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第一”,点出应对百年变局关键变量
新京报 2022-10-19 15:45

二十大报告对“三个第一”的重申和强调,既是对以往发展经验的汲取,亦是对未来的深远谋划。

▲2022年10月16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党员、快递小哥等在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意味着在新征程中,科技、人才、创新所处的重要位置,正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坚实支撑和引领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所证明了的,也是新时代非凡十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标志。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壮大,人才类型的多样化和人人尽展其才的广阔舞台,一国科技之发达背后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才这一资源富矿。而创新正是建立在人才资源禀赋优势和科技实力雄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三个第一”看似三个独立“点位”,其实质统筹于科技发展的三个方面,指向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任何宏大的国家战略,其落脚点都是护佑国民幸福生活。

10月16日上午,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的“党代表通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分享了水稻旱地种植的创新点:“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当地口粮生产的难题。”同为二十大代表的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则分享了菌草技术从中国走向世界、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的故事。水稻旱地种植解决当地吃饭问题,菌草技术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1.75万多个农户摆脱贫困,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生活水平的提质和个体命运的改观,也更彰显出科技创新造福于民、成果惠及于民的巨大改变力。

▲2022年7月15日,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总装测试厂内,技术人员在对一发火箭进行舱段对接状态检查。图/新华社

而在国家层面,非凡十年,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我国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些卡脖子的问题被攻破,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们通过自主创新,把国家发展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些正是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三个第一”的底气和志气所在。

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的排名从十年前第34名到如今第11名,中国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本质上,这“三个第一”就是我们应对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靠的就是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创新驱动。二十大报告对“三个第一”的重申和强调,既是对以往发展经验的汲取,亦是对未来的深远谋划。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李强部署这项重要工作,透露三个重点方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6
医学人才培养要下好“三个功夫”
中国教育报 2023-09-20
“三个务必”与时进 殷殷嘱托记在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7
引导青年学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 2023-02-09
创新是第一动力
人民日报 2023-01-13
面向强国建设 彰显高等教育新使命
中国教育报 2023-01-09
北京邮电大学第一届数字文化节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4
研讨教育发展新格局、新战略、新任务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