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机器人家族”上新 地铁列车巡检机器人亮相地铁17号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7 20:01

微信图片_20230317194502.jpg

长长的“胳膊”、灵活的“眼睛”,3月17日,京港地铁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在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亮相。地铁列车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随着科技发展,目前,已经有多个工种机器人在北京轨道交通应用,为乘客提供便捷服务。

智能列车巡检机器人首次应用

“接收到新任务,正在进行自检”,在京港地铁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一款方头方脑的白色机器人接收到工作人员下达的新任务后,开始了工作。只见它通过定制升降平台下降到轨道沟内,便开始了巡检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317194508.jpg

这位新“上岗”的列车检修“工程师”是京港地铁与合作方联合研发,并率先在列车检修领域试点应用的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据悉,这在北京轨道交通行业尚属首例。

京港地铁技术工程经理罗鑫介绍,它集成了行走机器人、多自由度机械臂、AI图像识别等多重先进技术,可对列车车底关键部件进行自主巡检、测量等作业,通过地图创建、全景拍照扫描、3D数字图像处理、5G信息回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智能方式,将车底可视关键部件进行智能成像和异常状态判断,从而实现车底巡检智能化。

微信图片_20230317194534.jpg

“你看它身上带着五个相机,其中包含3路视频和2路拍照,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不受冷热、光线等影响。同时,灵活的机械臂可任意伸展到需要检测位置,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可更智能、更精准的判断车底关键部件状态。”罗鑫说。

工作效率预计可提升30%以上

为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工作人员会对地铁列车进行日常巡检及维护,通过“一看、二摸、三听、四测量”对列车主要系统进行外观检查及功能测试,判断列车的健康状况,及时对状态不佳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等。传统的列车巡检,通常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同时在股道内,对列车底部两百余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及测量,一列地铁列车检测下来需要2至3个小时。

微信图片_20230317194523.jpg

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后,有效解决了人工巡检工作量大、检修环境复杂等难题。每次巡检,机器人收到工作人员发出的作业工单后,可通过高精度导航系统自主移动进入作业区域,通过4K彩色激光线阵相机对车底进行快速扫描。与传统巡检工作相比,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工作效率预计可提升30%以上。

微信图片_20230317194528.jpg

此外,机器人还可通过高精度三维点云、AI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三维识别,更精确的对车底部分设备及部件的厚度、间隙等尺寸进行测量。通过初步计算,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协助人工完成超过65%以上的车下巡检任务。比如,螺丝松动、部件缺少等问题,机器人都能发现,并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

地铁行业内已有多种工种机器人上岗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发展,地铁行业内已经有不少机器人上岗服务。它们有的服务在运营一线,为乘客指路;有的工作在车站,在车站做保洁消毒工作;有的在幕后,承担巡检工作。目前,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均开发了机器人,服务在不同领域。

2021年底,冬奥支线——北京地铁11号线开通运营。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在11号线各站均配置一台清洁机器人,在保洁作业的同时,机器人还能对车站环境进行消毒。

京港地铁公司已在不同环境中试点应用智能机器人,如在地铁4号线和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京港地铁率先推出北京轨道交通首个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乘客提供咨询、指引等服务,方便乘客出行;去年年底在刚刚开通的16号线南段车站试用智能清洁机器人,为乘客带来全新的智能清洁服务等。

去年4月7日,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新“员工”—首批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岗。据北京轨道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站内导航引领功能,乘客可通过屏幕按钮或语音唤醒该功能,由机器人引导到达指定点位。目前,大兴机场线草桥站站厅内设置进站口、售票处、出租车接驳区、城市航站楼等多个引领点位。

此外,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依托大兴机场线,联合相关单位开发了供电专业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布设在供电设备周围的“巡检官”——红外球型摄像机、智能巡检机器人,采用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智能AI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对无人值守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环境状态的7×24小时实时监测,进一步提高大兴机场线全线供电系统巡检效率、故障处理效率。

回访: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非常受欢迎

“妈妈你看,这有一台机器人,好可爱啊!”上周末,在京港地铁4号线-大兴线国家图书馆站,一名小朋友拉着妈妈跑向机器人“阿捷”。站在机器人面前,小朋友对机器人说,“你长得真可爱啊!”,“阿捷”用萌萌的声音回答他,“你也很可爱”。

除了能和小朋友智能互动,这款机器人最大的功能就是指路和导引。2021年9月,三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现身”国家图书馆地铁站。一直以来,这款机器人非常受欢迎。

京港地铁4号线-大兴线国家图书馆站高级站长乔瑾玫介绍,机器人刚来车站“工作”时,经常会有乘客过来询问工作人员机器人有什么功能,也有不少乘客上手感受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一年多时间过去,虽然乘客已经逐渐熟悉机器人,但每天也有几十名乘客通过机器人查询地铁线路或者周围建筑物信息。

“由于车站毗邻国家图书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总有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小朋友特别喜欢和机器人互动。同时,这站也会经常有外埠乘客前来,他们也喜欢通过机器人查询路线,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的工作人员,更好的为乘客提供服务。”乔瑾玫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