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国香港著名明星导师、作曲家许愿 为港乐而生 解码港乐经典的生命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0 11:00

港乐,像青春一样,与我们近在咫尺,又仿佛相隔万里。港乐里有金庸妙手打造的浩瀚江湖、小马哥的帽檐和香烟、王家卫神秘的墨镜、梅艳芳醇厚的声线、张国荣迷离的神情和Beyond向远方的呼号,还有每个人年少时的爱、梦想、好奇心和不满足。那些奠定时代印象的主题曲,那些与社会大事件、经典年代剧、精美的词曲紧密相关的声音,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声生不息》高级音乐顾问、香港乐坛尽人皆知的“六边形战士”许愿的新书《离地半尺》由时代华语国际最新出版,许愿在这本书中重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乐流行经典,这一时期是港乐的黄金年代,也是许愿和那代乐人的青春时代,也因此,许愿说:“音乐就像一台时光机,把青春的回忆拉满。”他邀请大家打开一首老歌,“让音乐带我们离地半尺,共赴青春。”

粤语流行曲的诞生并不肤浅

许愿生于中国香港,从小热爱音乐,九岁生日收到哥哥送的《万世巨星》双黑胶唱片,从此在心中种下了音乐的种子。少年留学海外时,得到音乐剧大师 Grace Macdonald 的启蒙,后成为专业舞台剧演员,并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香港流行音乐的滋养。那时,许愿是港乐的旁观者。

回到香港后,许愿被TVB录用,踏入风头正盛的香港乐坛,从此成为港乐的参与者。许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在香港演艺界,他凭借自己丰富的舞台剧经验,参与了数以百计的演唱会和大型综合性节目的制作,并有缘和他年少时喜欢的偶像们合作,其中包括许冠杰、罗文、林子祥、汪明荃、郑少秋、苏芮等。

许愿是香港乐坛尽人皆知的“六边形战士”:他亲历了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从台风/舞蹈老师、唱片形象设计师,到音乐厂牌“星音乐”创始人等多重身份,合作过的艺人遍及大半个香港娱乐圈;作为著名的明星导师,他的学生几乎占据了香港乐坛的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林忆莲、张学友、郭富城、陈小春等明星大咖;他更是资深的音乐制作人和作曲家,制作的音乐专辑超30张,一半以上超白金销量,超80首上榜歌曲,冠军歌曲更占29首之多,其中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今生今世》《倾斜》《愿》《追》,都为人耳熟能详。

2001年,许愿推动创办了唯一香港音乐人选举的音乐大奖——金帆音乐大奖,找来第一任CASH音乐大使张国荣,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至今依然是香港乐坛的业界标准。

2022年,他受邀担任《声生不息》高级音乐顾问和专业歌手导师,终于有机会将他心爱的港乐,捧到众人面前。这时的他,成了港乐的传播者。《声生不息》让沉寂许久的香港流行音乐再度在内地掀起话题,尽管节目已收官,但其掀起的港乐热潮仍未消退。

谈及新书《离地半尺》,许愿说:“我以专业歌手导师和高级音乐顾问的身份参与到《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制作,将我热爱一生的港乐,捧到观众眼前,但12期的体量怎么能容纳长达几十年的经典岁月和细枝末节。因此我写了这本《离地半尺》,一本讲述港乐故事的书,一本爱意之书。”

此外,许愿还在自序中讲述了另一个原因,他写道,去年的某一天,一个朋友给他发来某平台的一个视频,内容是两位不知名的视频博主在谈流行音乐。为了所谓的流量,这两个人在自己并不懂的专业上随意发挥,这让许愿有点震惊:“如今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制作视频,这是好事。不过因此产生大量没有内涵,也没有人理、自以为权威却没有营养、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是坏事了!”

这两位视频博主谈到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诞生时说:“只不过是小调的延续。”说罗文、许冠杰和徐小凤这几位巨星只要有所谓“小调”的影子,似乎就可以被拿来完整地解释粤语流行曲整体的音乐文化转变。在许愿看来,这两位视频博主的说法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整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我必须说:粤语流行曲的诞生并不肤浅!我发现我有写《离地半尺》这本书的必要。”

港乐火爆与TVB剧密不可分

4月1日,《离地半尺》分享会举行,许愿与作家陈冠中,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丁当,中国香港著名填词人刘卓辉,林俊杰和阿杜的恩师、新加坡金牌音乐人许环良欢聚一堂,回忆那个回荡经典之声的黄金年代,在港乐中追忆似水流年。

许愿认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诞生,最重要的人物是许冠杰和顾嘉辉。1972年,许氏兄弟为TVB电视节目《双星报喜》创作了歌曲《铁塔凌云》(当时的名字是《就此模样》),弟弟许冠杰作曲,哥哥许冠文作词,许愿说:“这才是真正的粤语流行曲的开始,绝对不是什么小调的延续。在创作《铁塔凌云》的旋律时,许冠杰更多的是运用源自美国的民谣和流行音乐风格,但他也使用了很适合粤语本身去向的结构去创作。而在歌词方面,许冠文也扬弃了当时流行的以粤剧形态写词的方法,运用了更像是新诗的风格,从而写出了对香港的情怀。”

