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枇杷,不止孙大圣爱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9 07:00

花果山是一个人间福地,里头的水果应有尽有,不分天南地北,也不分四时节气。枇杷是花果山里的佳果之一,猴子们吃枇杷喜欢赶新鲜。美猴王外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猴子猴孙们为他饯行,献上的枇杷是“缃苞带叶擎”。浅黄色的枇杷果子连着叶子一起摘下来的,鲜美无比。

枇杷酸甜可口,自然不止猴子爱吃。枇杷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在《西游记》故事发生的唐代,诗人柳宗元便曾说:“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此外,枇杷在唐朝还是一种贡果。《太平广记》里有个故事,说的是唐玄宗在盛夏想要雪花和枇杷龙眼等水果。当时有个精通法术的大臣叫明崇俨,他在一刻间,便从阴山取来雪花,从岭南取来水果,一并送到皇帝面前,大帝食之,味道不错,龙颜大悦。

在古人眼里,枇杷树还是一种吉祥的植物,因为枇杷香甜美味,而且颜色讨喜,古人将其视作财富的象征,而且还常常在庭院之中种植枇杷树。不过话说回来,《西游记》里的“枇杷”,远没有“琵琶”抢镜。枇杷是水果,可琵琶是一种乐器。宝象国的国王在招待黄袍怪所变的驸马爷的时候,就让宫娥彩女弹奏琵琶、吹弹歌舞,饮酒作乐。

有时候,“琵琶”也被当作形容词。在女儿国,唐僧被蝎子精抓进了“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的这个洞穴之所以被叫作“琵琶洞”,书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倒提过一嘴:因为蝎子精的本来面目,就是一只琵琶大小的蝎子。

曾有一种说法:枇杷之所以叫作“枇杷,是因为枇杷叶子和乐器琵琶相似而得名。至于“琵琶”这个词怎么来的,古人也很好奇。“琵琶”最早叫“批把”。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中提到:“(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合称“批把”,后来演变成“琵琶”。据说,“琵琶”在秦朝时就出现了,那时候的琵琶和现在琵琶不一样,那时候的“琵琶”琴身为圆形,后来,大致是所有弹拨乐器,古人都称之为“琵琶”。

而我国关于枇杷的记载,出现时间也非常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修建了一座上林苑,并且在上林苑中移植过枇杷树。后来,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枇杷与柿子、山梨、厚朴并列,成为了上林苑中的一道风景。这么说,枇杷与琵琶出现的时间相距不远,而且早期的“琵琶”也不一定全是如今的模样,所以说枇杷因为琵琶而得名,这个说法还是存疑的。

作为我国原产的一种水果,枇杷栽种历史非常悠久。《水浒传》里也提到过枇杷,晁盖等人从王伦手上夺下梁山泊后,书中提了一嘴:“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

不过话说回来,枇杷和大部分的水果不同,很多水果都是春天开始生长,夏秋季节结果。而枇杷花期长,通常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春夏之际结果。加上枇杷虽然耐寒指数较强,但是喜欢阳光高温,所以,枇杷大部分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地区。而梁山泊在山东,冬季寒冷,枇杷花难免会受到冻害的威胁。因此,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梁山上的枇杷树能否结果,还真得打个问号。

不过我们可以推测一下:《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老师是江苏兴化人,在淮河以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师也是江苏人,而且长期流寓南京,他们大概都是喜欢吃枇杷的。

文/雨林霖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推出“乡村非遗漫游地图”
文旅北京微信公众号 2024-12-06
新知|柘绝桑无怎养蚕? ——花果山上的甘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新知|宋代繁华夜市里都有哪些市井美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汉唐国家水利工程考古发现周人“南水北调”工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1
“凤河岸边长子营”京津冀凤河文化研究联盟成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8
历史|被项羽火烧的阿房宫其实是个烂尾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历史|以物证史 古为今用《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新书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1
历史 | 从食铁兽到和平使者—— 国宝这么可爱 谁能扛得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