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一把新式艾草门挂成“新晋网红” 分析称热潮源于年轻人对“仪式感消费”的青睐
南方都市报 2024-06-03 11:35

端午佳节,挂艾草、吃粽子,这些传统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然而,端午节并非一成不变,这项传统习俗悄然玩出了新高度——原本几元一把的艾草,在经过巧手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新潮的“艾草门挂”,不仅身价倍增几十倍,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

年轻人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正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传统文化最鲜活的“打开”方式。新式艾草门挂已然成为花艺界的“新晋网红”。它们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艾草束,而是不断往创意元素上叠buff,如菖蒲、女贞叶、小米果等叶材,再加上别致的香囊和个性化卡片,这种混搭风让不少年轻人种草。

新玩法

“限定版”艾草门挂展示个性与创意

端午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寓意驱邪纳福。今年,这个传统习俗有了新玩法——几元一把的艾草,经包装变成“艾草门挂”后,身价立即上涨。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在某社交平台上,“艾草门挂”话题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网友的“传统文化生物钟”被唤醒,有人晒出自己设计的“限定版”艾草门挂,展示个性与创意。有人分享制作艾草花束的详细教程,这些教程图文并茂圈粉不少,引得众多网友跟风效仿。

新式艾草门挂已成为不少花艺工作室的“爆款单品”。在某花艺工作室,有多款艾草门挂在售,价格129元至149元不等。“在线下已经接了不少预订。同时,我们也在某社交平台做内容‘种草’和售卖,目前仅前述平台就已售出超过3000份。”该店一位店员表示,每款艾草门挂都有不同主题,如“虎版三件套”,除了搭配艾草、菖蒲、黄金球、樟果、喷泉草、袋鼠爪等叶材,还装饰“虎镇五毒”卡、虎铜铃铛、寓意福禄的干葫芦、端午安康卡等。

南都记者在外卖电商平台通过“艾草门挂”关键词,以宝安中心区为搜索半径发现,多家鲜花门店都在热销新式艾草门挂,价格区间广泛,从亲民的几元到高端的数百元不等,有一款价值192元的祈福壁挂花束月销量已经有42件。

为啥火

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为什么新式艾草门挂这么火?有鲜花批发从业者分析,这股新式艾草门挂的热潮源于年轻人对“仪式感消费”的青睐,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作为花艺从业者的闫庆敬,这几年他深刻感受到消费习惯的变化。“端午,在门口悬挂艾草菖蒲是老传统,只是现在审美不一样了,年轻人对老传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颜值更高、搭配更有腔调……在年轻人眼中,端午挂艾草,有了新的呈现方式。”闫庆敬告诉记者,作为批发性质的花行,他们会提供打包好的“端午基础叶材”,包含艾草、菖蒲、玉簪叶、香樟果等,价格20多元。不少花店会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当季花材和端午主题装饰,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记者发现,虽然新式艾草门挂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时尚和多元,但制作过程中仍然注重遵循传统习俗的精髓。比如,在挂艾草时避免“三长两短”和“折断落单”的忌讳,意思是不要把三根长的艾草和两根短的艾草绑起来挂在门上;折断的艾草不要挂,单数也不要挂。业内人士称,这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也保证了艾草门挂的吉祥寓意。

有潜力

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消费全过程

面对新式艾草门挂的走红,市民意见不一。南都记者在宝安37区菜市场走访时发现,市场里面不少蔬菜摊位上都摆放着半干、新鲜两种艾草,经过询问,一把半干状态的艾草搭配几根菖蒲,售价在6到15块之间。而新鲜的艾草则是30元一斤,“没必要买那么贵的!”家住菜市场附近的周女士特意来到菜市场选购艾草做门挂,她告诉记者,以前经常去河边随手采一把,用绳子捆绑成一束再悬挂在门沿上,这个仪式就完成了,现在的年轻人追求颜值,可以用狗尾巴草、小野花一扎,便很有节日氛围了。

“端午花饰的流行其实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只是近两年市场突然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今年也挺火的,已经有客户提前预订了,”新安街道某花店的老板王先生很看好这一新兴市场的潜力。有业内人士坦言,借助传统节日拉动消费,不能依靠天价粽子、豪华礼盒、单纯打折促销打天下,只有将拉动消费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才能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到来时既赢得商机,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新式艾草门挂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承载着浓厚民俗意义和情感价值的端午节,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扎根于民间土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国人仪式感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情感汇聚点”。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对新式艾草门挂成为传承端午文化的载体表示“乐见其成”,他认为,新潮的庆祝方式有效地创造了新的消费产品和价值点,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引人共鸣,也更加触手可及,在王程太看来,通过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消费全过程,不仅能延展消费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让年轻人更真切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真正了解,才能使其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得以延续,只有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

文/潘莹瑜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盘点端午消费:年轻人解锁了传统民俗许多“新玩法”
新华社 2024-06-12
“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端午丨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4-06-10
端午节的小知识:粽子又称角黍?为何要饮雄黄酒?
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端午源头”千年民俗新传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推动经济与文化互融共促
人民日报 2024-06-09
艾草飘香迎端午,延庆旧县镇举办丰富文化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杂技、中幡、老北京摔跤……这些国家级非遗展演亮相陶然亭公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