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希伯来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现代希伯来小说的起点《锡安之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0 20:00

1853年,立陶宛犹太作家亚伯拉罕·玛普发表了长篇小说《锡安之恋》。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首次以圣经时代为背景,使用圣经希伯来语,描写了生活在圣经时代锡安的青年男女间的浪漫爱情,描绘了具有田园牧歌情调的古代锡安风光,塑造出摆脱僵死的欧洲隔都(Ghetto)生活、勇于追求情感幸福的犹太新人形象,被学界视为现代希伯来小说的起点。小说标题中的“锡安”(Tsiyon)得名于耶路撒冷老城南部的锡安山,一般指耶路撒冷。玛普从来没有踏上过古代锡安的土地,也从来没有去过耶路撒冷,但他借助于《圣经》,尤其是《雅歌》,以及19世纪欧洲流行的游记与圣地地理研究,包括列维松(Shlomo Levisohn)《圣地研究》(1819)中的描写,对锡安风光做了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想象。乌托邦本是社会学理论中的概念,指人类思想意识中的美好社会。以西方为定位的乌托邦叙事起源一般追溯到英国作家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创作的同名政论式叙事《乌托邦》,穆尔想象的大西洋小岛上的民生与社会建制与当时英国的历史政治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现实世界里所不能实践的憧憬或是梦想,在乌托邦世界有了实践的可能。

玛普《锡安之恋》中的乌托邦想象关涉的并非理想化的国度,而是远古时期犹太民族家园,抑或说是虚构的古代犹太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可从语言、人物与风景、流亡与回归三个维度归纳:一是主人公使用犹太民族古老的语言——圣经希伯来语进行交流;二是主人公在风光旖旎、具有田园牧歌色彩的锡安场所自由地生活与恋爱,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其爱情梦想成真;三是主人公和作品中由于各种原因流亡异地的犹太人回归锡安故乡。若把这种乌托邦想象放到19世纪犹太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其意义则不同寻常:它不但把数代流散地犹太人的家园想象做了具体化呈现,表明了犹太启蒙运动时期把锡安当作犹太古典过去象征的价值取向,而且激发起流散地犹太人对遥远的巴勒斯坦的向往,甚至唤起其回归锡安的渴望。

《锡安之恋》与犹太启蒙运动

《锡安之恋》的问世与欧洲犹太启蒙运动,尤其是犹太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书面希伯来语复兴运动密不可分。犹太启蒙运动在18世纪中后期发轫于德国,目的在于让生活在隔都的犹太学生在研习宗教文化之际,接受世俗文化与科学教育,以建立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犹太世俗文化。早期犹太启蒙思想家所使用的语言并非独立的现代语言,而是把圣经希伯来语加以重新建构的语言,这种建构被称作“希布斯”(“Shibbus”),即把圣经从句或韵文带入新文本,或把圣经词汇、短语与惯用法拼凑在一起,或把圣经语言和拉比语言混合使用。原因在于,犹太人在公元135年便失去巴勒斯坦的古老家园,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流亡状态,于是逐渐采用居住国家的语言。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语也逐渐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口头交际功能,只用于祈祷和宗教仪式,或学者之间的书信往来。由于圣经时代是犹太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因而在众多犹太人的心目中,圣经希伯来语尤为神圣与纯化,能够体现古代犹太民族的辉煌,可以在现代犹太人与其先祖曾经居住的土地之间建立关联。在这种背景下,以思想家门德尔松为代表的德国犹太启蒙主义者选用圣经希伯来语作为教育工具,并倡导使用圣经希伯来语创造新型的载道文学,即现代希伯来文学。

早期的新文学类型主要是诗歌、杂文和戏剧。古代希伯来语词汇中原本没有小说这一术语,只是在犹太启蒙运动时期,学者们才借用了法文和德文中的“Roman”一词来形容法国作家大仲马、欧仁苏等人创作的长篇小说。19世纪中叶,欧洲小说创作已经如日中天,出现了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萨克雷(William Thackeray)等一代杰出的小说家;但在希伯来文学传统中,小说在19世纪50年代《锡安之恋》发表之前尚未成为合法的文学样式,保守主义者质疑小说的哲学真实性,并对小说所表现的性爱主题非常恐惧。犹太启蒙思想家与诗人卢扎托(David Luzzatto)反对小说创作,认为小说从本质上并非真实的产物。而玛普等激进人士则主张小说乃是探讨社会与心理现实及性爱的第一文学载体,需要得到艺术化的展现。这场争论持续了10年之久,最后以激进派胜利而告终。

牛津大学学者大卫·佩塔森(David Pattersen)把玛普视为第一位用希伯来语构思小说理念的人。玛普是立陶宛一位德高望重的犹太启蒙主义者,他出生在考纳斯一个传统的犹太人之家,虽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自幼受到很好的传统犹太教育。后来他接触到《诗篇》的希伯来语与拉丁语对照读本,开始学习拉丁语,加深了对古代社会的理解,逐渐开始致力于古代希伯来语和以色列历史的研习。玛普早年有机会接触到现代希伯来文学和犹太启蒙思想。当时,无法在俄国赢得公民权的犹太启蒙主义者以维护传统信仰为己任。他们使用希伯来语,并非像德国犹太人那样要将希伯来语作为融入欧洲的工具,而是要把希伯来语作为表达思想的媒介,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来语来强化民族情感。玛普受此影响,把用希伯来语表达思想当成了一项使命。至于玛普创作《锡安之恋》的动因,首先应来自阅读《圣经》。希伯来语《圣经》中精致的词语和崇高的风格,尤其《诗篇》和“历史书”中所描绘的遥远过去,在其脑海里栩栩如生,使其萌生了创作一部反映圣经时代生活的小说的想法。其次,阅读欧洲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促使他熟悉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最后,玛普主张希伯来文学需要小说,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并且对读者产生影响。

玛普从19世纪30年代起便开始创作《锡安之恋》,50年代这部作品才得以在维尔纳斯面世。小说不仅大量地使用了圣经语言,而且以当时的历史学、地理学著作为基础,对圣经时代的锡安进行想象与描述。同时还借鉴了圣经叙事传统,比如《先知书》、《雅歌》和《约伯记》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雅歌》中的浪漫爱情描写;《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中所使用的简单但强有力的叙事模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小说凸显出犹太启蒙思想家对以锡安为象征的民族古典过去的兴趣:在锡安,犹太人不像在东欧那样充当小贩和经纪人,没有根基,没有防御能力,生活在恐惧中;而是自由的牧羊人和农民,生活在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换句话说,在犹太启蒙时代,锡安这块真实的土地升华为真正的乌托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赏读|一个引人入胜的家族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历史和流亡险境、胜利与秘密的文学织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赏读|耶胡达离我们而去了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赏读|国内第一部完整梳理弗卢塞尔的传播思想体系的著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赏读|在爱情和信仰中跋涉 当代俄语文学巨匠沃多拉兹金代表作《拉夫尔》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赏读|王德威:开花在星云以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1
赏读|罗马人与犹太人,两个重要民族间的碰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6
赏读|历史叙事、悲悯情怀及其他 ——关于石清礼长篇小说《孤独的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赏读|《萨义德传》:一片土地,两个民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