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岁月 《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出版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18:00

熊式一, 一个穿梭于中西之间的“异乡人”,一个曾经辉煌却逐渐消失的名字……

他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莎士比亚”和“中国狄更斯”;被陈寅恪用“海外林熊”之句将其与林语堂并举;他在牛津的家被称为“第二个中国大使馆”,文化名流齐聚一堂;他还是多种剧作的翻译者,被徐志摩赞为“中国研究英国戏剧第一人”以及BBC电台评论员,香港清华书院创校校长,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等名家书画的收藏者……

他活得有声有色,把一辈子过成了几辈子。曾经“大闹天宫”,在世间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璀璨耀眼却倏忽而逝了。

熊式一的一生是20世纪知识分子与世界相遇的一生,正如王德威所言,熊式一的“双语戏剧创作、多元事业轨迹,以及起伏的生命历程,无不折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世界的重层关联”。

《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便是对熊式一传奇人生的打捞,更是以熊式一为缩影,回望那段短暂却辉煌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岁月。美国萨克福大学荣休教授郑达,于史海钩沉,爬梳剔抉,完成了这部进入熊式一生命、体会其人其志的重要传述。近日,这部材料丰沛的传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20世纪不容忽视的中英双语作家

“综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史,至少有三位作家的双语写作值得大书特书。一是林语堂,二是蒋彝,三就是熊式一。”学者陈子善这样评价熊式一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林语堂、蒋彝、熊式一都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卓有成就者,不仅有海外留学、旅居的经历,同时双语写作成果颇丰,蜚声海外。

具体到熊式一,青年时代,他曾将巴里、萧伯纳的剧作以及富兰克林《自传》译介到中国;旅居海外后,他便开始了英语写作。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出版《王宝川》,将中国传统戏剧改编成英语话剧,搬上舞台演出后轰动英国,三年上演900多场,英国玛丽王后足足看过八次,亦曾携孙女(今伊丽莎白女皇)同看;1935年他征服美国百老汇,成为了第一位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中国导演,罗斯福夫人看后赞叹“迷人,有趣,含蓄,服饰华丽,令西方人大开眼界”。1943年,出版英语小说《天桥》再次轰动,成为熊式一英文创作的又一高峰,陈寅恪曾赠诗表示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相比,他更爱《天桥》:“海外林熊各擅场,卢前王后费评量。北都旧俗非吾识,爱听天桥话故乡。”此外,他还有多部作品问世,如剧作《西厢记》《大学教授》,与莫里斯·科利斯合作的《慈禧》以及《蒋传》等,都在海外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热议。老年时代,熊式一回到香港,转而用中文创作,这是他作为中华文化的阐释者和生产者对母语文化场域的融入。其中粤语剧作《梁上佳人》还被搬上大荧幕,由“港片教父”王天林执导,林黛、雷震饰演主角。

先中文,再西文,最后又回到中文,中西文化在熊式一身上碰撞、交融以至开花结果,他的创作实践,值得中西文学和文化交流研究者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而以往的相关著述往往“只关注作家中文写作的前一段,或西文表达的后一段,将两部分割裂开”,郑达的这部熊式一传将这一类颇具代表性的国际文化现象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出来,填补了熊式一研究的一项重要空白。

一出中国戏引发的“中国热”

熊式一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1934年11月28日,《王宝川》首演的那个夜晚。《王宝川》让身处西方世界的观众大开眼界,“巨大的中国刺绣挂毯”、中式刺绣服装、新奇的对话和故事魅力,以及陌生而有趣的戏剧传统,让全场观众在剧终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英国的评论家盛赞这部具有中国风味的英文剧,“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一个文学事件,使公众对中国的戏剧从一无所知道有了新的了解。”;称“熊先生是位名副其实的魔术师”。熊式一也希望通过戏剧,借助剧场这一深具影响的社会文化场域,为西方的观众介绍中国和她的文化历史。自然,这部剧成功地引发了一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热潮。

1935年,许多庆祝中国文化的大规模活动在伦敦举办。刘海粟组织的大型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在新百灵顿美术馆开幕,展出近2000幅现代中国画;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的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上,展出各国所藏三千多件书画、玉器、雕刻、铜器、瓷器等展品,其阵容史无前例、一时无两。此外,有关中国的书籍亦大量出版。伦敦的报纸每天都有专栏文章介绍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梅兰芳由现代戏剧学者余上沅陪同,赴苏联访问演出后到英国等地进行戏剧考察,成为英国报界的头条新闻……

在详述熊式一风云人生的同时,这本书也呈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文艺界仰慕中国文艺的一段短暂却辉煌的跨国交流史。

