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向32位科学家和科研人才发聘书,兼职“科技副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23 22:08

从8月23日起,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教授李继清多了一个新身份——北京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这一天,昌平区政府向李继清等32位科学家、高级科研人员颁发了“科技副总”聘书,并向29家“科技副总”接收企业发放了政策支持资金凭证。

所谓“科技副总”,是指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教授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

2004年,李继清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华北电力大学。在教研岗位上深耕多年,李继清已是水资源领域硕果累累的科研大咖,曾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在北京、在昌平工作近20年,特别希望能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当地的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她说。

与李继清“牵手”的泰宁科创是一家从事雨水利用的高科技企业,其雨水控制与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在市政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建筑小区、城市水系与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等领域应用。近两年,企业在科技支撑城市环境治理的领域又有了一项新目标——希望结合高分辨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影像等先进技术,快速识别洪涝风险隐患区域,构建洪涝风险隐患区域识别技术体系。在我国各流域洪涝、城市内涝有着丰富科研积累的李继清,成了帮助企业加速解决这一难题的“外脑”。

在李继清的工作计划中,在为期2年的“科技副总”服务期内,她将在第一年带领团队完成城市防洪排涝理论与高分卫星等技术结合的研发体系搭建,并在第二年在昌平选取试点区域落地应用。“在传统科研模式下,这样的进度几乎难以想象。”

让更多人才从象牙塔走入企业,让更多科研成果从试验台走进车间,是探索“科技副总”机制的目的。

昌平区科委主任王晨光介绍,过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诸多痛点,如不少科研成果因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无法实现商业化、有些传统研发团队缺乏新的思维和方法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转移面临知识产权和技术匹配问题等障碍等等,而“科技副总”机制有望解决这些痛点。围骨科手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基于甲基化的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液体活检新技术开发、基于多模态超图知识库增强的可解释性医学推理大模型及AI医疗产业化应用……翻看32项“科技副总”专项课题名单不难发现,均是从企业需求出发的有组织的科研项目,这将精准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同时解决长久以来困扰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供需双方的信任问题。

与李继清一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于峰等人也在同一天接过了“科技副总”聘书。在23日举行的昌平区2023首批“科技副总”聘任大会上,32位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准工艺研究所派出的科学家、高级科研人员获颁了“科技副总”聘书。

据悉,这是全市范围内首次尝试“科技副总”这一柔性引才机制。昌平区首批“科技副总”专项将给予“科技副总”专家接收企业课题支持资金885万元,为获聘“科技副总”发放生活补助153.6万元,共计1038.6万元。这些科技副总和相关课题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七大领域。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支现伟表示,在高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首批“科技副总”将快速融入区域和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能力,助力昌平研发经济破题。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