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减税降费是给市场主体最好的礼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9 15:59

据29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6月9日,累计已有154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2倍。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4月1日-6月9日的70天时间里,已有14250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已累计有154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两倍。二是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2440亿元。三是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累计缓缴税费4289亿元。

从3月中旬疫情开始到6月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减税降费政策。这对遭受疫情冲击的各类市场主体而言,自然是一场政策红利的“及时雨”,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而且也给企业高效赋能,即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市场主体,面对疫情带来的煎熬,要正常运转,最需要的就是“现金流”的及时注入。有了“现金流”,不仅能够解决生存问题,还能转化为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金。

企业缺什么,政策就予以关注,而且通过减退税予以破解企业难题。所以,减税降费是政策给予市场主体最好的礼物。即使没有疫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全年的减税总规模,即2.5万亿。这也凸显,通过减税的方式,给市场主体减负赋能,是近年来的政策基调。哪怕政府过苦日子,也要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本次减退税政策凸显了政策关怀,税费减退,精准施策,兼顾普惠的原则。据税务总局数据,4月1日至6月9日,从企业看,微型、小型、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基本完成,小微企业依然是受益主体。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占比94.9%,共计退税7039亿元;中型企业共计退税3412亿元。换句话说,中小微企业一共获得的留抵退税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这也意味着,中小微企业是退税受惠主体。

近年来,无论是减税降费还是货币政策,都会重点提到中小微企业,有些政策红利还会精准施策到中小微企业。今年的减税政策,重点提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的相关部署,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64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占比超过62%,但很多人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据专业人士介绍,按照增值税原理,销项大于进项需要交税,如果进项大于销项,出现留抵税额就应该退税。

以往,基于财政方面的因素和税务征管的可控性,税务部门采取的是增值税留抵税额向后结转方式进行处理,不能当前退税。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可以让企业及时享受到退税,补充企业“现金流”,而且也体现增值税的本意。第一批享受增值税留抵税额的行业,主要包括“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六大行业。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指出,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已出台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的基础上,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红利,而且还为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化打下了基础,让税收制度更加合理,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获益。

支持实体经济,通过持续的减税减税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助企纾困政策。给市场主体减负赋能,就是激活市场活力,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循环有序有力。就此而言,通过减税降费让市场主体活下去、好起来就是促进就业和消费。所以,保市场主体就是保民生,就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文/张敬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