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06-23 22:37

近日,全国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提出,今年10月底前,全国有26个省份共40多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将要完成轮换。

驻村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国20.9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一线、履职尽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驻村干部中,也有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申请驻村帮扶,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转眼两年过去,有人任期将满,即将离开奋斗两年的土地;有人刚刚驻村,对接下来的工作满怀期待与忐忑。在角色转换之间,纪检监察干部正经历怎样的故事?

走到田间地头、“驻”进群众心里,以实干担当打开驻村工作局面

刘跃,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驻州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干部,半个多月前刚刚有了新身份——广南县八宝镇甘蔗园村驻村干部。

甘蔗园村位于文山州东北部,该村455户人口中有211户为易地搬迁而来。6月2日中午,刘跃和驻村队员来到村里报到,赶上了耕地流出问题第二阶段整改工作部署会。在会上,他了解到广南县正在开展土地流转问题整治,甘蔗园村有176个卫星图斑发现的问题需要整治。

走村入户劝说村民整改,就成了刘跃在甘蔗园村的第一个任务。顶着烈日上山,在山高林密、山势陡峭的山间小路穿行,寻找卫星图斑整治地块、勘察地块栽种情况……跋山涉水的高强度工作并不是最辛苦的,作为一名新驻村干部,刘跃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做好农户的政策宣传工作、劝说他们恢复耕地栽种庄稼。

“有的耕地因地质条件不好,农户早已撂荒多年,不想再管;有的地块属于永久基本农田,已栽上了五六年的重楼、苦参等名贵药材,现在还不到卖出的季节,即使低价卖出农户损失也很大;有的农户已搬到县城居住;有的对相关政策不理解……”刘跃第一次感觉到,村里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复杂更困难。经过几天的摸索,他开始学习当地方言,学着与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与村干部同下村同上山开展走访工作,“希望可以用真心做通群众工作”。

走进群众、获得信任,是每个新任驻村干部都要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对于这道难题,黄雪莲有自己的解法。

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干部黄雪莲被任命为百色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第一书记。“既然你是第一书记,水漫桥的问题能解决吗?”第一次在丰防村开党员大会时,有村民向黄雪莲提出这个困扰当地已久的问题。这座“水漫桥”是丰防村出村的必经之路,但每逢雨季,积水都会漫过桥面,影响村民正常出行和物资运送,群众反映强烈。

对黄雪莲来说,这座桥就是她要交给村民的“答卷”。她四处调研走访了解到,这座桥不属于丰防村的地界,而且改造成本高达400万元,对于这个小村来说资金压力非常大。此路不通,是否可以开辟一条新路?黄雪莲向上级争取到粤桂帮扶资金120余万元,组织修建了丰防村到相邻各村的硬化路,雨季村民可从新路出村,解决了多年来雨天水漫过桥无法出行的问题。同时,这条新路也促进了丰防村与周边村养鸡产业发展,给经济林木、甘蔗的运输带来极大便利。

路通了,心也近了。

在两年多的驻村工作中,黄雪莲逐渐摸索出和村民拉近距离的方法。平时和村民打招呼时,努力用当地方言,即便发音不太标准,大家也都会热情回应;走村入户之前,先把村民家里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尤其要提前了解小孩的教育情况;进门后,先从与孩子相关的话题聊起,话匣子就容易被打开。

这些看似平常、甚至有些“笨拙”但很用心的做法,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久了,距离自然近了。如今,大家有困难都愿意找“黄书记”。

摸清摸透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和培育富民产业,“授人以渔”增强农村造血能力

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中洲镇霞童村霞童山的半山腰上,有一片三面环山的空地,这里散养着245头“跑山猪”和1100只“跑山鸡”。顾名思义,这些散养的猪和鸡吃的是山上种的无公害瓜菜,跑的是山间的红土地,肉质紧实口感好。

“我们这跑山猪可不便宜,每斤能卖到45元呢。”提起自己倾注大量心血的养殖项目,霞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杭州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干部张哲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与杭州其他农村相比,霞童村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村中没有龙头企业、实力平台带动周边发展,并且日常能接触到的平台资源十分有限,往往是零售、散户居多,没有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和合作关系。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87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26元。

为了利用好当地的山地资源,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2020年5月,张哲前一任驻村干部开始谋划建设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由村“两委”和村民合股投资经营,主要经营生态养殖(土猪、土鸡、牛、羊等),同时利用养殖的畜禽粪为主要肥料种植高山无公害绿色蔬果、茶叶,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2021年9月,张哲来到霞童村,接过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的“接力棒”。面对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他将目光瞄准了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等部门负责的山海协作项目,经过两任驻村干部的接力传递,霞童村跑山猪跑山鸡项目成功争取到160万元资金补贴。

