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唐朝的流鬼国,堪察加半岛,何时并入俄罗斯的?
地图帝 2023-04-16 21:00

640年(贞观十四年),流鬼国王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入贡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授可也余志为骑都尉。

流鬼国位于的堪察加半岛,在少海(北海,鄂霍次克海)之北,三面临海,北边步行一月可到夜叉国。夜叉之所以被称为“夜叉”,是因为当地居民世代以渔猎为生,平时喜欢把海象的牙齿作为饰物挂在唇下,远远望去便如长着獠牙的“夜叉”一般。

堪察加半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火山众多,气候寒冷,可谓冰与火之歌。堪察加半岛有活火山约29座,从空中看蔚为壮观,最高点是克柳切夫火山,海拔约4750米,是东北亚最高峰,也是欧亚大陆最高的活火山。

克柳切夫火山下面有几层古老的火山,近6千年重新开始喷发,形成我们看到的火山口。自有记录以来的近几百年,克柳切夫火山一直处于喷发状态,熔岩经常从火山口溢出,形成金色的熔岩流。

2005年,克柳切夫火山喷发,岩浆从火山口蜿蜒流出2.5千米。2013年,克柳切夫火山连续多次喷发,火山灰冲到了万米高空。

俄罗斯的堪察加边疆区,大致就是堪察加半岛,面积约47.23万平方千米,人口只有31.6万(2018年)。

流鬼国距长安一万五千里,在黑水靺鞨东北方,船行十五日到黑水靺鞨。

流鬼国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搆为屋。流鬼气候寒冷,多霜雪,流鬼人喜欢养狗,每坚冰之后,以六寸宽、七尺长的木板,制作滑雪板或者雪橇,常用狗拉车在冰面滑行,追逐走兽。流鬼国没有马匹,可也余志来长安时路过靺鞨,第一次骑马,跃上马背而坠马而下。

流鬼国多沼泽,有鱼盐之利,以皮为裘,妇人冬穿鹿皮、野猪皮,夏衣鱼皮。流鬼国控弦万余人,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箭镞用骨头和石头,作战也是驾着狗车施射。流鬼国无相敬之礼、朝廷官僚体系,部落之间有冲突或有外敌入侵,百年互相招呼作战。

其实不论夜叉国,还是流鬼国,称其为“国”都有些言过其实,这些仍旧处在原始社会的渔猎部落,终日与皑皑白雪为伍,甚至连最起码的国家组织架构都没有。由于纬度过高,这里的人无法从事大规模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因此向河流和海洋索取食物成了主要的选择。

公元7至8世纪大唐达到鼎盛阶段,其影响力越过外兴安岭而辐射至西伯利亚,感受到唐朝威仪的流鬼国开始仿效周边部落向大唐遣使进贡。尽管唐王朝与流鬼国一南一北建立了“朝贡”形式的外交联系,但由于距离遥远,两者间的关系十分脆弱。

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王朝进入全面战略收缩期,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北方要么遭到藩镇割据,要么被更北方的人占据,流鬼与中国的联系就此中断。

从“文明窗口”的角度来说,与大唐短暂的交往,是流鬼国迈向文明社会为数不多的一次机会,而这条路堵死之后,下一次迎接流鬼国的就是来自沙皇俄国的冲击。金帐汗国的统治在东欧崩溃以后,莫斯科公国及时填补了前者留下的权力真空,并且在伊凡雷帝在位时期加冕成为“沙皇俄国”。面对金帐汗国之后各自为政的蒙古势力,沙俄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扫清了通往西伯利亚的一切障碍。而当携带火器的俄国探险队来到远东之时,流鬼国的悲惨命运也由此开始。

1652年,俄国人堪察基发现了流鬼人栖息之地,命名为堪察加半岛。由于武器装备存在代差,流鬼人面对人数远少于自己的俄国探险队时,也往往损兵折将。不过侵略者的人数毕竟不占优势,加上堪察加半岛距离俄国核心区域距离遥远,火器和物资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因此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双方一直陷入僵局。

1730年代以后,流鬼人基本接受了俄国的统治,但从人口比例上看依然是当地土著占据绝大多数。按照俄国对新征服土地的一贯做法,将其纳入版图只能算是一个开端,以俄罗斯族裔充实当地人口才是最终结局。征服堪察加半岛以后,俄国将包括该半岛在内的环鄂霍次克海地区划为“鄂霍次克县”,归属西伯利亚总督区管辖。在此期间,大量流民和囚犯被流放至此,当地的人口结构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改变。

1861年俄国开启农奴制改革,得到解放的农奴们为了生存而大量涌向远东,此举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堪察加半岛的俄罗斯族裔比例攀升,以至于今天行走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今堪察加边疆区首府)的大街上,我们会误认为这就是位于东欧的一座俄罗斯城市。从“流鬼国”到“堪察加”,文明此消彼长,体现在“大唐”与“俄国”的国运交替当中。

文:闫老师,北京大学硕士博士,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某高校教师。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