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旅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破圈密码”在这里
央视新闻 2023-11-19 18:56

一段时间以来,汉服热度持续走高。在城市街头、名胜古迹、公园绿地、商场市集,都常常能见到人们身着汉服拍照、打卡。汉服为什么会被大家喜爱?如何体验汉服呢?

总台央视记者金晓曦:我现在是在一家汉服写真馆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顾客还是比较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高峰期这里每天会有30人左右来进行妆造、拍摄。

这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汉服写真馆,临近颐和园景区。虽然当时气温已低于10℃,仍有不少汉服爱好者选择在这里化好妆,租借一套衣服,然后进入景区拍摄照片。

汉服写真馆工作人员于瀚:咱们店里现在包括服装、化妆,还有道具、婚礼跟妆、汉服妆造课程。

在汉服体验馆里,既有初次光顾的新“同袍”,也有多次打卡的老“圈友”。虽然他们的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因为同样对汉服的爱好聚集在这里。记者就遇到了一位来自附近大学的学生,她爱好汉服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自己也从最开始对汉服感兴趣,到与同学们一起研究汉服,体会到了汉服从相对小众逐渐走向大众的过程。

汉服爱好者李冰琪:在我们学校是有学生汉服社团的,有570人左右。总的来说其实现在接触汉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身边喜欢汉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李冰琪介绍,汉服几年前还曾经被一部分人视为“奇装异服”,甚至有些爱好者会对穿着汉服出门感到不好意思。但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身着各式汉服的人行走在街头。

汉服爱好者李冰琪:汉服的热度其实我觉得是随着国潮文化兴起的。大家以前喜欢汉服,有一些人只是觉得这样的衣服很好看,但是现在其实大家更加关注到它的内核,比如说传递的文化理念。

“汉服热”带火“汉服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汉服已经开始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人也在这个舞台上找到了自己职业的新机遇。

在某视频平台上,汉服相关投稿量超过了100万,不少博主会分享自己在汉服穿搭、拍摄地点选择等方面的心得。汉服博主佟立影从3年前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汉服照,已经吸引了数万名粉丝的关注。

汉服博主佟立影:比较热门的就是平时会有很多人来问这个摄影是谁,然后我们这个妆娘是谁,都是想参照我们这些照片形式来去找到这些人。

汉服的火爆,让不少像佟立影这样的汉服博主在网上收获了粉丝的认可,同时也带动了汉服妆造师、汉服摄影师以及汉服礼仪培训师、汉服模特、汉服设计师等一系列职业的发展,为不少传统职业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服装设计师蒋硕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几年前,她看到国风服饰开始在女儿的学校流行,于是尝试转型成为一名专门的汉服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人喜欢上汉服。

汉服设计师蒋硕:我本身是做儿童礼服,近几年是看到市场上面很多的人越来越喜欢这种国风汉服,我们近几年也做了一些转型。坚持这么多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是越来越多的家庭,越来越喜欢也接受这种中国传统汉服改良的服装。

蒋硕的经历是汉服圈从业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人们对于汉服的热情传导到了广阔的市场,让外形美观又兼具实用性的国风服装和首饰需求水涨船高,不少商家都开始推出更适合大众日常穿戴的产品。

某饰品企业设计总监付娜:我手中的这款项链取自于唐代的经典纹样宝相花,寓意吉祥如意。现在随着汉服的火热,我们也推出了更多这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客户群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

“汉服+”点亮城市文旅经济

汉服热,也开始带动城市文旅的发展。最近,千年古都河南洛阳的汉服持续火爆“出圈”。洛阳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培育汉服全产业链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找到了文旅市场转型发展的“密码”。

李白舞剑,嵇康弹琴,李清照作诗,老子、孔子论道,洛阳这部最新推出的演艺项目《寻迹洛神赋》,让这些过去只存在于历史书上的古代名人事迹,如今通过充满汉服元素的演出,生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演艺公司负责人裴纪辰:我们《寻迹洛神赋》演出中的汉服数量达到130多类,贯穿春秋、三国、唐朝、宋朝等朝代,我们更是从《洛神赋》、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真正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活”起来。

游客王蕊艺:特别震撼,仿佛就是穿越到古代一般,然后穿上汉服之后就像和他们融为了一体。

洛阳汉服+文旅业的发展,打响了城市的汉服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了汉服,在旅游的时候把到汉服店体验当成了打卡项目之一。位于洛阳洛邑古城旁,李会丽和雷志义夫妻俩,今年春节做起了汉服生意。

汉服店老板李会丽:我们是去年12月底开始从汽车装饰转型成汉服的,游客很多来穿汉服去洛邑古城拍照打卡。感觉有这个商机,所以就直接转型了。

刚开始,这家汉服店只有100多套衣服,随着客流增多,服装也不停地补充,现在已经有大几百套的汉服,全店上下每天从早到晚一直都要忙着招待。随着客人不断变多,他们所在街上的其他商家也纷纷开起了汉服店,一年之间,这里从曾经的汽修一条街,变成了拥有5000多名从业者的汉服一条街。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振刊:围绕汉服产业延伸的相关商家也达到了2000多家,其中洛邑古城、龙门石窟等景区,以汉服为爆点成功“出圈”,仅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就引流拉动全市旅游收入177亿元,形成了“一域带全局”的消费格局。

目前,洛阳已形成“汉服+造型+拍摄+写真”全链条产业,相关店面超过1000家,汉服店400多家,同比增长375%,“汉服经济圈”日渐成形的同时,汉服+古城的引流效应正在显现。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汉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袁霜斌:汉服市场由过去单一的成衣销售,变成了现在与文旅紧密结合,以沉浸式体验为主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汉服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和独特的文化符号。

文/记者 崔霞 金晓曦 河南台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古人怎样确定冬至?测算影长误差竟仅在2毫米左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21
“以租代买”火了!摄影道具、汉服租赁需求旺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20
只有60多户人家却游客不断 破解阿者科村的魅力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5
营养又美味!从海洋到餐桌 大黄鱼可以游出“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0
“老少共托”进社区 “朝夕相处”在这里实现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1
匈牙利总理访问俄罗斯引关注 各方反应不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06
万亩荒滩变草场 这里藏了哪些妙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40分钟穿越回汉唐 这个“00后”手上有点“魔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