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日报 2022-09-09 10:00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立场,也是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则。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表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一发展目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要求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首先,生产是为了生活,经济发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表明,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其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进,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会变。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为了人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和最终目的,发展经济是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连着民心。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努力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同时,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三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和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心工作创业。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稳定就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就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卫生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将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超过10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亿,为人民群众养老就医提供了安全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

民生主要指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社会事业。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标准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持续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业有利于个人增加收入、实现人生价值、融入社会、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创业。要不断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挥好社会福利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因此,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完善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五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要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正确把握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发展经济。新时代,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时,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民生保障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顺序性和渐进性。所谓顺序性就是由低到高的次序,因为民生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保障水平一旦上去以后就很难降低。所谓渐进性是指民生保障和改善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提高。要按照“守住底线、保障基本”的要求,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推动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调动多方面主体的积极性,使不同主体各尽其责、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三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最大限度地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做好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但是,一方面,受制于财力物力,需要量力而行,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寅吃卯粮,要为发展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人们对基本生活条件的理解和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升级的,需要正确引导人们形成理性的生活预期和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

四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美好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开始做起。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确立阶段性目标,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激起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起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力量,又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实质是目的与手段、方向与路径、愿望与行动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方向性和计划性;另一方面要真抓实干,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和问题也会不断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要及时调整优化。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五是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做大“蛋糕”需要发展经济,但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分好“蛋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辅相成。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正确处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考验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智慧。离开发展,无法做大“蛋糕”;而如果做好的“蛋糕”分配不公平不公正,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分享发展成果,就无法保证持续做大“蛋糕”所需要的动力和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各个地方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不可能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会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富裕程度也会有高有低。共同富裕是世界性难题,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要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勤劳创新致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文/龚维斌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光明日报 2024-11-2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光辉历程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三
新华社 2024-09-26
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保障
经济日报 2024-08-21
加大保障力度,切实改善民生
人民日报 2024-08-04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光明日报 2024-08-02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光明日报 2024-07-16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日报 2024-06-24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日报 2024-05-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