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停业风波背后:委外催收需求萎缩,灰色地带遭严监管
澎湃新闻 2023-05-27 08:44

“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昨日发布停业声明又撤回,引发了市场对于催收行业的极大关注。这对催收行业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催收行业的发展伴随着不少投诉、执法案件,正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有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整体行业的暴力催收情况是改善的,催收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在增加。但是,如何让催收行业有法可依、阳光化发展,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永雄集团被调查,合作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5月25日,“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下称“永雄集团”)在官方微信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一文,宣告集团决定从5月25日起停业。其中提及,4月3日、4月10日和5月19日,其4家分公司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但随后,永雄集团又发布了关于撤销《告全体员工书》的情况说明一文。5月25日午后,这两篇文章均显示已被发布者删除。

有永雄集团内部员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公司现在统一口径,不接受采访。澎湃新闻记者曾多次致电永雄集团,对方均答复称,关于前述事件具体关注我司发的其他声明,“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公司会统一发声明。”接近安徽警方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相关案件正在侦办中。 

官网显示,永雄集团是国内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集团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分支机构遍布全国20多座城市,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科技研发等多领域发展,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标准、高效果、全产品、全周期的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服务。

永雄集团曾试图赴美上市,但无疾而终。据永雄集团2019年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招股说明书(F-1文件)显示,2019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5亿元,较2018年同期2.93亿元增长75.8%;净利润为3233万元,较2018年同期4744万元下降31.9%。2016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765万元、1.1亿元、1.24亿元。

今年1月,永雄集团创始人、总裁谭曼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永雄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超8亿元;2023年将努力实现人员规模稳定1万人以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1亿元以上、新增客户单位10家以上等年度任务目标。

招股说明书提及,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里,永雄集团分别从信用卡应收账款催收服务中获得96.6%、80.5%和72.3%的收入,从互联网贷款催收业务中获得3.1%、19.5%和27.7%的收入。

永雄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自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集团与中国十大商业银行中的七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和业务关系,还为某些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服务。

催收行业曾经历高增长,委外催收需求正呈下降趋势

中国的催收行业诞生于2003年,还曾出现了一段高增长期。

永雄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根据iResearch的数据,中国催收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由大约3000家公司和机构组成,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律师事务所、小型催收机构和大型私有的消费者应收账款管理公司。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催收市场的总收入以48.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增长,而同期美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

但近些年,受到AI等新技术的影响以及监管方面的合规要求收紧,金融机构对于委外催收合作需求呈现出减弱趋势。

一位互联网金融业从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业内机构的催收业务一向是内催与委外相结合的模式。一般都由内催处理M1(逾期1个月)、M2、M3这类短账龄的资产,而将M3+的长账龄资产分派给委外进行催收。但是不同机构的标准不一样,有甚者会将M1+的直接通过委外作业。尽管各家机构不一样,但是那些难催的,或者M6+的,基本上都是委外合作。”

他提及,不仅是现金贷、消费贷,哪怕是银行信用卡,核心当然是风控和资产,但真正产生利润,或者说能够稳住业务规模和利润的,其实还是贷后环节的能力,其中包括收回的成本和效率。

另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一般情况下M3以内是以内催为主,M3之后会有部分委外、部分做债务包转让,M3以上的逾期客户回款比率相对较低,因此用内催的成本高、效率低。但近些年,AI技术的发展让金融机构可以在不扩大人力规模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逾期债权,加之委外的合规风险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声誉,所以综合来说,金融机构对于委外合作需求是日渐减弱的。

永雄集团曾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及,如果公司客户决定在内部开发自己的应收账款催收解决方案或平台,或依靠他们内部收款团队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金融机构内部催收合规加上要求委外合规,整体行业的暴力催收情况是改善的。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委外合作的合规风险,会要求委外机构按照机构的合规标准来催收,而债务市场上合规金融机构的债务是主流。

他提及,现在很多公司喜欢把一些认为催不回来的资产做资产包转让出去,转给地方AMC或是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买到了资产包后,会把资产包再去切割,分给催收公司来做,所以很多催收公司的业务单并不是直接从金融机构拿到的。

“像永雄这样的公司,直接去跟金融机构做委外催收业务的时候,他们做得应该很合规,因为金融机构要求他们必须合规。但如果他们再去接一些其他项目,比如说接分的资产包,或者和区域性的民间借贷或小贷公司,以及合规性相对比较低的机构合作的时候,有可能签的合同是按照回催金额分成这样的一个模式,那他们就会更注重催回率,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不合规的方式。”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说道。