1974年,顾嘉辉作曲的《啼笑因缘》表面上听起来好像是“小调的延续”,但他并没有从唱中国小调的歌手中找演唱者,偏偏请了擅长唱蓝调和爵士的中西混血儿仙杜拉来演绎这首歌,非常动人。在许愿看来,许冠杰和顾嘉辉成功融合中西文化,创作出属于当代中国人的流行音乐,开始了一场音乐大爆发。粤语流行歌曲开始在华人地区无处不在,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第一浪。

著名作家陈冠中解释说他们所说的港乐,就是指粤语歌曲,“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的粤语歌曲并不是主导,那时有很多小调,也有跳舞音乐,到60年代的时候也有流行曲,但是,正如大家说的,很多唱粤语流行曲的歌手,在社会文化地位上,好像还不如唱国语歌的歌手跟唱英文歌的歌手。到20年代70年代初,这个潮流完全变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TVB电视剧的力量太大了,电视剧是粤语的,主题曲是粤语的,粤语歌曲一下子就唱红了,香港音乐在70年代完全变了潮流,还为80年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80年代是港乐最辉煌的时期。”

对于当年的港乐为什么会成为中文流行音乐的领头羊, 许环良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包容,“站在今天,我觉得音乐发展要传承下去,应该抱着包容、吸收优点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流行音乐做得更好。”

曾与Beyond合作《情人》《大地》等多首经典歌曲的著名填词人刘卓辉,则认为包容也使得港乐走向了另一面,就是没有底线,极端商业化,“80年代的港乐大量使用外国的歌曲,不管是日本、英国,还是美国的,这样让音乐很丰富,也是港乐在那个时候会显得很强大的原因,确实很包容,但这也是赚钱无底线的一个表现,不搞自己的原创都拿别人的歌来改,进入90年代后,追求商业化的香港唱片公司依旧是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以至于21世纪初,台湾歌手,新、马歌手,还有内地歌手起来的时候,香港很单纯的商业化的手法,就已经不是很吃香了,所以大家会有一种印象,觉得港乐从十几年前开始没落了,一方面港乐面对很多竞争,另外一方面没有明确做音乐的出发点是什么样的,还是单纯地赚钱,我觉得这个是有关系的。”

创造偶像,在于发掘他们的光环去闪烁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港乐辉煌时期,还有个别具一格的特点,就是很多歌手都是非常好的演员,像张国荣、梅艳芳、叶倩文、钟镇涛……陈冠中认为,这一特色也使得香港音乐能迅速被推广记住。分析其原因,刘卓辉表示,第一个是香港市场很小,光靠唱歌的话可能赚的钱不够多,第二个就是香港电影界,尤其是导演对香港演员的要求不一样,他不需要你学过电影,他就是要你自然本色的演出,所以变成很多香港歌手虽然没有受过任何的专业训练,反而是去很自然地演,很多歌手变成演员,而且都很受欢迎。

许愿认为,这或许与当时香港TVB系统化的造星方式“训练班”有关。许环良对此也极为赞同,他说他们当时在新加坡办训练班就深受香港TVB的影响,而且训练班里就出来了非常有名的歌手阿杜和林俊杰,也是“造星”成功。

许愿的音乐生涯从TVB开始,能够和郑少秋、汪明荃、罗文、甄妮、许冠杰这些偶像合作,让他非常兴奋,而且TVB给他的一个培训就是让他有了造星的概念,让许愿认识到 “创造偶像,在于发掘他们的光环去闪烁时代。”也正是抱着这一理念,他为张国荣作曲了《今生今世》;帮助正处于迷茫时期的林忆莲找到定位,让她一年之内,和梅艳芳同台拿十大中文金曲,为她制作《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为港星打开了中国台湾市场,更以打造《都市触觉III 之Faces & Places》专辑打破了当年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纪录,取得了“最佳唱片监制”大奖;发掘、力荐了当时伴舞的陈小春。

张国荣封麦之后何以又演唱了《今生今世》

4月1日分享会当天,恰逢张国荣逝世20周年,许愿和张国荣相识于1985年,张国荣是他合作的第一位歌手,许愿不愿意消费友情,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又必须纪念,他说:“今天我不会带着悲哀的心情,我这位老朋友很喜欢你们给他的掌声,我就把我这本书送给我的好朋友张国荣。”

