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头火到年尾!ADC赛道BD行情火爆 又一药企11亿美元出海
财联社 2023-12-17 09:30

继前几天百利天恒-U刷新全球ADC单药交易总价纪录之后,国内Biotech企业和铂医药-B于15日公告,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辉瑞全资子公司Seagen就HBM9033达成BD协议,预付款及近期付款为53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可高达约10.5亿美元。

实际上,ADC药物可以说是从年头火到了年尾,既有映恩生物、百力司康这样的Biotech,也有恒瑞医药、翰森制药这样的大药企。

业内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从ADC药物的BD交易情况来看,Biotech们贡献了重要力量,国内Biotech能够在ADC领域取得这种成绩的核心原因,是国内创新药企在工程化抗体和工程化细胞领域的优势积累,国内CRO行业发达,可以满足国内各种不同类型ADC的工艺开发以及生产要求,种种条件为国内Biotech创造了合适的土壤,孕育了一批优秀的Biotech走到今天的位置。

和铂医药牵手辉瑞 现金流有望改善

ADC药物出海,成为医药行业近期最为火爆的话题。

15日,港股18A企业和铂医药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与辉瑞全资子公司Seagen就HBM9033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订立许可协议,预付款及近期付款为53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可高达约10.5亿美元。

不仅如此,和铂医药全资子公司将来还会收取按净销售额支付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最高比例可达高双位数。

据公告介绍,HBM9033是一款ADC药物,特异性靶向人间皮素(MSLN),一种在各种实体瘤中上调的肿瘤相关性抗原(TAA)。HBM9033中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mAb)由Harbour Mice®平台产生,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保持与膜结合型MSLN的强结合和内化同时减少与游离型MSLN的结合。独特的抗体设计使其在各种具有不同MSLN表达水平的临床前肿瘤模型研究中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使HBM9033成为潜在的全球同类最佳治疗方案。

在今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和铂医药董事长、CEO王劲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次HBM9033的出海,不仅对于公司现金流有正面影响,加快资金回流,也将增强公司继续深耕前沿创新的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和铂医药成立于2016年,2020年12月凭借18A新规在港股上市,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免疫及肿瘤疾病领域的差异化抗体疗法,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由于分子许可费确认的收入增加,公司总收入达到4099.6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8.4%,实现首次盈利近3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约7310万美元。

但特别的是,与超过十种可能成为差异化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和铂医药的现金流截至今年年中只剩下1.79亿美元,而在去年,和铂医药曾出手数次,试图在资本寒冬下充实现金流。

2022年10月,和铂医药宣布,公司已决定按照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的建议,结束其于中国的特那西普(HBM9036)临床三期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2022年11月,和铂医药再次卖掉了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总代价为1.46亿元,而出售生产厂房将带来损失约为6193万元。

同月,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该公司正是今天宣布的BD交易的主角。

在媒体沟通会上,王劲松对媒体表示,“我们与很多同行沟通过,现在的形势确实很严峻,但是在具体的细分领域,大家仍然关注前沿的创新,那些能够为市场病人带来价值的创新,这些活动、投资仍然没有停。所以这是我们往前发展的动力,(我们)绝对不会躺平,一定要以持续不断地在创新的最前沿探索,转化成产品,转变成价值给股东和投资人,来给我们合作方带来价值。”

今年ADC出海刷新纪录 寒冬中中国Biotech底气何在?

事实上,在和铂医药宣告此项BD项目的前几天,百利天恒-U宣告了一则BD交易,不仅刷新了我国创新药单药license out首付款的新纪录,也刷新了全球ADC单药交易总价纪录的BD项目——12月12日,百利天恒研发的双抗ADC药物BL-B01D1,以高达83亿美元的总交易额license out给百时美施贵宝。

此前,第一三共的三款ADC药物打包价格220亿美元,靶点涵盖HER3、B7-H3及CDH6,其中DS-8201创下了一款ADC价格73亿美元的交易天花板。不到三个月时间,天花板再次被捅破。

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一三共的DS-8201在乳腺癌领域的突破验证了ADC强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全球ADC研发及交易热情。

据券商研报,截至2023年8月,全球共有15款ADC药物获批,其中有7款ADC在中国获批。ADC的全球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3%,并预计于2022年至2030年仍将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647亿美元,中国的ADC药物市场预期由2022年的人民币8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6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8%。

今年以来,全球各制药巨头通过并购、授权引进等方式加大ADC领域布局,一方面致力于强化自身肿瘤领域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例如3月,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是ADC药物研发企业最重磅交易之一,Seagen也是今天和铂医药ADC药物出海的合作方;11月,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 mmunoGen;同月,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与Orum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将斥资约1.8亿美元收购潜在“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蛋白降解剂ORM-6151。

在国内,ADC药物也可以说是从年头火到了年尾。在今日举办的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上,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介绍道,近两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license-out交易以抗体类药物为主,在2023年1-11月,ADC等抗体药物在license-out交易中的占比达到了56.3%,相较于2022年数量上升。且交易热点多集中在早期研发管线,2023年1月-11月临床前和临床I期产品交易占比近一半。

沙利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药品license-out交易TOP10中,ADC药物BD项目占到了半数以上,达到了6个,交易双方分别为百力司康与卫材药业、映恩生物与BIoNTech、豪森药业与葛兰素史克、恒瑞医药与默克制药、康诺亚乐普与阿斯利康、宜联生物与BioNTech。

为何国内ADC赛道为何突然爆发?“他们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国内创新药企在工程化抗体和工程化细胞领域的优势积累,ADC药物对技术平台的依赖性很强,涉及更多产品的工程化改造和系统集成,而国内CRO行业发达,可以满足国内各种不同类型ADC的工艺开发以及生产要求,所以国内ADC药物的培育土壤还是比较好的。”深圳前海锐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基金经理赖传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一家生物医药公司总经理,资深医药行业专家齐正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ADC药物的研发门槛高,从ADC药物的BD交易情况来看,Biotech们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年该赛道的火热说明国内Biotech们研发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这一方面归功于海外人才的回流,技术积累在国内得到了释放;另一方面则是体现了国内Biotech在改良ADC特征的技术、适应症拓展方面的传统优势巨大,可以说国内的ADC药物研水平已经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王劲松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和铂医药的发展方向在16年公司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第一是做一个全球化公司;第二是成为有差异化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平台;第三是能够利用全球的资源,能够把公司技术创新还有产品创新价值最大化。“至于说资本寒冬什么时候会有转变,这个我想大家都关心,但谁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明确的时间表。但是我觉得大家仍然看重最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最有价值的产品创新。”

“随着创新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Biotech逐渐开花结果是一种必然,它们正在逐渐接近全球生物医药舞台中央。”赖传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ADC赛道竞争激烈 药企全力研发求突破
中国证券报 2024-12-06
2024国谈第二日肿瘤药、糖尿病药密集登场 “ADC神药”再度冲刺医保
财联社 2024-10-28
ADC药物迎来大爆发 药明合联抓住增长机遇扩大产能
证券时报网 2024-09-12
产品进入放量周期 创新药企的星星之火已燎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31
港股18A上市药企如何度过“寒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9
国产药企混战百亿GLP-1减肥赛道,谁能摘得首仿药
澎湃新闻 2024-05-12
行业调整期的“绿洲”?BD交易高潮迭起 ADC药物“卖水人”或迎黄金时代
财联社 2024-04-05
去年康方生物、和铂医药等实现扭亏为盈 创新药企能否迎来价值重估?
证券日报 2024-03-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