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大换血:从Space到卡莫瑜伽,精品健身房频频“塌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05 14:48

刚入6月,卡莫瑜伽就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卡莫会员的一封信》,宣布永久闭店。卡莫瑜伽在信中表示,卡莫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有10年之久,由于疫情等外界原因,也因公司未能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等内部原因,导致今年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宣布永久闭店。“这一决定对我们来说,既是痛苦,也是无奈。”

截至闭店,卡莫瑜伽在全国共开设30多家连锁直营场馆。不少会员正是5月底续的年卡,“还没开卡,一节课都没用(他们)就跑路了。”而距离上一家倒闭的精品健身房Space,仅过去一个多月。

会员金文(化名),“练跑”了多家健身房的她已然对办卡有了阴影,“真的不敢再在健身房办年卡了。疫情至今,在好几家健身房办过卡,其中3家都有损失。但Space是最离谱的。”

社交平台上有关Space跑路的每一条帖子下,几乎都有维权群的求助。金文无奈地表示,“维权群里人很多,但大家还是找不到维权的渠道。”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健身房塌房事件,网友们戏称“健身房塌起房来比娱乐圈还猛”。

近两年,大型连锁健身房频频爆雷,多个头部品牌出现萎缩、关店、倒闭等现象。梵音瑜伽、一兆韦德、银吉姆、舒适堡等多家知名健身品牌相继跑路,威尔士也经历了一波断崖式闭店……

一年倒闭近万家店已成为健身行业的新现象。根据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体云动和万博宣伟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3年全国商业健身房(含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倒闭总数为8057家,倒闭率达9.46%。2022年,倒闭总数约为9751家,倒闭率为10.39%。

健身房们就这样跌入谷底了吗?拥有超8年健身行业从业经验的Space前高管申杭(化名)表示,“国内健身行业目前处于洗牌期。其实是各类型行业创业者‘浑水摸鱼’的好时段。未来行业发展肯定是有一个长远的上升期的,现在健身内容在各个新媒体平台都逐渐火爆起来,也对行业是一个非常利好的状态。”

消失的“白月光”

“传统健身房爆雷的核心原因是财务结算口径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安全的方式应该是提供了多少服务、核销了多少服务才能花对应的钱。大部分的健身房就是把后面并未履约的钱提前花了,导致出现任何的运营问题或者拉新乏力的时候就没钱花了,也就导致暴雷。一兆韦德就是一个典型。”申杭解释道。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 年中国健身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则显示,2023 年全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数量为 36447 家,较上年下降 8.01%,分析师预测,2024 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将持续下降至 33701 家。

申杭的经验之谈似乎也在卡莫瑜伽身上应验了。

从今年1月开始,位于北京太阳宫、望京、合生汇、万科等多个地点的卡莫瑜伽相继关闭。

当时,便有会员猜测卡莫“快撑不住了”。

2月份,卡莫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获得美股上市公司ACG国际艺术教育集团的战略投资,前述猜测也随之消散。但5月底,欠薪三四个月的卡莫终于还是倒下了。

同样被运营成本压垮的还有Space。业内人士透露,Space前几年大概率一直处于亏损状态。Space的门店几乎都在国贸、三里屯、兴业太古汇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而且Space场馆的空间比较大,2016年开业的北京太古里店占地就有900平方米。灯光音箱、洗浴间等加分配套,也拔高了Space的运营成本。

从Space最早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馆时,出现在预售阶段用户排队刷卡买单的情况了,到后来会员宋晓铭(化名)却发现“来上课的人少了,三里屯馆的排课少了,国贸馆还正常。” 今年Space推出了一项新规定,如果约课会员少于四人将无法开课。北京的颐堤港场馆就常常出现因人员不满,课程被取消的情况。

Space以“课包”“月卡”的销售模式为主,单次课时费在100-288元。如果办理最高档位的月付卡,每节课可减少至59元。以中高端健身定位的Space,这样的定价并不算高,而约课人数的减少无疑增加了Space的盈利压力。另一方面,核心商圈的商铺一般需要提前付2~3个月的押金。

而“课包”“月卡”的收入周期往往只有一个月,这就导致财务结算上出现错位,部分还未核销的服务被提前预支了经费。

实际上,2022年开始,Space的衰退初现端倪。

2022年,Space关闭了上海港汇恒隆店;2023年4月,Space杭州湖滨银泰店闭馆;今年1月,Space又突然关闭了上海新天地门店。彼时,各种质疑Space服务质量下降的声音已经出现。

今年年后,上海会员林萧(化名)发现她所在的门店“某几个当红老师迟迟未归,前台常常出现一些老师都不认识的陌生面孔。”宋晓铭也提到,“Space每年都有一到两次促销,都是针对课包的折扣活动,今年突然推出了月卡、年卡的促销。”