在书中,许愿也以私人化的视角,讲述了张国荣为什么在高峰期退出乐坛,又为什么已经封麦的他会演唱《今生今世》重返乐坛,开启他第二段光彩人生的故事。

1989年,张国荣在高峰期宣布封麦,他在其告别演唱会上问:“你们会不会很快就不记得我?” 1993年,张国荣出演陈可辛导演的《金枝玉叶》,在影片中张国荣饰演金牌音乐制作人顾家明,许愿说当时电影主创团队觉得张国荣应该愿意在电影里唱这些歌曲,“但其实谁也没有问过他,他同意的只是拍这部电影而已。当时他已经退出歌坛,1989年的时候,他很隆重地在红馆搞了很多场Final Encounter退出乐坛演唱会,实实在在地封麦了。没有人敢跟他开口说要他在电影里唱歌,而且还不止一首……这个责任是导演陈可辛的!当然,这位导演最后还是拉我一起去游说张国荣,毕竟,歌是我写的,故事又是我创作的,而他知道张国荣跟我已经合作过很多次。”

许愿说自己不能用张国荣跟他的友情来绑架他做一件他不愿意做的事,“哪怕他对朋友很好。这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也许只有一个办法能说服他,那就是:用这些歌曲打动他,可能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归根到底,在张国荣的身上,还藏着一位爱音乐的感性艺术家。”

于是,许愿拿着写好的《今生今世》就去找张国荣了,果然,张国荣不想有人说他反悔,他既然已经退出乐坛,就不想唱新歌了。而在听了《今生今世》后,张国荣停顿了一下,要求拿回家好好地听,之后再给答复。“那天,我忘记是我开车送的他,还是他开车送的我,我记得只有我们两个在车里,反复地听《今生今世》的小样。其实那天我们在车里聊了很多,并不只是关于电影的事。比如那一年,我已经为林忆莲做好了《不必在乎我是谁》和《不如重新开始》两张专辑,而作为‘《野花》迷’的他,那天跟我研究了很多关于台湾与香港的音乐状况,他问了我很多重要问题,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

最终,张国荣同意了,许愿称赞《今生今世》词作者阮世生的歌词非常棒,“‘愿意今生约定他生再拥抱’这句歌词感动到很多人,甚至对最终答应唱这首歌的张国荣来说,也是十分精彩的一句。”

虽然张国荣已去世20年,但许愿在《离地半尺》中深情写道“感觉还常常在我身边保护着我的Leslie,张国荣! We, all, honestly love you。”

不是老歌好听,而是好歌不老

许环良表示,经常会听到人们感慨地说现在的歌不如以前的老歌好听了,他认为这个是错误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记忆会自然筛掉不好听的歌,会留下好听的歌。其实不是老歌好听,而是好歌不老。”

许环良希望借许愿的《离地半尺》,大家重点讨论的不是港乐的兴衰,而是要知道辉煌的时期是怎么起来的,“当我们了解这个周期的时候,就可以去思考我们的未来,我觉得重点还是在思考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怎么样去创造中文流行音乐,中文流行音乐随着世界格局变大,有一天中文流行音乐真的可以走遍全世界。”

这一说法得到许愿的认同,“音乐不分什么语言,它是一个频率,是一个能量,真的是让我们‘离地半尺’,只不过我很骄傲,我们香港人可以有这么辉煌的一段时间,无论是文化方面,还是音乐方面,而且我跟这些歌手能做朋友,我觉得很难得,所以写了这本书。”

从香港流行音乐的旁观者、参与者到后来的浇灌者、传播者,许愿说自己是为港乐而生,自己的心与港乐同频,不死不灭。“我必须实实在在地把这个历史写出来,虽然故事实在太多,已然是没有办法尽录,但仍希望能把粤语流行音乐的前十几年——它的开始和发展,好好梳理。这样总比大家靠猜测去了解这段历史来得更好一些吧,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在许愿看来,可能只有像他这样还没有离开人世并且还不想退休的人,才会有兴趣写一本关于港乐的时光之书。记录粤语流行音乐在香港从无到有,再到风靡全球华人的一段历史。“我也在从童年时代的粉丝变成一个音乐制作人的时空里,见证了港乐的光辉岁月。坦白讲,有这种经验的人也着实没有太多,但值得记录的歌曲、人物与故事却多得很,一本书当然写不完。但我还是尽力去做好它吧,因为里面的主人公们(歌手、作曲人、作词家等)和他们的作品是那么值得我们回顾、学习、欣赏和纪念。他们熠熠生辉,照亮新生代的歌手和音乐创作人前进的方向。但若想知道这些前辈高人当初是怎样华山论剑的,我还是需要带你‘离地半尺’,一起离开时空,回到过去,在动听的旋律里,感悟经典流行港乐的力量!”

供图/风信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再引“回忆杀”,香港流行乐能否重回聚光灯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2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开播,共续港乐传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9
《声生不息·港乐季2》定档11月29日,李宇春周笔畅19年后再次同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8
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启动 培养原创粤语歌新生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4-08-30
足本版《张国荣告别乐坛演唱会》成色十足
爱地人 2024-05-29
逝者|世间少个人 天上多颗星 纪念日本传奇音乐人谷村新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新知|“歌手要想红,就得去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1
“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演,逾百位艺人唱响经典
中新网 2023-06-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