催收行业正在面临多部门的严监管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提及,由于疫情等因素,市场上的整体债务规模在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催收是在债务管理里比较敏感的一块,因为它触及到了C端,触及人群很大,所以不论是从监督类的监管像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中互金)和金融监管部门,还是从执法类监管比如市场监督总局和公安,这两类监管对于催收的关注和行动都越来越多。总体来说,在催收方面,监管力度是在增加的。”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从业人士同样表示,就催收运营或作业本身来说,两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现如今行业所面对的,更多是监管环境的变化和执法部门态度的变化。“比如催收的一些细节,可能以前没有设置具体准则,或者说作业规范制定得也很模糊,那现在这些准则越来越细了,那很多作业上面的要求都得收紧。”

5月中旬,中互金在北京召开“催收国家标准研制与催收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工作会,来自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专业催收机构等十余家行业代表性从业机构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中互金协会业务一部介绍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催收标准)的研制工作,与会人员对催收标准逐条进行了讨论,就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外包管理、个人信息安全、投诉处理等催收标准的核心内容基本达成共识。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监管力度增加之后,对于主流、大型的金融机构来说,并没有带来什么压力,因为现在大型、主流、合规的金融机构的催收都已经按照比较严格的标准来做了。因此,监管力度加强影响的可能是一些小的、地方性的民间借贷机构,他们会在这种趋严的监管之下很难生存。

另一方面,他表示,催收是一个很敏感的行业,当这个行业出现一个占有很大资源的巨头的时候,一旦出现市场性的波动,或监管的波动,巨头一定最受到牵连。因此,催收行业未来一定是由很多中小型的催收公司形成的一个行业。

催收行业仍需进一步的法规规范

5月26日,中小企协不良资产清收专委会发布《致催收行业从业公司及从业人员的倡议书》,倡议各催收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合规作业,不踩红线;呼吁有关部门进行催收行业立法,在充分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催收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澎湃新闻注意到,我国《刑法》对于一些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已有着明确规定。

有法律从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上述法律从业人士提及,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成立条件包括:

要求催收的债务是非法债务,比如说高利贷、套路贷、赌债、买卖毒品的债务等。这些债务产生的形式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比如赌债、高利贷、套路贷等。当然也包括利率标准超过法律保护的上限。但是继续要按照高利率来收款。

催收过程中采取了“暴力或软暴力”手段。有像砸门堵门、限制人身自由、阻碍工厂生产、抢占房屋、拳打脚踢,老弱病残来催收,特殊疾病患者带领等行为,有诸如跟踪、打电话骚扰、贴大字报等“软暴力”行径,明确规定为犯罪。

催收非法债务的情节严重。到底具体哪些情况算作情节严重,刑法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的情节严重,或能靠价值标准来判断。如果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已经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或对社会秩序和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工厂长期停业,或对被害人造成较重的人身伤害的,或许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等。具体由司法部门掌握。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网站一共公开5例涉及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民事案件和2例涉及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的刑事案件。

其中一些案件披露了被告人在催收非法债务时的细节,包括对贷款被害人采取恐吓、骚扰等“软暴力”催收方式进行催收;对借款人采取微信语音恐吓、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为催讨非法债务,单独或结伙多次胁迫、恐吓骚扰他人等。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案件多与民间借贷有关,民间借贷中可能会涉及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催收非法债务罪是针对非法债务而言。

而对于合法债务中存在的暴力催收行为,上述法律从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定性可能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比如暴力造成伤害,那就是故意伤害罪。还有就是看案件来具体定性了。”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应对“反催收” 从数据共享和保护开始 | 走过202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半两财经|年薪最高72万! 银行广招催收人才,你去应聘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5
半两财经|《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发布 不应选用有暴力犯罪记录的人员干催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2.5折结清名下债务?实为“反催收”的新套路!
​第一财经 2024-02-02
被称“催收巨头”的湖南永雄集团传出复工,多名员工涉恶性案例
上游新闻 2023-11-12
179名员工被警方带离 永雄集团宣布停业背后 谭曼和他的“催收帝国”何去何从?
成都商报 2023-06-16
起底永雄催收(下)|创始人曾捐亿元办学建楼任院长,呼吁立法寻正名
澎湃新闻 2023-06-06
起底永雄催收(上)|前员工讲述:灰色地带、高佣金和“擦边球”
澎湃新闻 2023-06-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