对此,申杭表示:“非正常节点的促销,超长时间的折扣卡,场馆器械或卫生逐步失去管理,教练只卖课不上课……这些基本上都算是一些跑路前兆。”

行业洗牌

卡莫瑜伽、Space等的倒闭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一次教训,也是对健身行业的一次警醒。健身房行业的毛利率本就不高,会员消费的降低无疑加重了健身房的盈利压力。报告显示,2023年健身会员整体规模和年度人均支出双双下滑。付费会员总数约6975万人,同比下降了2.38%,年均消费金额为2952元,比2022年下降了11.19%,比2019年下降了27.73%,是近年来首次跌到3000元以内。

申杭指出:“虽然健身场馆是一个‘LBS生意’,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生意,可以只覆盖点位附近一定距离的人群即可,但是每家场馆的纯线下健身服务所产生的营收也是非常明确且天花板不高的。” 

近两年,由于各种户外运动兴起,叠加疫情的影响,健身房行业遭受重创。去年2月,成立了20年的知名瑜伽连锁机构梵音瑜伽宣布停业整顿;5月,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50余家直营俱乐部和超130万会员的一兆韦德,被曝跑路;12月,连锁品牌舒适堡多家门店突然关停,陷入闭店风波。 

健身房频频爆雷,使得消费者们不敢选择年卡消费。经历了和Space的“断崖式分手”,林萧直言“以后会尽量避免大额的预消费”,宋晓铭也表示“不会再办大额度会员卡,之前在其他地方办的卡也会尽快花完或退掉。”

月付制成为相对更适合现阶段健身市场的付费模式。以往的CHINAFIT北京体育与健身大会多集中讨论如何提高续卡率,但今年的展会上,月付制成了焦点,多个主打月付制的服务商在大会上分享如何月付以及借此引流,形成健康持续的盈利模式。

而头部连锁健身品牌纷纷倒下的同时,小而精的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逐渐成为主流。在头部健身工作室中,中小型健身房乐刻运动、中田健身,占据了门店数量排行榜的前两位。以“小而美”为主基调的超级猩猩E轮后估值近10亿美元,乐刻运动获得高瓴资本、IDG资本、华兴资本、腾讯等机构投资。

去年7月,乐刻提出了“百城万店”的增长目标。截至2024年4月,乐刻运动进驻城市已达28座,总门店数1450家左右。据官方数据,刚刚结束的乐刻“528”9周年庆活动全平台销售额超过5.39亿元,购买用户数超过47万人,私教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37.1%。

更进一步地,在近一年里,乐刻连续发布了多个子品牌。其中,今年4月,乐刻FEELINGME宣布正式开放健身工作室“带店加盟”模式,其主打的“包月私教”模式,对比传统的收费方式,可以缓解拖延性财务结算问题,盈利模式比较健康。乐刻运动城市事业部总经理汤鑫透露,“FEELINGME计划2024年底实现在15个城市运营300家门店的目标。”

同样喊出“万店”目标的超级猩猩此前主要采取了直营模式。截至2024年1月,超级猩猩在全国9个城市有245家门店。今年3月,超级猩猩开放了“联营模式”,由合作方提供场地,超级猩猩提供自研团课课程及教练培训,目前“联营模式”已落地福州、厦门等二线城市。

和品牌的跨界合作也成为健身品牌们的新攻略。Space在闭店前曾与奔驰、nike、lululemon等70多个品牌展开合作。乐刻运动曾和FIIL Belt共同打造运动耳机。超级猩猩则在前不久正式官宣了与餐饮品牌wagas 的联名,推出了霸王餐、免费团课和联名餐饮等活动。

商业健身市场的洗牌期正是创业者入局的好时机。报告显示,2023年新增的健身场馆主要以跨行进入的创业者为主。新一代的健身场馆经营者普遍年龄在30-41岁,学历更高、更注重科学化发展,跨行业经营者数量达到31.37%。

对于健身市场的未来,申杭表示既期待又担忧:“未来从场馆提供基础健身服务、到离开场馆之后的消费场景开发、到教练的线下线上的专业能力延展……其实想象空间非常大,但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多就会导致行业混乱的现象。”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男子在健身房爬绳摔伤骨折 法院:健身房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和风险告知义务承担40%赔偿责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健身房承诺一卡通用误导消费者办卡 个别场馆另行收费 法院:构成欺诈需退一赔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5
普法|健身房跑路失联 年卡消费者怎么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普法|健身房跑路失联 年卡消费者怎么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男子健身突发心梗死亡 家属将健身房告上法院 法院:健身房承担12%赔偿责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6
5年新增企业逾5万家 “狂飙”的瑜伽行业能否无视梵音爆雷?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7
Qnews|女子练习“空中瑜伽”因拍照摔伤 健身房被判赔偿12.5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6
又一大型健身房“暴雷”?经济日报:健身行业应摆脱信任危机
经济日报 2023-0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