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治理代人体检产业化需要以法为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9 15:57

“入职体检有烦恼,专业代检有妙招”“大病小病,代检帮你搞定”“信誉代检,不成功不收钱”……最近,有网友发现,各种代检信息充斥网络。代检,即代替他人完成体检。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不少代检中介,他们为有体检需求的客户提供“枪手”,代替客户完成体检,其业务涵盖入学、入职等各类体检项目。他们宣称,全国各地设有网点,“只要交钱,保证一路绿灯”。(6月9日《重庆晨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无论是保护劳动者个人健康权利,还是避免出现职业传染病危及公共安全,入职前进行健康体检都非常必要。因而,通过体检得到真实而客观的结果,应是一条基本原则和底线要求。

代人体检的乱象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随着需求量井喷式增长,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业,呈现出黑灰化的形态。比如2000元能代替抽血,4000元能修改体检结果,确保100%合格通过……不但对各类项目明码实价,而且还有专司此类业务的“代人体检”中介机构。除此之外,从医疗机构到相关从业人员,也将代检作为一门生意牟利,甚至指使病人代检,骗取重疾险理赔金。这其间,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诱因,不过,立法缺失而造成法治困境才是关键所在。

从行为性质上看,代人体检跟考试作弊几乎如出一辙。一度以来,替代和考试作弊现象非常突出,专业化、规模化、有组织的趋势异常明显,成为一种极其盛行的潜规则。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代替考试行为入刑,在刑法中新增加一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一方面,组织考试的相关主体人员涉嫌犯了组织考试作弊罪,另一方面,代替考试的具体人员则涉嫌犯了代替考试罪。通过代考和组织考试作弊入刑的方式,极大的遏制此类乱象。另一个成功的案例则是,酒驾入刑后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众多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破解社会乱象的根本途径。

顽疾还须下猛药。诚如专家所言,治理代检乱象需从参与主体、体检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发力。事实上,按照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参与主体的责任履行,体检部门的程序把控,政策规定的出台制定,都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明确,同时配套相应的惩戒措施。如果不能明确代人体检的违法性,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则难以从根源上产生控制力和约束力,最终达到遏制和规避的效果。

代人体检乱象治而未绝,根源在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惩治乏力。据调查,对于代检这一行为的起诉和处理,因责任主体不明确,承担方式难以定义,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医疗机构“对违规代检方无权处罚或起诉”的程序性缺陷,也需要立即得到解决。以往谈及代检法律问题时,往往按照非法经营罪和欺诈等类型来看待,而并没有纳入代替考试行为的范畴来看待。体检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目前在业内外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也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具体分析,若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明确,或者出台具体的司法解释来释疑,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既有乱象也很难实现根本解决。

虽然法律不是万能药,刑罚是社会治理的成本,不能寄望于一刑了之。不过,作为社会治理的兜底手段和有效路径,为治理代检问题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却是当务之急。“代人体检”如何通过程序审查,如何在医院、用人单位之间顺利放行,监管部门对此如何进行的打击……这些都需要以法律的完善来解决,为实现法治打下坚实基础。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