依靠项目资金和村集体原始资金的积累,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成功运转起来。2022年度累计土猪出栏300余头、土鸡出栏1200余羽,相较2021年实现产量翻一番、销量翻三番。张哲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开发民宿项目,打造山间农家乐,让游客可以赏风景、尝原汁原味的土猪、土鸡,进一步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

摸清摸透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和培育富民产业,选择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是驻村干部“授人以渔”的关键所在。

和霞童村一样,黄雪莲所在的丰防村也有丰富的林地资源,除了林下养鸡,当地还以油茶、桉树种植为特色产业。但这些经济林木生长周期长,资金回血速度慢,村集体存在长期项目资金缺口大的难题,她又开始琢磨新产业发展,致力于更多“短平快”项目。

在这个纬度较低的广西小村庄,最不缺的就是阳光,黄雪莲萌生了“做阳光的生意”这一想法。“当时压力非常大,当地没有光伏产业的先例,我也不了解市场情况,只能摸索前进。”黄雪莲先向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学习请教,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光伏的板材、发电量、瓦数、规格等信息。从资金协调、选址落地到投工建设,她都亲自跟进、协助设计和施工,目前已顺利建成光伏长廊、光伏屋顶、光伏车棚,年收入可达4万元,可持续增收25年,为村集体持续发展大力“造血”。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近年来,各地驻村的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助力广大农村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的纪检监察干部们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哲负责党建工作,他依托中洲镇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先后在霞童村文化大礼堂多次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座谈会,并结合中洲“茶山”红色历史,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领会、广传播、接地气,霞童村累计参会人员达200余人次。黄雪莲通过“书记带头专题学+支部集体研讨学+入屯宣讲学”等多种方式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驻村工作队宣讲团,深入7个屯组,通过“乡村夜话”“板凳会”等方式进行宣讲,受众达120人次。

在推动学习进支部、到个人、全覆盖的同时,如何有效监督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加强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在采访中,多位驻村的纪检监察干部向记者表示,在纪检监察战线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在监督保障乡村振兴上更有信心和底气。

“在村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因为缺少具体的抓手,党员干部们的纪法知识也不够完备,开展起来更加困难。”张哲向记者举例,曾有信访件举报称“某村干部收受村民礼品”,面对这类举报,只能通过谈话进行了解核实。而在谈话过程中,某些村干部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因产生“不被组织信任”之感而工作懈怠。

黄雪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决定以身作则,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着手。

“村干部对某些程序的执行并不严谨,比如村里发放产业奖补需要实地拍照验收,但有些土地十分偏远,村干部为了省事,可能会拍一张类似的照片糊弄过去。”针对这个情况,黄雪莲坚持给村干部们做思想工作,并主动跟他们一起去40公里以外,实地验收脱贫户的产业情况。看到第一书记如此“较真”,村干部们也逐渐转变了作风,改掉了之前的一些散漫做法。

丰防村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列入村“两委”干部的考察考核内容,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紧盯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管理、村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进行全程监督。截至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接访、入户走访、巡查巡访70多次,提出建议30多条,落实产业奖补42户12万余元。

一茬接着一茬干,跑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距离黄雪莲离开丰防村,还有不到一周;距离张哲离开霞童村,还有两个多月;距离刘跃来到甘蔗园村,刚半个多月……在一条条乡间小路上,总有人离开,也总有人到来。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广西,黄雪莲正在带着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熟悉工作,和对方一起走遍全村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一起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起熟悉村里的大事小情。在浙江,张哲持续关注着两任驻村干部托起的跑山猪跑山鸡项目,“我要努力传好下一棒。”在云南,刘跃跟着村干部,白天上山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工作,晚上走访入户、填写驻村工作日志,忙得脚不沾地。

对下一任第一书记,黄雪莲送上了16个字:头脑清晰、分工明确、及时跟踪、为民情怀。“驻村工作千头万绪,除了保持头脑清晰,还需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布置任务后要亲自抓落实、跟踪进度。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即将结束和即将开始驻村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都对今后的工作充满期待。

回首两年时光,驻村经历让黄雪莲学会了如何和群众打交道,提高了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通过这两年的磨炼,我对纪检监察工作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张哲表示,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是思想工作,今后会更加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

面对接下来两年的驻村工作,刘跃紧张且期待。“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是对我驻村的第一个考验,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相信一定可以顺利完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和驻村工作队员将狠抓劳动就业、扶贫车间、科技养殖、民族刺绣等,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关接着一关闯。乡村振兴路上,纪检监察干部在奋进。

文/沈东方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