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助力新市民从“落得住脚”到“扎得下根”
上海证券报 2022-08-04 10:57

优化信用评级体系、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围绕“新市民金融服务”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议题,各银保监局近期频发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创新产品、拓宽渠道,全面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让新市民不仅“落得住脚”,更要“扎得下根”。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银保监局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

受访人士认为,新市民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产品丰富性、服务便捷性等方面均有提高空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银保监局正在通过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服务专区”、组织研发专项产品等方式逐步解决“痛点”问题。

银行业 优化信用评级体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根据银保监会的定义,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

金融管理部门正加大新市民群体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近日,河北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打造面向新市民创业者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将上下游采购、支付情况纳入综合授信评级模型,持续优化新市民信用评级体系。北京银保监局根据新市民从事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物流、家政等服务行业的“两头集中”特征,推动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一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超10倍。

同时,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近期,湖北银保监局会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及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工作方案,要求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湖北省银行机构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997.75亿元,目前,全省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331户。

此外,夯实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基础。重庆银保监局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依托银证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开发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已归集54个部门30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3.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发布80款特色和区域贷款产品,查询应用市场主体信用报告10万余家(次),有效支持了新市民金融服务。

保险业 创新保险产品提高新市民群体保障力度

保险业主要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发挥风险分散和保险保障功能,提高新市民群体及其从业行业企业的保障力度。

记者获悉,中国人寿聚焦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建筑行业,开发了“建筑工程”系列13款保险产品,提供覆盖施工现场和施工指定生活区的各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保险保障,为近41万家企业提供了覆盖近1600万人次的建筑工程意外保险保障,保险金额超过4.6万亿元。平安财险开展“雇主安心保”业务,累计为小微企业主提供60亿元保障,保障人群达2万人。

保险机构还联合美团等平台为新市民创业就业提供支持。比如,前海财险联合美团推出外卖延误险“准时宝”,美团平台众多外卖商户以每单约0.2元的价格随外卖订单进行投保,若外卖订单没有在约定时间内送达,消费者就能获得保险补偿;京东安联保险为京东40万快递员提供意外、新冠肺炎确诊及身故保障,2021年已赔付30余件,赔付总额超300万元。

也有保险公司关注到吸纳较多新市民的行业企业的保险需求。记者了解到,太平洋保险为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家政行业提供家政雇佣责任保险保障60亿元。

专家 探索阶段尚有短板难题待解决

尽管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普遍加大了新市民金融服务力度,但现有的金融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受限于原有的制度流程、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等,部分金融机构未能较好地响应和满足新市民的需求,一些新市民较难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合适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市民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方面以及基础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这些短板难题,多个银保监局也在进行探索。近日,青海银保监局联合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印发《关于推进青海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海西分局设立全省首个“新市民消费者服务专区”,打造“咨询+投诉+纠纷调解”一站式便利化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相对而言,新兴就业群体整体保障程度要低一些。一方面,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群体不是特别了解自身风险,自主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业务员对这些群体关注度也不够,没有积极地给他们推荐介绍产品。同时,市场供给方面针对这些群体的专属产品是比较少的。

北京银保监局表示:一方面要做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经办工作,将指导辖内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北京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经办工作,为外卖、即时配送、平台企业网约车、网约送货等从业人员提供职业伤害相关的身故、残疾、医疗、康复等保障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吸纳新市民较多行业企业的保险保障服务,将组织研发针对快递企业及快递员的专项保险产品,发展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保险,推动使用保险替代现金或银行保函交纳服务质量保证金,减轻旅行社资金占用和负担。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金融伴我成长(新市民版)》正式发布 北京已推出近百种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7
专注新市民 立足新金融 “新市民”金融潮渐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6
监管、银保机构共议金融服务新市民: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 助力新市民融入城镇生活
财联社 2022-11-23
多地将新市民纳入惠民保服务范围 专家建议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水平
证券日报 2022-10-12
半两财经 |  “人房分离”可通抵通贷!北京800万新市民便利办信贷有“样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半两财经 | 新市民贷款利率更低!北京鼓励新市民信贷产品按最低利率定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6
精准解决800万新市民需求“痛点” 首都银行业努力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6
自贸区建设、新市民服务、防控化解金融风险 听银保监局局长们说
中国新闻网 2022-07-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