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广大青年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立足“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首都发展,是北京未来发展的纲与魂。近年来,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型城市治理思路和首都新发展的战略定位,北京共青团作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围绕青少年急难愁盼问题,“接诉即办”、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未诉先办”,通过建立诉求收集、诉求分析、诉求响应的闭环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思维、多元化合作、社会化服务的精准服务方法,找准共青团参与首都社会治理创新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突破点,聚焦高频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青少年工作水平,提升共青团在首都社会治理中的贡献度,为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拓展了新空间。
北京冬奥会期间,朝阳青联委员走进望京SOHO志愿服务站,为冬奥城市志愿者“送温暖”
创新工作体系
为首都发展添亮点
“新时代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首都共青团”?北京团市委围绕“覆盖盲点、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基本思路,于2021年2月形成新时代首都共青团十大工作体系,明确了每项工作体系的目标任务、平台机制和重点工作举措,制定了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举措取得实效,不断提升首都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对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据北京团市委介绍,这“十大工作体系”包括:“大调研”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各项决策质量及科学化水平;“大思政”工作体系——把思想政治引领效果作为评价团的一切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大统战”工作体系——在各族各界青年中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大抓基层”工作体系——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全团带队”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全团带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权益”工作体系——让广大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体系——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首都青少年社会工作”工作体系——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助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参与首都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示青年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十大工作体系目前成效如何?据介绍,“大调研”“大思政”“大统战”“大抓基层”“大权益”“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体系,已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和项目支撑,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团带队” 工作体系,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创新谋划全团各项工作延伸到少年儿童的体制机制;“新时代希望工程”“首都青少年社会工作”“参与首都基层治理”等工作体系,正在实践中结合新的形势要求进行探索和突破。
心系“急难愁盼”
为青少年“未诉先办”
北京共青团坚持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紧跟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步伐,于2020年10月18日启动青少年“未诉先办”工作。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大数据反映青少年诉求,主动发现青少年急难愁盼的问题,为青少年的诉求画像。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团市委收集青年诉求的渠道主要有三种:第一,依托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社区青年汇定期摸排、青少年事务社工日常服务等渠道,了解青少年个体诉求。第二,专题化调查研究,深挖诉求实情。第三,以大数据科学分析为渠道,加强诉求研究。依托12345热线大数据建立青少年诉求收集分析机制,从2020年1103.94万件工单中筛选出与青少年诉求相关数据30.2 万余条,形成10类主要诉求,为精准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在充分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团市委创新构建了17个关键词筛选青少年诉求数据“五步法”,从百万量级12345热线工单中标记青少年诉求,建立较为科学、可靠的统计模型,并开通数据提取端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搜集、分析之后,如何响应这些诉求成为关键。团市委区分预防、保护、发展三类诉求,形成“以救济保障为基、临界预防为要、全面发展为纲”的全方位诉求响应体系。
针对保护类诉求,建立个性化“问诊式”帮扶路径,以困境青少年为重点,根据其在经济、医疗、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社会化募捐、对接公益化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坚持雪中送炭、按需服务、对症下药,夯实青少年成长基础。针对预防类诉求,建立多元化“菜单式”帮扶路径,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目标,针对法治意识提升、偏差行为矫治、心理问题干预等关键环节,通过网络化渠道、运用专业化资源、提供菜单化服务,创新形式、多元合作、精准发力,筑牢青少年成长防线。针对发展类诉求,建立社会化“互动式”帮扶路径,聚焦青年婚恋、青少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就业创业等发展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以“强化顶层设计、强化三级联动、强化精准服务”为特征,团市委的“未诉先办”工作不仅积极回应青少年诉求,而且探索出了服务青少年发展的新模式。
结合党史学习
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5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团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是其最大特点,通过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突出“资源投放精准性、服务响应适配性”,积极推动“实事”在基层落地。
团市委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深刻扎根于解决首都大城市病的现实土壤之中,切实为青年人解决眼前的难题。比如:在“双减”的背景下,团市委第一时间研究推出“盛夏有爱团助成长——暑期志愿公益关爱行动”系列办实事活动。后期,根据全市疫情防控要求,原线下的暑期托管服务又调整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假期。活动累计开展暑期青少年服务活动430余场,服务青少年3万人次。
2021年秋季以来,市少工委创新举办“星火少年团”营地实践活动4期,为“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赋能;喜迎北京2022冬奥,举办冰雪体验营活动8期、冰雪体验入校活动16期。举办“服务乡村振兴 激发使命担当”劳动实践教育活动6场。市区两级各类实践活动直接覆盖200余万人次。
