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音乐会:一种正在“摆脱”线下的崭新形式
封面新闻 2022-02-28 10:24

2月22日晚,歌手李健的一场“老友新赏音乐会”在微博平台喜提6个热搜,单平台播放量超过3000万。“老友”郎朗、余华、岳云鹏、毛阿敏台下就座,1小时的音乐会以既私人又公开的方式完成,兼容了演唱会、新歌发布会、好友聚会甚至相声表演。

fcapp_c286dee3-9bd4-4a6a-9aa1-300503aa28de_1645610503205.jpg

李健微博预告线上音乐会

线上音乐会、云演艺的话题被再次提及。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国内外不少企业已经在探寻将演出转入线上的可能。疫情一来,线上演出被迫加速和成熟,迅速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经典复制”。但显而易见的是,简单的“复制”并不能满足观众要求,差异化的服务才是一场优质云演出的门槛。于是在2021年,更多围绕“云”本身开展的线上音乐会雨后春笋般冒出。

尽管从演出商到观众,大家对线上演出的发展依然有不同声音,但有一个事实几乎已经达成共识:线上演出,正在“摆脱”线下演出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

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音乐行业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线音乐获得发展红利,光是在2020年上半年,观看在线音乐演出的用户规模就突破8000万,可见市场潜力。从陈奕迅到刘德华、五月天到孙燕姿,2年时间内,具有高知名度的大多数歌手都选择了线上的形式。这其中有被迫和无奈,也有对于云端的探索和需求。

fcapp_5c3e5031-e0ff-42a1-88a6-ab6b8fdd12a1_1645610503200.jpg

陈奕迅线上音乐会海报

在个人演出外,各大音乐节也开启了线上模式:草莓音乐节摇身一变“宅草莓”,粉丝们透过屏幕发现乐队和歌手居家的一面;网易云的“云村卧室音乐节”和大麦的“平行麦现场”也开始向线上靠拢。

一开始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趋于稳定,线下演唱会就会重新恢复,进而再次取代线上演出”的现象似乎并没有发生,相反的是,线上演出不但没受影响,“玩法”还越发多样了:演唱会的形式就有“万人演唱会”、“校园歌会”、“短视频音乐会”,互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云包厢”、“上帝视角”、“虚拟沉浸”、“自由视角”、“子弹时间”等。

2021年6月,B站的“夏日毕业歌会”启用校园歌会的概念,大打青春牌和情怀牌,吸睛无数。歌手刘宪华的线上演唱会与虚拟动画角色APOKI合作,虚拟现实联动二次元。团体偶像TFBOYS和THE9的线上演出几乎都采用了沉浸式舞台效果,将真实的歌手放置在不同虚拟场景中。

哪怕朴实无华如李健,一场靠音乐与文艺气息撑起的线上音乐会看似“平平无奇”,但联动相声界岳云鹏、作家界余华、钢琴家郎朗,打的是密友私享的看点,却为3000万观众开放。这些都是线上演出所能带来的独特创新与感官体验。

正如在疫情初期业内人士所预测的,线上演出的差异化价值将会逐渐凸显,届时,它不再是将线下演出简单复制上线,而是成为一种独立的产品,并且将重新塑造观众的演出观看体验。

这种情况正在得到实现。伴随而来的,是组成线上演出最重要的三方,需要同时“摆脱”线下思维。对于演出策划和运营方来说,提供优质的线上形式和内容是关键,思维方式也要将服务于线下观众转换为服务线上观众。而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作为演出主体的艺人、以及观看线上演出的观众,他们的“云”能力似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歌手、艺人面对人群时,他的演出万里挑一。但如果只面对拍摄的机器,歌手是否还能收放自如表现如常,这其实是个较大的挑战。正如乐评人此前“吐槽”的,大多数音乐人在直播间的表现甚至赶不上“网红”。而当一场线上音乐会进行时,歌手唱得好不好与歌手的“网感”是并行的。毕竟,“云上”是另一种空间表达。

fcapp_928f4496-94e3-4418-8066-9ad7b9a387ee_1645610503201.jpg

孙燕姿线上音乐会截图

而在观众层面备受阻碍的是,付费收看线上音乐会一直是个难题。2021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如果一场线上演出的门票超过了50元,仅有约5%的人群愿意购买,接近50%的人群更愿意消费不到10元的门票。

但愿意付费为线上演出买单,对于产业闭环来说,已经是个好现象,至少不用担心。从长期来看,门票收费也绝不是线上演出的主要经济收益,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发展或许才是核心。

文/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