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4 21:00
·“亲亲”何以“相隐”?是人情,也是制度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学说和法律制度,历来受学界重视。古代中国为何会出现这种制度?这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本书将从史实考证角度出发,说明容隐制度的概念、起源、流变和实际运行情况。
·容隐权,“虚拟”还是“实际”?75条真实案例告诉你
本书搜集了75条清代案例,从法律实操的角度,探究容隐权究竟是法条层面的虚拟权利,还是司法实践中受保障的实际权利,说明“容隐”这种看似超前的法律制度在古代社会究竟如何实际运作。
内容简介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
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其他文献的记载,以清代为例广泛搜集75条生动的案例,通过对容隐制度发展轨迹和司法实践的梳理描述,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作者简介
魏道明,1963年生,河南遂平人。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著有《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情感与秩序的冲突:解读清代的亲属相犯案件》《清代家族内的罪与刑》《古代社会家庭财产关系略论》等,另有论文若干篇。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