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
中国基金报 2023-01-15 13:58

每年初新基金发行“开门红”情况,都备受市场关注。经历了2022年A股市场震荡洗礼之下,2023年的“开门红”也有些波折,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图景。

早在2022年12月份,就有不少基金公司提前启动了“开门红”,而截至到目前已经有不少基金成立,或者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最受关注的是丘栋荣掌舵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运作基金,一日售罄,募资将近20亿元;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汇添富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也宣布提前募集,其中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募集规模为9.10亿元。

不过,也有大量权益类新基金发行遇冷,从渠道了解到不少产品销售情况比较惨淡,有的只有几千万,更在1月份不过两周就有多只权益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甚至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2023“开门红”已经黄了。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行情清淡、基民观望情绪浓厚等是主要原因,但随着行情回暖,基金公司对未来销售市场整体的回暖比较有信心。据了解,春节以后不少公司打算积极推新产品,以权益基金为主,同时新发和持营两手抓,多维度去突破销售瓶颈。

今年新基金成立规模超百亿 开门红整体“冷热不均”

2023年的新基金发行“开门红”来的有点早,早在2022年12月份就有不少基金公司开启了新基金发行、预热、宣传等,而目前看整体新基金销售“冷热不均”。

从wind数据来看,2022年12月19日至12月31日就差不多每日有10只以内新基金进入首发,不少是“开红门”做好准备。而在2023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3日,共有20只新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启动发行,销售渠道积极预热,冲刺2023年“开门红”。

从这一波参与开门红的基金公来看,不乏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汇添富、中欧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过半。同时,不少基金公司都派出了公司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如平安基金神爱前、中庚邱栋荣、广发基金吴远怡、富国孙彬、大成基金刘旭等。

而从目前看,2023年新基金发行热冷不均。尤其是在市场最关注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方面,首先出现的“爆款”是丘栋荣掌舵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运作基金,1月9日开卖,仅仅销售一天就募资将近20亿元,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是2023年首日一日售罄的主动权益基金。

不仅如此,华夏基金也宣布,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提前结束募集,将2023年1月9日为该基金最后认购日。该基金最后募集规模为9.10亿元。同时,汇添富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是去年12月22日开始募集发售,募集截止日从1月13日提前至1月10日。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60 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FOF也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期从3月13日提前至1月13日。

值得一提的是,1月13日,由神爱前担任拟任基金经理的平安策略优选1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结束募集,据渠道人士透露,该产品募集规模突破13亿元。

在有基金宣布一日售罄的背景下,更多权益基金宣布延长募集。尤其不少1月3日开始募集的新基金已经宣布延期,如1月3日开始发行的申万菱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就宣布延长募集,认购截止日由1月16日变更为2月10日。

同样是1月3日开始募集的农银汇理鑫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中欧盈选稳健6 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也宣布延长募集。此外,去年12月底首发的交银施罗德稳进回报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广发安颐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均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此外,富安达产业优选混合、东方高端制造混合等也宣布延期募集,不少延期至春节之后或者2月份。

从已经成立的新基金数据来看,整体销售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截至1月13日,已经成立了16只新基金合计募资超百亿,合计发行规模为114亿元,其中部分基金募资规模达67亿、20亿,但也有些不少基金刚满2亿,有的只有几千万。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积极配合销售渠道开展‘开门红’活动,由于春节在本年一月,所以我们从二月份开始分别在券商和银行渠道各布局了一只拳头产品,希望为投资者带来更丰富多样的产品体验。”创金合信基金告诉记者。

国泰基金称,年初布局了一系列基金产品,固收方面,判断当前债市回调幅度较大、负面情绪释放较为充分,考虑到投资者体验,适宜布局相关产品,优选回撤控制能力强、大资金管理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布局固收+产品。权益方面,当前A股市场具有较高性价比,拟布局一些估值合理、且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指数产品,主动权益方面也有相关布局。

易米基金表示,目前公司参与“开门红”的主打产品为易米开鑫价值优选混合基金,该产品去年8月成立。“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持续稳健的业绩和基金经理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目前该产品已经进入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重点池产品。相关‘开门红’的工作虽然才刚刚启动,但已经受到一线客户经理和投资者朋友的认可。”

但也有公募人士称年初基金销售市场不太景气。“坦白来讲,今年大家想象中的‘开门红’已经‘黄了’。”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感慨,虽然此前也有预期,调整缩减了年初的产品发行计划,但从仅有的新发产品销量来看,销售难度非常大,甚至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达到产品成立的门槛。

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说,公司最近也有新基金在发行,但是销售情况比较一般。市场平淡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这个产品公司和银行渠道都没有重点推。“其实我们打算在春节以后重点发行一只主动权益基金,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公司电商、运营支持、机构销售等部门都会合力去推进发行。当然不管是银行还是基金公司,要挑选哪只产品成为销售重点,也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市场认可度、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等。”

