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民办学校校长考上北大博士引热议 当事人: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7 18:08

9月初,52岁的廖中扬来到北京大学,在分宿舍的时候,工作人员多次将他误认为家长,此时他不得不向对方解释,自己是新来的学生。廖中扬是2023级北京大学的全日制博士新生,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9月8日他和几名刚刚从该校毕业的学生一起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照片被网友发现后,引发社会热议。

廖中扬(右一)与学生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合影,右四为詹同学

9月16日,结束了一周北大学习的廖中扬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提起报考北大的动机,廖中扬表示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曾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老师,父亲的学生有很多考上了北大。从小时候起,家人就鼓励他未来考上北京大学,但最终他高考的成绩并不理想,距离北大差距不小。此后的日子里,廖中扬从事教育行业,一路走来成为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学校中有不少复读生,“他们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激励了我,让我抓住了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决定再去拼一把。”

廖校长说:“我既然要求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只有亲身参与,我才能知道学习的难点在哪里,怎么克服困难、达成目标。”他表示跟着学生一起参与考试,感受他们学习的苦乐,可以总结学习方法,伴随学生成长,为他们提供帮助。

从去年4月开始,廖中扬全力投入到备考之中,并最终成功成为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但他表示,这期间他没有将考上北大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学生们,甚至自己的女儿都是近期才从网络上得知父亲考上北大的消息。

北京大学新生詹同学曾是廖中扬的学生,今年9月8日的开学典礼上,她和其他几名同样考上北大的中学同学一起和“同学”廖中扬合影。“高三时,我很少见到廖校长,当时我以为这是因为他工作繁忙,直到北大开学典礼上他跟我们合影,我才知道他一直在备考,还和我们成了同学。”

詹同学说,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她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考上了北大,这让她更加感慨廖校长的不易,“相比我们能全力备考,廖校长还有自己的工作;我们正处在学习能力最好的时候,廖校长则有50多岁了。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廖校长考上博士一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我希望我未来也能像廖校长这样,不论何时都能不懈拼搏,追求梦想。”

廖中扬: 备考时坐车和走路都在学英语练听力

北青报:怎么想到要重新到北大读博士呢?

廖中扬:我爸爸曾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他连续带出多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在我小时候,家里人就会说要好好学习,以后努力去考北大。但遗憾的是,1989年我高考时成绩并不理想,没能考上北京大学。当时我也接受了这个结果,就读了市场营销专业。我当上这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后,工作很忙,几年前我接受中欧MBA教育时,听了一些思想史的讲座,再次激起了我对人文学科的兴趣,我想要再去系统地学习,去研究。

但那时候工作确实太忙了,这个想法就没有落实,直到去年我才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但我觉得需要去拼一把。

北青报:考博士并非易事,英语、专业课等的要求都很高,你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廖中扬:是的,英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当时首先就去了解了北大对于博士生英语的要求。我选择了雅思考试作为自己的英语能力证明,准备了小半年,去年9月24日参加了第一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我不得不继续准备,我准备进行第二次考试时,感染了新冠病毒,身体一下子吃不消了,这次考试又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好在经过努力,第三次考试的成绩达到了北京大学的要求。

专业课笔试,给了我3个半小时来答题,我开始还想过时间会不会太久,可真正落实到卷面上,我发现要想把思路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需要不少时间,最后我完成卷子时已经过了3小时20分钟。

北青报:和年轻学生不同,你在备考时还要忙于工作和照看家庭,你如何腾出时间来备考呢?

廖中扬:时间只有这么多,肯定只能是从别的方面抽时间。比如之前我经常锻炼,那期间就先停掉了,把这些时间拿出来准备英语和专业知识。此外,娱乐的时间乃至睡觉的时间,都会挤出来备考。

另一方面,我就会利用好一切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坐车的时候我会背单词、练听力,从一栋楼走到另一栋楼的时间,我也会抽出来听听英语,把时间的效率提升起来。

北青报:你的家人、学生知道你准备考北京大学博士的事吗?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呢?

廖中扬:我没有告诉学生,甚至我女儿都是在近期网友热议之后才知道我考上北大。我不希望给我女儿留下一个“爸爸做到了你没做到的事”的压力。在北大开学典礼那天,我和我们学校8名考上北大的学生合影,此时他们才知道我们成了同学,估计他们同一届的学生中,还有人至今不知道我考上北大。

我的爱人很理解我的选择,她也一直在支持我。我的女儿最近听说了我考上北大的事,她说为我感到高兴,觉得我非常厉害。

北青报:和年轻人们一起就读,你的感受如何?

廖中扬:我在考雅思的时候,身边的考生都是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只有我岁数很大。到北大考试的时候,身边的竞争者都跟我女儿差不多大。今年我导师招了2名博士生,另一位博士生就比我女儿大一个月,我喊她“小师姐”。

开学后,我去北大办理分宿舍等手续,工作人员会提醒我说:“家长请在外等候。”类似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此外也有一些人在看到我来读书后觉得很好奇,问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来念书。

其实在我看来,我觉得以后有机会要多和同学们多聊聊天,和他们分享一些我的教训,这些教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经验了。比如这次我从去年4月份开始准备雅思考试,我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早些报名考试,不要担心过不了,要勇敢地面对挑战。每次去考试,我就积累了实战的经验,下一次才能表现得更好。

北青报:你刚刚开始博士生的生活,未来几年时间里你都有哪些计划?

廖中扬:我觉得新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现在需要重新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我的导师也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需要学习德语和拉丁语,现在我不但要继续努力学习英语,还要同时学习另外两门语言,这要求我抽出比之前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学习之中。

我也在不断寻找适合我的学习方式,我曾想过一边在健身房做有氧运动一边背单词,但感觉效果不好。后来我发现可以在运动时看一些德语新闻,通过不断摸索去寻找学习的方法。

北青报:你读书的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的校长,工作和学习该如何平衡呢?

廖中扬:好消息是,这些年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团结而又有能力的团队,我也信任自己的团队,可以放心地把很多事情交给他们来处理,我们就保持好沟通就可以了。

北青报:你曾做过多年的老师,这段从事教育的经历对于你如今考上北大博士生有什么帮助吗?

廖中扬:多年前,我曾教过一个老师们眼中的成绩落后学生集中的班级,在很多人看来,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没有希望了。可是我在和他们交流之后,发现他们其实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希望去学习,去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只不过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去获得驱动自己的能力。后来那个班上的不少学生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个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意识到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们学校不少学生都是复读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股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这份精神也激励着我,让我最终决定在50多岁时再去拼一把。

实习生 侯翔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杨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