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来,团市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青少年的烦心事,不断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从2021年5月到当年年底,全团199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部落地见效,首都青少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从服务“首都发展”到服务“城市治理”,近年来,团市委的工作呈现出几大亮点:第一,与时俱进。盯住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围绕青少年所需所盼,及时完善实事清单,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参与“回天行动”、青年就业创业等项目。第二,调研充分。围绕青年需求和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调研,摸清现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工作。第三,强化落实。2021年9月,北京共青团“小哥加油站”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北京共青团依托社区青年汇及社会化资源建设的新就业群体线下服务阵地,“小哥加油站”按照“看得见、进得去、帮得上”的建设标准建设,可实现歇脚休息、纳凉取暖、饮水热饭、手机充电、无线上网、图书阅读六项基本功能。“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休息有书读、交流有场所”,朴实的几句话,既是“小哥加油站”的设立初衷,也是北京团市委及时针对青年人需求不断完善办实事内容的真实写照。
无论“未诉先办”,还是“我为群众办实事”,都是团市委积极参与首都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实践,其核心要义在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服务青少年诉求与首都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落实“七有五性”统筹起来,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为青年提供有效服务,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如何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明确培养年轻干部的正确途径,坚决克服干部培养中的形式主义,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在首都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广大青年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用自己卓越的创新能力、敬业拼搏的职业精神,为服务首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涌现出了诸多鲜活的青春故事。
思想淬炼
张晓菲:在国庆阅兵中淬炼 让民兵精神代代相传
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晓菲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女民兵方队领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民兵方队领队教练员、一中队副教导员、一排面队员,多重身份的职责担当体现了青年团干部遇大事勇担当的精神风貌。
“我有两次国庆受阅经历,虽然相隔十年,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依然恍如昨日。”张晓菲曾分别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70周年国庆活动中,两次以民兵的身份走过天安门广场。两次阅兵,两代民兵,身处其中,她看到的不仅是赓续相传的民兵精神,更是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民兵靓丽的时代风采。
2009年,青涩、稚嫩的张晓菲一次次超越极限,突破自己,在国庆当天与三军将士一起接受检阅,完成了一名普通青年向合格民兵的转变。2019年,她再次来到阅兵训练基地。虽然比新队员年龄大、体力恢复慢,但她始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张晓菲的“韧劲儿”感染着身边的新队员,当他们想放弃时,看到“老战友”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模样,就坚持了下来,“我想,这就是老队员传承民兵精神的最好诠释吧!”
实践锻炼
王义春:一切努力都为了让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青年榜样、“科创达人”王义春,是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他一直致力于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使国内领先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实现了人工操作到机械智能的转变。王义春说,实践锻炼了他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督促他让一个个创新想法落地生根。
王义春所在的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着北京市约六成危险废物的处置任务。科班出身的王义春大学时期攻读材料化学专业,这与危险废物处置密切相关。为了推动国内自主研发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进步,王义春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变“人工”为“机械”成为他的研发重点。
“这与我上大学所做的实验有很大区别。那时偏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少。现在则不同,格外强调实用性,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尽快让理论创新付诸生产实践,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义春说。如今,王义春的研发成果早已应用于公司危险废物处置设备上,终结了人工操作的历史,成功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
政治历练
刘冬: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刘冬现任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处副处长。“首都事无小事,事事连政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哪里出了事情,我们就要立刻响应,调度各部门去处理。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好首都的班,放好首都的哨!”对于自己的工作,刘冬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从燃气管线泄漏到自来水管爆裂,从突发的实验室爆炸到夏季防汛,从社会安全事件到交通出行……首都安全涉及方方面面,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就是刘冬的天职。刘冬从部队转业之后来到应急管理局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觉得非常值得:“能够守护一方平安也挺欣慰的,有我们为城市安全操着心!”
守护好这座城市,最根本的就是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秉承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刘冬说,他还会继续坚守下去,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专业训练
艾雨南:当国歌在赛场奏响 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举重运动员艾雨南,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的冠军,并在2013年为北京举重队夺回了阔别二十年的全运会金牌。这位90后的小伙子是真正的中国大力士。
提到艾雨南接触举重,还得从一次体校教练到学校挑“苗子”说起。还在密云墙子路小学上学的11岁的艾雨南,凭借良好的力量、爆发力等身体条件,被当时密云体校的薛向东教练选中,进入密云体校训练举重。至此,举重就陪伴这个小伙子走过了18年的时间。
从密云体校到北京举重队再到国家队,艾雨南每天不是在进行六七个小时不间断训练,就是在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大赛的路上。谈到举重对他的意义,他说,举重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成为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每次在赛场上听到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所有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压力和伤病,都是值得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