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飞最新长篇小说《苏州河》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小说以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旧交替之时为历史背景,再现了以警察陈宝山为主的各色人物众生相,重现逝去岁月的感伤与彷徨。海飞在创作心路中表示:“我对这个故事情有独钟”,足可见《苏州河》在海飞小说体系中所占的分量。
时代切面的世情人心
小说《苏州河》以一起离奇凶杀案开篇,上海市警察局刑侦处顶尖警探陈宝山在追查案件的过程中,被卷入国共两党隐秘战线,由此串联起大时代背景下的人间百态,引人入胜的凶杀局与风云变幻的时代变局两线并行——再交汇并抵至大结局。人生进入倒计时的警探陈宝山面临一场又一场谜局——毫无破绽的现场,秘密堆积的苏州河,去路不明的白鸽,猝不及防的子弹……在海飞诗性的叙事语言与精准的人性剖析中,还原了一场深埋于世态人心中的隐秘往事。
小说将故事背景设置在1949年前后——炮火汹涌的解放战争末期,风雨如晦的旧上海。主人公陈宝山发现身边的妻子、徒弟、上司、发小、女友皆非等闲之辈,他们在艰难无措的选择、令人唏嘘的真相中发展成为最陌生的知己、最熟悉的敌人,在历史节点带来的社会变革中,走向了自己不同的命运。陈宝山娶了不爱的人,抽身远离不爱自己的人,保护不了爱着的人,小说人物在剑拔弩张的时局中不得不深葬汹涌的爱意,被沉浮的命运裹挟着前行,字里行间充斥着个人之痛,时代之痛。在这种痛感中海飞着力书写历史洪流中个人的价值思考,面对幽微复杂的人性,面对无处不在的诱惑,面对不为人知的背叛,面对防不胜防的危机,人生如河流,会一时堵截,但终将入海。
纸上航行的海派风情
穿梭于历史影音的回廊,海飞独特的“谍战地理学”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将谍战视为人性角力场,纳入上海、重庆、杭州、汕头等地,其间风物人情梳理下来堪比一部地方志。这一特点延续到《苏州河》中,海飞细致描绘了上海解放前后重要的建筑物和城市地标,以及众生百态和社会生态,使上海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其本身也是小说的主角之一。而对小说中最为核心的意象——苏州河,海飞则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它既是现实人物生存的空间,又是人物心像的外化,于无声处胜有声。在这细腻的历史复原中,一个时代的肖像呼之欲出。
《小说选刊》评《苏州河》为海飞小说集大成者,将一场历史性战役与主人公的生命倒计时无声串联,如绵延数百年的苏州河般,奔流纠葛在这波光粼粼的河面中。而苏州河上的男男女女,随着案件的一步步侦破,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的他们,在沉浮的乱世中,亦走向了宿命般的结局。海飞围绕着理想与现实这个永恒命题,以主人公陈宝山对个人命运走向的不断选择铺展叙事,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化为创作的“第三只眼睛”,延展了小说的文学性,刻画了一群青年男女在风雨中的孤岛,相聚、离散、荣光、屈辱、绝望、选择、坚守的一生。可以说小说《苏州河》是一本找寻自我的书,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找到自己出路。
来源:浙江文艺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