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4 07:15
只有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才能更好绘就万里长江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去谋划发展,要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只有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持续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12日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横贯中国的东中西部,是连接“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重要纽带。长江流域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流域的大规模开发,曾经的长江沿岸聚集了约40多万家化工企业。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

总体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谋长远之势。只有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才能更好绘就万里长江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去谋划发展,要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只有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持续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行长久之策。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通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了现代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先进制造业壮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了,区域协同融通更顺畅了,经济绿色化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才能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才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建久安之基。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以粮食安全来说,长江经济带光、热、水、土条件优越,区域内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和太湖平原在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占据六席。因此,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只有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才能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我们要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