XM,而V8发动机加高性能电机这一源自勒芒24小时耐力赛BMW M Hybrid V8赛车的高性能混动技术,如今更首次应用于全新BMW M5。

相较于百花齐放的小排量加电机的组合,M坚信对于热爱驾驶的Bimmer而言,大排量发动机所给予的浑厚质感是永远不可替代的。如今,这套混动技术也已在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和IMSA赛事上崭露头角,更在量产车上得到印证。在去年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还荣获“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项,而其原创并具有专利的“预阶变速”技术,更为我们展示了电机输出端额定扭矩从280牛·米膨胀到450牛·米的“神奇魔法”,让车辆的瞬时加速更心潮澎湃。是的,M采用混动技术不是为了向日常妥协,是更进一步提升车辆全时全速域的性能表现,让驾驭者无论走街还是下赛道,都能充分发挥动力储备,而不是让动力数据停留在纸面上。

不止于动力性能,精磨“手感”只为极限下的十足信心

如前所述,一台M给驾驶者最大的激情不只是来自于马力,而是油门下去的时候,尾部会带着车身做出的俏皮变化;切弯时,车辆的精准指向和稳定车身侧倾。而做到这些少不了M独有的黑科技,以及将其完美发挥的软硬件调校。

其中,偏向后轮驱动的M 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和主动式M差速锁的精妙协作堪称神来之笔。M xDrive以0.1秒极速反应,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主动动态调节车辆前后轴动力分配,帮助驾驶者灵活应对复杂情况。而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与Servotronic助力转向系统协同工作,则带来绝佳的精准指向性,让留恋液压转向助力手感的资深车迷们也能拍手叫好。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和具备主动侧倾稳定技术的自适应M运动悬架Pro的出现,则算得上卡BUG的存在。前者带来多达1.5°的后轮转向,为M车型赋予了同级别中最为卓越的横向和纵向操控表现,而后者则可在车辆侧倾时迅速对车身进行精准调整,主动“干预”技术的加入,即使极限状况下也能让驾驶者信心十足。

如果从26个英文字母中选一个最令人兴奋的字母,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M”。因为,这对于真正懂车的Bimmer来说,M赋予激情,提供乐趣,树立正统的驾驶观,能给予每一位驾驶者关乎赛车运动最直观的驾驶感受。这种不言而喻的驾驶快感,永远让人“上头”。

编辑/赵一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