基金发行市场冷热不均 过去一年市场表现不佳是首因

尽管部分基金打响了2023年基金“开门红”的第一枪,但近期陆续披露的基金延长募集公告也侧面反应出对于很多仍处于发行期的基金而言,基金发行尚未回暖。

谈及2023年基金开门红冷热不均的现象,多位基金公司人士最先提到的是过去一年疲弱市场的影响。

国泰基金直言,2022年市场震荡,多数基金净值回调幅度较大,导致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北京某小型基金公司认为,去年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民的购基热情。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当前客户的避险情绪仍处于相对高位,可能与市场情绪还未完全修复有关,

在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看来,基金销售主要受资本市场表现、银行渠道、基金公司品牌业绩、客户接受度等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他认为,2023年基金销售冷热不均主要还是市场因素导致。“因为就算公司总行层面愿意推,毕竟下面还是要看客户端愿不愿意接受,客户买不买,而这主要来自于他们过往的盈利体验和市场情况。比如去年买的基金大概率是亏损的,今年再去给客户推,客户肯定不愿意接受,因为原来的基金还没有回本。另外是要看现在的市场好不好,是否还能持续,大家对此还没有形成一致预期。这个方面会影响客户的接受度。”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深刻感受到,2022年全年主流指数全线下跌,大多数基金的回撤波动比较大,导致市场陷入情绪冰点。

“从投资者体验来讲,去年以来,投资者在基金、银行理财等多种投资品上的体验都不好,导致大家普遍投资信心不足。从产业链配合的角度看,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银行渠道的总行、省分及分支机构,普遍经历了员工到岗率严重不足的冲击,导致工作的启动和配合方面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上述市场部人士从投资者及销售渠道两方面进一步分析。

易米基金也提到了市场冷清影响了销售渠道及投资者对于认购基金的信心。“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开门红”除了部分产品热销之外,整体较为冷清,其实这一点非常正常。因为2022年资本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而公募基金净值增长中位数也是负的,2022年整体没有赚钱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不足,而代销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经历过2022年的几次深度下跌后,部分也存在着信心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在2016、2018年都曾经出现过。”易米基金分析称。

基金发行全面回暖 需待资本市场持续向好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基金发行市场“乍暖还寒”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渠道一线销售人员的销售热情,不过,在他们看来,若是市场进一步回暖,不排除基金发行也能迎来向上拐点。

上述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跟去年比,银行渠道气氛无疑是下降的。“基金市场年初销售情况一般情绪是延续上一年市场的情绪,2022年是延续了2021年市场大涨,当时开门红表现也会比较好,各家公司也很重视。但是2022年一年都是跌,到2023年的开门红,肯定没有之前那么热烈。主要是到一线的时候推不动,客户不认可。”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谈到,市场参与各方对近期的基金销售实际上也有心理预期,银行渠道更是有着一线的切身感受,“大家对目前的境遇实际上也有预期,都在努力做工作,但从结果来看,的确难度很大。”

据创金合信基金观察,银行渠道今年在注重销售基金的同时可能还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险的销售中去,以迎合当下大众对于养老及健康的重视以及低风险的投资偏好。

易米基金更是提到,与过往相比,银行渠道对开门红的态度上,除了对基金业绩一如既往的苛刻要求之外,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者教育内容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许多大型银行的分行管理部门,会先行审阅或者聆听基金管理人的投教内容,投教内容合格的才被允许向一线网点推广。”

尽管当下打开销售局面有些艰难,不过,多位受访人士对未来市场还是充满期待。

创金合信基金乐观认为,在经历2022年的震荡后,2023年基金投资表现值得期待。

“2023年权益市场很大概率上会超过去年,随着市场的回暖,基金销售也会重新热闹起来。”北京某小型基金公司也持相似的观点。

易米基金预计,随着市场回暖,也会带动基金销售整体回暖。“现在经济复苏的预期很明确,资本市场上原先一些较大的利空也已经消化完毕。预计如果资本市场进一步回暖,2023年的基金销售将会看到明显的回暖甚至热烈。”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指出,基金发行市场回暖,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情绪调整,当然也更需要市场持续回暖的吸引,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大家为新一年做好资产配置的信心。他还表示,伴随着复工复产进度的加快,各行业各单位的到岗率也在显著提升,届时,银行渠道的各项工作节奏和配合度也会加快,也有利于开展基金销售工作。

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也认为,市场回暖可以带动基金的销售,但是,他也指出,根据过往经验,基金销售回暖应该会比较滞后,市场持续火热,才会带动全市场的销售热情。“比如,大家现在对经济弱复苏还是强复苏,观点分歧还比较大,市场不会非常强势往上走,而是缓慢震荡上行。”

一季度新发仍以权益基金为主

虽然目前新基金整体销售不振,但不少基金公司预期2023年A股市场或有较好的结构性行情,不会变化发行计划,一季度将发力点仍放在权益类产品上。不过,也有基金公司表示会继续权益、固收、指数等产品均衡布局。

“2023年,大概率是经济的触底复苏这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可能都会比2022年要来的更加温暖。整个2023年无论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我们认为都有更多的结构性机会。”易米基金相关人士就表示,2023年的新产品布局会兼顾价值和成长两个角度。

上述基金人士表示,一季度将发行一只低碳经济主题的发起式公募基金。预计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的时候,再发行一只深度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将由研究部总监亲自挂帅担任基金经理。

