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国产卫星“包邮”上太空 天上星辰步入寻常百姓家
南方都市报 2023-10-26 15:37

10月25日-27日,202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卫星应用产业”。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走向成熟。

今年,中国商用卫星工厂——“九天微星唐山卫星工厂”有3款卫星产品在某电商平台店铺上架,面向大众销售,标价从20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航天卫星通过电商平台面向大众销售,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两单卫星成交。

业内人士表示,在电商平台卖卫星产品,并不完全是为了销售,更多是意在科普和用户拓展。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带动相关产业加速成长。

卖什么?

“太空自拍”

可在卫星进入太空后显示出用户上传的图片,并把显示屏和太空背景拍摄成一张“太空自拍”发回给用户。载荷服务标价一年费用200万元,两年300万元。

“1U立方星”

一个10立方厘米大、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通过组网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监测,在国际上广泛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被以100万元折扣价卖出,目前已下架。

“太空班车”

支持遥感、通信、导航、科学探测等多载荷的协同作业,实现一星多用。太空班车系列-200kg级卫星标价300万元(不含载荷)。

如何卖?

一口价含研制、发射、保险

类似于“包邮”,只要有需求,就让你定制的卫星上天

在位于北京的一家卫星服务提供商处,标价200万元的卫星商品“1U立方星”,是一个10立方厘米大、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通过组网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监测,在国际上广泛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随后,“1U立方星”被以100万元左右的折扣价格售出,目前该商品已下架。

一同上架的还有卫星产品提供的服务,一款叫做“太空自拍”的服务,可在卫星进入太空后显示出用户上传的图片,并把显示屏和太空背景拍摄成一张“太空自拍”发回给用户,载荷服务一年费用200万元,两年300万元。

据该商用卫星公司董事长谢涛介绍,一口价包含了卫星的研制、发射、保险,“太空自拍”载荷服务还包含了两年运维服务。类似于“包邮”,只要有需求,就让你定制的卫星上天。

由于卫星是特殊商品,用户拍下产品后,需与卫星服务商进一步确认具体需求,敲定合同细节,再安排发射。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最快半年左右,卫星就可完成发射、入轨运行。此外,费用还包含发射现场观礼、个性化铭刻,以及在轨运维等服务。

此次销售的另一个卫星产品,名为“太空班车”,支持遥感、通信、导航、科学探测等多载荷的协同作业,实现一星多用。

需申请航天信道、轨道占用等

如果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爆炸,由保险公司介入赔付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包含“卫星发射”服务的相关店铺约有两家,通过进一步订单咨询了解,有些初次发射的价格订单在800万元左右,发射升空后视为交易基本完成。

关于网购到的卫星所涉及的手续和步骤,以及产品服务,记者联系多家店主,询问销售及应用情况。

微物联(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需要通过荷载各项测试评估,包括电磁辐射、耐温抗压、气密性、震动性等严苛测试;第二,申请国际航天信道、轨道占用等,提交运行轨迹,商用低轨道常规占用约为400公里-600公里;第三,进入交付使用,售方为买方提供代发射、代运维等服务,负责送卫星上天与运营(实际上卫星空-地形成应用平台);第四,交易基本结束,若有后续增约再议。

如果在发射过程中,订购的卫星发生爆炸会由保险公司介入赔付。“航天三维”店铺客服告诉记者,在发射前,售方会与第三方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若卫星发射失败,买方的权益不会受到严重损失,仍可以要求售方实现未完成的发射。此前公司的“双曲线一号”发射失败就是这个情况,公司二次发射完成了该订单。

卖给谁?

更多是科普和用户拓展

通过共享卫星等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先行降低卫星研制、发射成本门槛到百万元规模

根据媒体报道,“太空自拍载荷服务两年”这颗卫星的买家为新加坡一家公司,卫星生产厂商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全款金额太大,买家先支付了6.66万元的定金,后续付全款。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研究机构等是需要卫星服务的主要目标受众;这些投放在电商平台上的卫星服务产品,盈利计划可能包括产品销售、卫星服务收费等多种方式,预计盈利时间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专在电商平台上卖卫星产品并不完全是为了销售,更多是科普和用户拓展,让自身影响力从C端传导到B端。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也有望随着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与更多领域的结合机会。

业内人士表示,在电商平台上卖卫星产品,并不完全是为了销售,更多是科普和用户拓展。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也有望随着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与更多领域的结合机会,迎来进一步普及。

从表面上看,这些挂网的商品销量基本为零,但店铺仍旧能实现盈利。

“店铺目前能够实现盈利,前不久与北京四中达成了航天航校的合作订单。”“航天三维”店铺客服介绍,目前主要的购方是企业、教育单位和研究机构,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广告投放、远程上网、航天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

在河北唐山,一个商用卫星生产基地今年初落成,像这样的基地,去年来在全国多个省份陆续落成。与此同时,商业航天发射也趋于活跃,这些都将助推卫星使用成本下降。

专家表示,当前国内发射商业卫星的成本为千万元左右,相比国际成熟市场依然偏高。通过共享卫星等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先行降低卫星研制、发射成本门槛到百万元规模。

为何能卖?

