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构建分级诊疗保障市民就医:重症去三甲 康复在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7 18:01

急症在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回社区康复,朝阳区构建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体系,既能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功能,充分保障居民就医需求。

83岁老爷子病情稳定回社区后续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大夫也特别认真负责,回到这里继续治疗我心里觉得很踏实!”近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段老先生病情稳定,回到家附近的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后续输液治疗。急症在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回社区康复,这得益于朝阳区已经建立的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体系。

段老先生家住望京,今年83岁,平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前不久,他因感染新冠病毒前往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医生根据情况为其开出了输液治疗方案。在医院输液4天后,经检查,段老先生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建议他开好后续输液用药,回到其家门口的医联体合作单位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康复治疗。

接诊段老先生的是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郝丽娜,她耐心问诊,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既往病史,仔细查看老人家属带来的中日友好医院检查单据,又为老人进行了测量血压、听诊心肺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郝丽娜为老人开出继续进行输液治疗的诊断方案,并安抚老人,“您就在这继续输液治疗,别担心,您的身体情况已经有所好转,相信一定会很快康复的。”同时,她还细心嘱咐家属,“虽然老人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但是咱们一定不能大意了,等完成输液,您记得带老人回来复查。”

构建一、二、三级分级诊疗合作模式

从三级医院转回社区进行输液治疗,在朝阳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实现,居民在三级医院完成检查、开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即可携带药品返回社区进行后续输液治疗。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遇到疑难重症、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复杂变化时,也可协调医联体单位开通绿色通道进行转诊;如患者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康复治疗。“这种做法可以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功能。”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在原医联体运行模式不变,机构对应关系不变的基础上,采取均衡辖区医疗资源的方式,按照区域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小、诊疗特点、设备配置、整体技术水平等进行多纬度评价,构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均衡辖区医疗资源做好居民医疗保障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一级合作医疗机构作为一级诊疗单位,对就诊的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对急重症患者完成转诊;接受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二级合作医疗机构转入的门诊患者输液服务,接收轻症或康复期患者住院或康复期治疗。

北医三院机场院区、航空总医院、望京医院等11家医院作为二级诊疗单位将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合作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的住院治疗。同时,可将本机构的轻症患者/康复期患者/门诊输液等其它一般性治疗的患者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合作机构完成后续治疗。

中日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垂杨柳医院作为三级诊疗单位,提供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中一级合作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的门、急诊需求;接收由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中一、二级合作医疗机构危、急重症患者的住院需求;接受区级转诊平台提请的会诊任务及转诊危重症患者的住院需求。

依据一、二、三级分级诊疗合作模式,朝阳区协调并调度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危重症病例会诊及接受平台转入的危急重症患者的住院治疗,同时,将医联体牵头单位、合作医疗单位的康复期患者或门急诊输液的轻症患者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进行后期治疗。进一步均衡辖区医疗资源,统筹转诊收治和康复转出,最大程度做好居民的医疗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