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1月物价数据显示,CPI、PPI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两者的环比涨幅则均有所反弹;由于PPI涨幅回落幅度大于CPI,两者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环比上涨0.4%。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1%,低于市场预期的9.5%,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1%,环比下降0.4%。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CPI同比涨幅延续回落,环比有所反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在1月份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与上月相同。
“核心CPI同比涨幅高于CPI,这种现象在中国过去非常少见。”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澎湃新闻表示,未来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情况,尤其是判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从角色上要更多地重视核心CPI。它反映了非食品和非能源的普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价格情况。
“从该角度来看,目前核心CPI相对稳定,但其上涨趋势也值得关注。“滕泰说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从CPI同比及核心CPI同比表现看,国内需求整体还是偏弱,政策偏积极。
同比来看,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具体看,食品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猪肉价格下降41.6%,降幅扩大4.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10.6%转为下降4.1%;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9.9%和8.8%,涨幅均有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2.5%,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0.7%和22.7%,涨幅均比上月有所回落。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受节日因素影响,鲜果、水产品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7.2%、4.1%和3.1%;冬季腌腊基本结束,加之节前生猪出栏加快,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5%。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5%转为持平,其中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2%、2.4%和1.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教授对澎湃新闻表示,1月CPI同比回落主要受畜肉类价格下降的影响和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
滕泰也表示,1月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同比下降,其中猪肉41.6%的降幅对CPI构成的负向拉动尤为明显;CPI环比由降转升的趋势,尤其是非食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值得关注。
“预计CPI同比中枢逐步抬升,但动能温和。”周茂华说,随着全球疫情影响舒缓,国内实施跨周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带动国内需求稳步回暖猪肉价格触底企稳,高基数效应减弱,猪肉价格对食品价格拖累减弱,有望带动CPI同比稳步回升;但从国内消费整体仍滞后于生产供给;CPI同比受食品价格波动影响大,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居民必需消费品供应充足,预计国内消费者物价动能温和。
PPI同比涨幅保持回落,环比有所反弹
董莉娟表示,PPI在1月份9.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9.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涨幅回落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比上月减少1个。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51.3%,回落15.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38.2%,回落7.4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上涨30.1%,回落6.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9.8%,回落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4.7%,回落6.7个百分点。价格涨幅扩大的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涨7.7%,扩大2.9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上涨4.6%,扩大0.4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上涨1.1%,扩大0.5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持平。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推进,煤炭、钢材价格继续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回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6.9%转为上涨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1.3%和0.1%,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8和3.0个百分点。
朱启贵表示,P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因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回落,表明保供稳价政策效应显著。
“中国PPI的在去年四季度创出新高以后,现在首次回落到10%以下,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滕泰说,中国PPI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而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是同步的。目前来看,美国的工业通胀还在上升,德国工业通胀的形势也比较严峻,其P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24%。在全球工业通胀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中国的PPI虽然有所回落,也很难做出特立独行的趋势。
“所以不但要防止PPI的反弹,同时还要更重视PPI向CPI的传导压力。”滕泰说道。
“预计PPI同比延续回落态势。”周茂华说,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波动不改高位趋势回落态势,随着全球疫情影响趋缓,商品供给与航运物流将逐步改善;随着发达经济体空前规模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削弱商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的动能;加之国内商品保供稳价举措效果逐步显现;同时,去年高基数效应持续显现。
未来宏观政策怎么走?
“整体上看,本月CPI和PPI涨幅回落趋势略快于预期,由于PPI涨幅回落幅度大于CPI,二者之间剪刀差进一步收窄0.6个百分点至8.2%。”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目前国际大宗商品走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仍然较大,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去年的较快上涨之后逐渐企稳,但今年初以来,玻璃、动力煤、螺纹钢等价格涨幅仍然较为明显。特别是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冲高,布油涨幅达到20%,重回90美元/桶之上。
图片来源: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PPI和CPI回落,通胀温和可控——2022年1月CPI、PPI数据点评》
温彬表示,主要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迫于高通胀压力,美联储可能会较大力度收缩货币政策,今年加息预期由去年底的2-3次提高到3-4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会在一定程度对国内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
“我国加大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减弱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效果比较明显。“温彬说,下一阶段,受高基数影响,PPI涨幅预计进一步回落,食品价格仍然是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粮食连年丰收,猪肉价格短期不易回升,预计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尚不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
“宏观政策要从自身的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等情况出发,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提振内需,尽快扭转预期,积极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说道。
“目前的低通胀为稳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可以暂时集中精力,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来稳增长。”滕泰说,财政政策方面,有些专项债已经提前发布,从发布到实施的节奏还应该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方面,降息和量化宽松都有较大的空间,应该加快实施来稳增长。
“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比如说到下半年CPI一旦突破3%,宏观政策就有可能面临着稳增长和控物价的双重挑战。”滕泰说道。
“考虑到目前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政策需要供需两端发力,提升政策精准质效,助企纾困,重点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重点新兴领域,确保就业稳定,内需稳步恢复。”周茂华说道。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