卫星互联网迅速发展

实现500公里实时通信,卫星互联网将“基站”搬上太空

商业卫星加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我国不断完善的卫星互联网建设。随着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链布局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在没有传统地面通信基站的地方,依靠卫星互联网也能够实现信号的实时传输。

在云南丽江玉龙县的大山深处,这几天正在进行着我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在偏远地区电力通信的应用测试。

正在巡检的电网设备信息、现场视频和电力控制指令等,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实时、稳定地传回了远在500公里外的监控中心。依托一套仅有笔记本大小的装置,接收到来自我国首个低轨实验星座的卫星信号。

自2020年正式纳入新基建后,短短三年时间,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经实现重要突破。单颗卫星变成了组网星座,利用卫星视频通话的时长也从三分钟提高至半个小时以上。还可以赋能工业,或者与自动驾驶领域结合,增强车辆感知能力等。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刘暾介绍,布局卫星互联网,形成全球覆盖、无缝连接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完成我国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高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

卫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带动了相关产业加速成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我国新增卫星相关企业9200家,涉及金属材料、地面设备制造、移动运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

商业航天消费市场渐成

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商业航天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但同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陈勤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盈利主要还是靠代发射、代运营的周边服务来实现,而主营业务还在不断投入资金,产品的经济效能将在未来逐渐大规模显现。

在中关村物联网数字乡村振兴研修院执行院长、数字化领域专家袁帅看来,商业航天正向着航天文化、文创、文旅、科普、产学研、体验经济等延展,逐渐呈现覆盖衣、食、住、行、娱、教、养等“应用创新、主题文旅、大众消费”三位一体的综合商业航天消费市场生态体系。

近几年,国内也掀起了加快商用卫星布局与落地的热潮,多家公司积极跟踪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进程。

卫星系统研制方面,多家公司针对地质、农业、环境保护等方向投入研发,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市场投放效果良好。

主营“雷达与航天电子”的天银机电3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天银星际的产能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应用的卫星包括全球多媒体通信卫星、吉林一号卫星、高分卫星、月球探测卫星、鸿雁卫星、科学探测卫星、立方星等。康拓红外3月28日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子公司轩宇空间的智能测试仿真系统主要用于航天器的地面测试,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器的控制系统及核心部件内。

随着应用的广泛展开,轻量化的产品进一步降低成本,有望打开更细分的市场,使更多普通消费者直接参与其中。对此,金信诺3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称,未来几年将加速发射卫星,低轨星座迅速发展,公司正在研发针对低轨卫星的轻量化、小型化卫星互联网终端,卫星终端会逐渐降低成本,面向消费类市场广泛应用。

陈勤也介绍其所供职公司主营研发航天物联网,以公司生产的通讯覆盖面控制机构来说,单品的成本在几百元左右,定价控制在1000元左右,完全是亏本的。但是为了拓宽普及面,基本是赔本“倾销”,为的是未来通过售卖数据服务等方式在“云上”来实现盈利。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完成64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188个航天器,总质量197.21吨居世界第二位,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袁帅表示,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下,商业航天板块是未来几年重要的市场投资方向和商业机会点;在技术层面,近年来国内成立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正积极探索液体固体火箭、火箭可回收技术等方向。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认为,目前商业航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市场商业意识和客户消费意识都在萌芽阶段,且商业航天技术门槛较高,投入成本和风险巨大,因此商业航天消费市场的真正爆发还需要时间。但是随着相关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商业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商业航天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发展壮大。

点评

网购卫星预示着曾经高不可攀的天上星辰未来或将步入寻常百姓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或许将进一步激发全体国民的航天热情,进一步拓展民营资本“步入太空”的广阔空间,从而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

航天卫星通过电商平台面向大众销售,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这批卫星由我国首家商用卫星工厂——九天微星唐山卫星工厂生产,除了供科研院所和学校用来做科研教学外,消费者还可以购买“太空自拍”等个性化服务。

当前,对网购卫星的模式探讨、商业前景、未来趋势等的讨论,正在成为热点。如果,这是卫星上线“热卖”的预期目标之一,那么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宣介。网购卫星有了好开头,发展空间广阔。

文/易福红 杨存海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卫星互联网组网提速 协同降本共拓商业航天新蓝海
证券时报 2024-12-13
我国“太空飞毯”卫星二维展开关键技术完成攻关
中国新闻网 2024-04-25
垣信卫星67亿融资背后 低轨卫星空间战白热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03
神舟十七号“太空出差” 这些“首次”值得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1-10
商业航天展里看未来:可回收“太空快递”有望2025年首飞
武汉晚报 2023-07-13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机会首次公开竞拍,“拼车”上太空了解一下
​央视新闻 2023-07-09
卫星上架销售?!百万元起“包邮”上太空!宇宙级网购,背后市场有多大?
央视财经 2023-04-03
淘宝罗永浩直播间6分钟、100万售出实物通信卫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