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 如果有人愿意接你的电话,不要犹豫,打过去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07:00

一个老朋友,算起来认识也快9年了,这几年联系却不多。夜里突然接到他发给我的微信,问:你有空吗?有事跟你请教。我说,我在家里看书呢,随时给我打电话。

电话打来,朋友直接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我适合做点啥?在家快憋疯了。原来,他看我重新回到大学读书,感觉是不是自己也应该读个什么专业,重新去学习?还是自己应该重新给自己一份规划?我当然没有指导别人人生的能力和资格,我只能安慰说,你真正想做的事,会从你大脑里浮现出来的。

朋友问我有什么方法吗,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其实,他自己有一个收入还不错的淘宝店,刚搬进了新家,装修完毕,吃喝不愁。在别人眼里,这应该是很幸福安逸的单身生活。但当事人可不这么觉得,他说自己感到的只有压抑与窒息,然后失眠。

我说,先试试做一些没有目的性的事情吧,比如冥想,比如散步。

特别是散步,不是边走边想工作,想淘宝店运营,或者想烦心的事,而是尽量什么都不想。哪怕就在小区里溜达也行,观察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甚至以前不曾注意的垃圾堆……任何目之所及之处,都是风景,都可以观察,都可以感受,都可以重新发现,不需要任何预设,不需要任何目的性的思考,只是放松神经,让大脑接收一切传递进来的信号,然后继续散步。

我解释道,也许你真正想做的事,其实那个或几个答案早就在你脑子里,但被日常的琐事、苦恼、焦虑和其他情绪排挤到未知的角落里了。你需要重新启动大脑,让大脑进入某种类似缺省的模式,接近出厂设置,或者像电脑冷启动一样,或许那些“答案”就会自动浮现出来。所以,你想得到的答案并不是你“想”出来的,更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自我重新整理,让答案自己回答你。

我告诉他,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自己到上海之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散步,哪怕是午夜。漫无目的地散步,有时候会约人散步,更多的时候,就是自己一个人。

朋友问,这样就一定有效吗?

我说,有,但可能不会马上有效,这个需要一定的积累吧。

我想了想说:还有一个方法,你试试。假设一下,回头看看你的新家,你所拥有的一切,除了存款,把你此刻拥有的一切物质性东西,包括淘宝店的库存,一把火烧掉,转头离开,你会去做什么?

朋友想了想:可能还是很务实,去赚钱吧。我听完,哈哈哈笑起来,说果然还是你,看来这个方法没用。那就再换一个方法:还是假设,此刻你有1000万,你会做什么?

朋友这回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大部分钱存起来,然后用剩下的钱,去做个艺术家。

我说:有点谱了,什么样的艺术家?

朋友说:不知道,总之是跟创作有点关系的,我也知道创作的范围比较大。

我说:那我再给一个思考的方法。有人把兴趣、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三者互相不打扰,但我就正好相反,这三件事我从来没有分清楚,对我,从来就是一件事。我只做我兴趣中的事情,然后通过做我感兴趣、喜欢、热爱的事情,赚点自己生活够用的钱,也就成了我的工作,然后这就基本占据了我生活绝大部分的可支配时间。对于很多人而言,采用的是“三者均衡”的处理思路,我非常赞同,虽然我并不是如此,我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思路——对我来说,三件事共同构成了一件事。

所以,我建议的思考方法就是,不一定要通过“诗与远方”去寻找答案,答案可能就在眼前,只是需要调整观察和思考的视角。你看宫崎骏,很多时候,他也只是通过在自己办公室里不断“采访”员工的日常琐碎生活来寻找创作灵感的呀。

比如,你一直做了多年的淘宝店,其实最初就是兴趣所致,但几年过去,每次说起它,你已经把它当做了生活里纯粹用来赚钱的工具。但实际上,或许,我只是说或许,你可以放松大脑,重新打开感受和知觉的功能,与熟悉的日常建立“陌生感”,用你很久没有使用过的眼光和心态,重新审视眼前生活的一切,或许你会有全新的感受和全新的判断。

所以,你要的“答案”没准依然跟你的淘宝店有关。有时候,就是得通过转换观察的角度,然后调整心态,为“答案”的自我浮现扫清障碍。

拉七杂八说了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最近几年联系少了,虽然当年曾经无话不谈。我说可能都怪我吧,怪我当年太年轻。

我不知道我说的这些会有什么作用,对朋友意味着什么,但至少可以让他在晚上睡不着时不那么憋闷吧。

挂了电话,看了眼微信通话时间,49分钟。

说这么多,是想在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不要自己一个人把事情闷在心里,自己消化,因为很多时候,你我其实自己一个人消化不了。

我用了人生上半场十几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各种户外极限环境下,去折磨自己的身体,刺激自己的大脑,也算是见过各种大风大浪,字面意义上也乘风破浪过(环球帆船航行超过47000海里),我知道“情绪稳定”是我性格特质里最重要的一点。

即使如此,我同样曾在疫情中,感受到那巨大而缓慢的重压下来,让人感到窒息,也不断反复陷入某种“被麻醉”的状态中。不仅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

无论如何,只要有人愿意接听你的电话,不要犹豫,打过去吧!

文 / 关雅荻

作者为视频播客“开放对话”主播

编辑/陈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