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专门去了这里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10-19 13:35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庆桐城市考察了地处城中的六尺巷,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

六尺巷是哪里?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市中心,长度不过百米,巷宽六尺。

《桐城县志略》等史书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退三尺而成“六尺巷”,这成为远近闻名的美谈。

时至今日,六尺巷对于我们仍然意义重大,有其深意。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亲切地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他还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而“六尺巷”的故事便是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桐城市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包含倾听诉求、辨明是非、劝解疏导、借古喻今、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六步”调解群众矛盾。

目前,桐城市已经在镇、村、基层政法单位和纠纷易发的市直单位设立“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2023年,桐城全市化解矛盾纠纷3729起,调处成功率达99.7%;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5.6%、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6.3%。

2023年11月,“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功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并作为全国31个“枫桥式工作法”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

熔古铸今、以文化人,将“六尺巷”的精神内核,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治理理念,谱写了基层善治的新篇章。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包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要在新时代被激活,要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

在桐城市,“六尺巷”的身影处处可见。桐城市组织创作以六尺巷为题材的歌曲、黄梅戏、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建设六尺巷文化墙,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营造“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浓厚氛围。

桐城市以创新创造的方式把“六尺巷”的精神内核融入社会治理格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六尺巷”已经走出桐城,走出安徽,走向更广阔天地,在新时代帮助我们凝聚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资料| 新华社 光明日报 央视新闻 《求是》杂志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周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