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绿电交易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市场化方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5 16:03

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绿电”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目前,我国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人民网2月5日)。

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新型储能、分时电价机制等政策。这些政策中既有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针对性举措,也有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部署。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共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预计将减少标煤燃烧243.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万吨。

绿电,指的是风、光等新型能源生产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绿电市场化交易,便是将绿电从传统电源分离,单独设计绿电交易品种,用以满足用户购买、消费绿色电力需求。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力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购买和消费绿色电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在需求侧,越来越多的企业购买绿电需求迫切。如首钢等传统工业企业,明确通过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在供给侧,随着新能源已进入平价时代,政府补贴逐步退坡,未来将由政策扶持逐步过渡到市场激励,通过市场机制为新能源打造稳定的“助推器”。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绿色电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在整个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要使绿色电力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依靠市场的作用,尽快降低绿色电力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产业发展,提高绿电的竞争力。开展绿电交易,电力用户通过双边交易方式从新能源企业直接购买绿电,既满足了生产清洁用能的需求,又能获得权威的绿色环境价值认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国家电网开发了“e-交易”电力市场统一服务平台,汇聚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及售电公司等全市场主体,覆盖省内与省间、批发与零售全业务范围,涵盖多年、年度、月度等全绿电交易品种,为市场主体提供免重复注册、免交易手续费、免费提供绿色消费认证的绿电交易服务。绿电交易将有效满足企业绿色转型的“刚需”,拓宽终端用户减排路径,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开展绿电交易,能够增强绿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中所体现的环境价值,精准传导至新能源企业,引导新能源投资,并激励其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有助于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产生的绿电收益将用于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和消纳,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