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景区的锦鲤胖成球 鱼感觉不到饱吗?
天天精彩
2024-09-24
+ 关注

节假日期间,各处景区人山人海,这也让很多景区里的锦鲤得到了“特殊关照”。人们出于对动物的喜爱、祈福的需求、互动体验感的向往,纷纷拿出食物向水里的锦鲤投喂。于是肉眼可见的,这些鱼儿日渐圆润。比如趵突泉的锦鲤,就因为被游客喂得太胖,被戏称为“鸡翅包饭”而走红,有工作人员说趵突泉里的锦鲤每天至少要被喂三斤粮食。

喂食的人那么多,这些鱼真的会一直不间断地进食吗?难道它们感觉不到饱吗?也许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它们根本不知道这是自己吃的第几顿?

锦鲤是什么鱼?

锦鲤,鲤科鲤属,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基因改良和筛选后的人工选育品种。我们常说的“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种鱼。在我们和鱼类漫长的协同进化史里,人类觉得这四种鱼是最有经济价值的。锦鲤则集中地体现了“观赏价值”。

锦鲤的鳞片颜色和类型多样,体色受色素细胞影响,可呈现丰富的色彩变化,因此有“观赏鱼之王”的美称,也被人们称为“活的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又因为锦鲤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成为了备受青睐的观赏宠物。

锦鲤的适应能力强、性情温顺,喜生活在水流缓慢、水体较深的中下层水域,并在泥沙中觅食。

鲤鱼是杂食性水生生物,锦鲤更是典型的荤素皆食。在自然环境中,锦鲤喜食水生昆虫和藻类,但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它们和我们某些人类一样,尤其热爱碳水和甜食。

鱼能感觉到饱吗?

鱼的消化系统比较原始,简单说来,可以分成有胃鱼和无胃鱼两大类。

顾名思义,无胃鱼的消化道里没有“胃”这个结构。一些鱼也没有大小肠的分化,甚至没有消化吸收功能上的严格区分,只能粗略地将消化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鲤鱼和金鱼都是无胃鱼。

因为无胃鱼的消化道比较通畅,食物多的时候,吃下去的东西会把便便往外顶,于是拉得也快一些。因此,它们往往会略多吃一些。

对于有胃鱼来说,胃这个结构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能够分泌蛋白酶等消化酶,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一般有胃鱼都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它们能够利用胃,更好地感觉到“饱”,饮食比较有节制。

无胃鱼的饱胀感要比有胃鱼迟钝很多,但这并不表示它感觉不到饱,肠道里塞满食物后它也会停止进食。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实际上鱼类的记忆远不止7秒。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们就对金鱼的记忆进行了研究,发现金鱼可以在长达1个月里记住“光—躲避”的行为模式。

除了金鱼,天堂鱼能记住之前见到过的“陌生邻居”并能保持数月之久。斑马鱼在训练后,能学会根据信号灯的颜色辨别进食时间、学会如何走迷宫等。水塘中的观赏鱼,一旦有人接近,它们就会迅速游过来,吐泡泡,试图获取食物,这也是食物刺激下的记忆。

所以,锦鲤并不会忘记自己几秒钟之前刚吃过东西。

尽量不要投喂景区的鱼

可以看得出来,杂食性的锦鲤确实会比较贪吃,而且吃得很不科学。被投喂后之所以会不健康地“胖成球”,是因为我们现在给它们吃的东西,是它们在天然环境中、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大量摄取和消化过的食物。

虽说锦鲤并不是感觉不到饱,不会记不得有没有吃过东西,但大家在景区游览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投喂它们。食物投喂不当,很容易伤害到鱼类,甚至造成死亡。

这还要回到鱼的消化系统上来。

首先,鱼的牙齿的主要功能就是攻击猎物和撕裂食物,一般装备在了肉食性鱼类上。杂食和草食的鱼类很少有牙齿,有牙的也只是有切断功能而已。所有鱼类的牙齿都没有咀嚼功能,或者说,不能嚼碎食物。

而这些没有经过研磨的大块食物,就会通过鱼类极短的食道进入到肠道里。鱼类的消化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差,甚至一些食物非但不能被消化,反而会把鱼类的消化道划伤。消化道的损伤将给鱼的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对于锦鲤等无胃鱼,应该采取“多次少喂”的原则。食物块比较大或锋利、一次投喂过多或者投喂时间不规律,都会对鱼的消化道造成损伤,或者给消化道造成过大的压力。还有一些鱼食在吸水状态下会膨胀,就更不应该一次喂太多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死因就是,食物投喂过多,鱼没有吃完,结果食物在水中腐败变质,影响了水质,最要命的是,腐败过程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鱼的生存条件变差。

所以,面对水中悠然自得游动的锦鲤,我们可以观看、拍照、许愿,但最好不要去投喂打扰它们。

(文章源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