异域视野下的中国言说

自17世纪起,在欧洲,所谓的“中国风”盛行一时,东方的异国情调和风格一时成为时尚,然而西方世界对中国和华人的真正了解微乎其微,依然带着“拖着一根长辫、受伤留着长指甲、托着根烟枪”的刻板印象。

身处西方的文化场域,熊式一时刻面对着“自我”与“他者”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裂隙。传记中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详尽讲述了以熊式一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作家通过写作以及同外国人士的交往中,如何向他者讲述中国,在西方的语境下重新言说中国的问题。这种言说在西方语境传播与接受的考量下,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同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羁绊。

《王宝川》对《红鬃烈马》的改编,剔除了原剧中不好理解的成分,使之成为符合西方人审美趣味却带有中国独特韵味的英文戏剧,这暗含了熊式一试图塑造一个既正面向上又符合国际想象的中国形象的文化态度。《天桥》的写作也是出于熊式一认为西方人对中国近几十年的趋势、历史、人民的生活状况相当隔膜,希望写“一本以历史事实、社会背景为重的小说,把中国人表现得入情入理”。在叙事中,熊式一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他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及其现代性开拓。

除了熊式一在海外的文学创作,传记中还提及了蒋彝的《中国画》、“哑行者”游记作品,崔骥的《中国史纲》,唐笙的《长途归来》等等,这些历史细节还原了一幅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艺术家特殊的创作图景,他们无一不在异域发出中国的声音,做出中国的表达与思考。

异国他乡救亡与启蒙的交织

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爆发,英国上空也笼罩着战争的阴云。战时背景下,熊式一等一批旅居海外的知识分子的文学活动与文化交流更增添了一层希望通过言说中国赢得西方国家对饱受日军侵害的中国的同情与支持的意味。他们开始活跃于各种社交场合甚至是正式的政治场合,传记用一章的篇幅记述了这段特殊的经历。

熊式一参加各种筹款募捐活动、发表演讲,旨在帮助英国民众“认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让他们看到“对侵略行为的受害者应尽的义务”。王礼锡旅居英国期间,曾任全英援华副主席等职,以诗文积极呼吁英国民众援助中国抗战,其夫人陆晶清也积极投身其中。国际笔会伦敦中心每周二举行聚餐会,熊式一、蒋彝、萧乾等都曾作为演讲者为英国民众带去关于中国的知识与讯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对德宣战后,熊式一为BBC的“香港每周背景通讯”撰稿,介绍战局、战况以及中英两国人民不惜牺牲、反对侵略和维护正义的事迹。后又在BBC“新闻评论”节目中宣布:“这是伦敦呼唤中国。我是熊式一先生,现在作第一次新闻评论。”这样真切的声音时至今日都让人备感动容。

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的20世纪,熊式一也在教育事业中实践着他对于启蒙的思考。幼年的熊式一熟读四书五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演进,他又接受了充实丰富的现代课程。两种教育在熊式一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同时也内化为他独特的教育之思。20世纪50年代,熊式一受林语堂之邀,赴新加坡刚成立的南洋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他希望在既有的院系格局上设定一个双语教育标准,将英语和华文教育同等重视。20世纪60年代,他又赴香港创办清华书院以推促香港的文科教育,力求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教育相结合。

熊式一的一生是一部生动的20世纪离散海外的知识分子心灵史,反映了那个时代投射在知识分子身上传统与现代的纠葛,这部《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不仅发掘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湮没的作家,更是对作为在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对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理解的补白。

【图书简介】

本书是关于熊式一的第一部完整传记。传记全面梳理了熊式一传奇的一生,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不该被湮没的人物,填补了20世纪中国跨文化传播史上的空白。本书在详述熊式一风云人生的同时,也呈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文艺界仰慕中国的一段短暂却辉煌的跨国交流史。

【作者简介】

郑达,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荣誉教授,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1994年获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继而在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英语系从事教学工作近三十年。其研究领域主要为美国文学、亚裔文学、华人移民文化历史,特别是蒋彝和熊式一研究。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撰写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道德经济和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以及中英文版的蒋彝传记(《西行画记:蒋彝传》),并参与编辑《蒋彝和他的文友》。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俄国思想史》出版 追寻俄国知识分子的源起,重走俄罗斯文明的转型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新知|中国近代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5
视界 | 故宫钟表藏品在英展出展现中西文化交流史
新华社 2024-02-03
新知|重返西方文明诞生之初那早已消失的城堡、宫殿和动荡岁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讲座|“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天下谁识熊式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视点 | 古琴天籁音在大兴机场奏响中西文化融合新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古琴天籁音在大兴机场奏响中西文化融合新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赏读|20世纪最重要的中英双语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