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良性循环,完善人才机制
光明日报 2024-06-28 11:30

机械臂逐渐替换流水线上的工人,工厂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攻坚“硬科技”,自主可控产业链打造出本土化机器人;借助网络平台,医生为5000公里外的病人手术……放眼全国,各地聚焦新领域、开辟新赛道,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更多一流人才支撑。目前,我国正进入人才资源红利的加速释放期,拥有2.4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高水平战略科技人才储备,要求我们在强化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未来、面向原始创新的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下足功夫。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上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全方位基础学科教育体系,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科技和产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对高校学生培养目标、专业配置、专业课程进行统筹谋划、动态更新,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为牵引,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为导向,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集中攻关,以一流的课题项目和实验平台加速培养一流人才、推动产生一流科研成果。

培养更多企业家人才,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也具有重要作用。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给生产过程提供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我国早在《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就提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具体来说,要会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会等主体,探索构建完善企业家人才培育扶持机制,培养更多兼通管理、科技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一些地方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更多有管理能力、经营潜力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如天津滨海新区保税区近日发布了《天津港保税区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措施》,在加强人才引进方面实施“凤凰招引”工程,支持海内外顶尖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顶尖人才创办企业或全职就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综合奖励;对优秀海外创业人才按企业研发投入的50%,最高支持60万元等,通过创新互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持续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目前,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求。中办、国办此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如北京市统筹推进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北京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载体。加快打造紧缺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文/万可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光明日报 2024-12-08
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质量
光明日报 2024-11-07
海淀区举办人工智能青年领军人才论坛,共谋创新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4
让高学历人才成为高水平人才
光明日报 2024-10-15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衔接互动
光明日报 2024-10-13
期待更多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光明日报 2024-10-11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光明日报 2024-09-01
把职业教育办在生产线上——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
科技日报 2024-08-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