“一季度我们主要还是会布局权益产品,我们公司更重视权益方面。”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也表示,春节后会权益新基金推出,会作为2月初的重点产品去推逛,最近已启动相关预热沟通工作。

创金合信基金也表示,与2022年股债遭遇“双杀”的情况不同,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和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率先进入弱复苏,盈利周期进入底部构筑期,一些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将在政策扶植下实现独立景气。这意味着A股2023年将出现结构性机会,预计一季度一些成长性机会将崭露头角,且权益市场情绪将明显好于2022年。

因此,该公司表示将在已有丰富的权益赛道和风格型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适合未来1~3年市场行情演绎的权益赛道产品的布局,高景气板块、高投资性价比板块都将成为2023年上半年布局的重点。此外,将丰富养老金可投资的产品线。

北京某小型基金公司也表示,国内疫情防控逐步走向放开,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频出,系统性风险基本解除。随着经济和企业盈利将进入复苏通道,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今年权益类市场将大幅好于去年。在产品发新方面,会加大权益市场的配置力度。

虽然多数基金公司并没有因为市场情况调整发行节奏,但也有一些公司将注意力放到老基金持续营销上。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认为,新发销售低迷的状态也许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彻底缓解,因此也相应压缩了新发产品的安排,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老产品的持营方面。“特别是从长期来看,目前市场估值处于相对的历史低位,现在布局未来盈利的概率比较高;因此我们也加大了持营方面的营销力度,希望能引导投资者布下良好体验的种子。”

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也有基金公司保持均衡布局。如国泰基金表示,一季度依旧是主动权益、固收、指数三个条线都会关注。

新发、持营两手抓 多维度进行销售突破

在目前销售不太旺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也没有坐等市场持续转好,而是采取多种手段基金积极寻求突破。与此同时,基金公司新发和持营两手抓,非常重视投教等工作。

华南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该公司将首发和持营会两手抓,同时各有重点。

上述人士表示,在首发方面,要更加重视首发的质量而非数量。一是在产品布局阶段,就需要提前摸排市场需求,拿出真正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好产品,避免“为发而发”;二是在渠道合作方面,充分调研渠道客户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持仓产品的特点,提供符合主渠道客户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实现精准匹配;三是在后续服务方面,不能首发募集结束就“束之高阁”,需要及时跟进产品的净值表现,特别是在市场下跌净值波动的时候,及时做好投研观点输出等投资者陪伴工作,为渠道和客户提供更多的专业价值和情绪价值。

“持营方面,更应该发力。而持营最大的难点在于比较难找到抓手,持营最好的状态是产品本身业绩突出或者风格鲜明,但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因此持营更多还是要做一些细水长流的积累工作。”上述人士表示,一是增进对渠道的服务,通过提供专业的投研意见和投后的客户陪伴,增进与销售渠道的黏性,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客户的投资体验;二是继续坚持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基金投资,评估自身风险收益水平,同时也能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投资过程中的净值波动等。

国泰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一方面在投资陪伴与持续营销方面积极发力。结合市场表现,持续进行市场解读与持营,一方面长期来看或可提高投资者的投资获得感,另一方面也吸引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在产品首发方面,上述人士表示,一贯不刻意追求更大的首发规模,注意控制产品规模适配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发行时点,让基金经理管理合适的产品规模,努力给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长此以往产品规模有望细水长流增长。

“销售突破方面,首发之际,托管行自上而下的推动是比较重要的。每家银行内部会根据销售能力、体量和客户基础进行分等级,会给各地分行下任务。” 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也表示,从常规来看,有些重点不能丢,第一是定投;第二是养老FO;第三是闲钱理财,货币和短债产品也非常重要。

而新锐基金公司易米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还处于完善产品线布局的阶段,因此会有一定数量的首发产品。在新产品首发上,会深度绑定和了解代销机构的客户需求,在投研能力达标的前提下,匹配代销机构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作为券结模式下的新锐基金公司,2023年和券商的合作依然是重中之重。同时,预计2023年易米也将准入更多的银行。此外,在推广上,易米基金会借助先进的互联网科技手段的力量,在公域和私域,分别推出适合不同类别投资者的投教内容。

此外,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在首发及持营两个方面,一直贯彻线下覆盖及线上赋能的360度的整体渠道支持服务。将小程序、音视频、直播沙龙等新兴手段融入到销售的过程之中,为代销机构提供非常丰富的实用工具,也有效的提高了投资者了解产品以及树立科学的资产配置理念的达成。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首单券商重组注册获批 “国联+民生”迈出决定性一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8
龙年发行开门红 首批A50ETF募资超16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4-03-08
“开门红”!狂卖16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4-03-04
这类基金 开门红!
中国基金报 2023-03-04
这类基金,开门红!
中国基金报 2023-03-04
自购坚定市场信心 私募销售积极布局2023开门红
​中国基金报 2022-12-04
公募提前布局明年“开门红”产品 科技和能源成主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2-11-17
众公募暗中角力 明年基金发行“开门红”可期
上海证券报 2022-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