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大“得意”车企:学霸不易 新锐可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6 07:00 阅读量:43857

2021年的“期末考试”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迎来难得的正增长中结束,类似一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很多企业都交出了“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单。这当中,有总成绩稳居第一的“学霸”,有各方面都出色的“三好学生”,有增速最快的“进步者”,也有实现自我突破的行业“新锐”。

本文从销量、增速、上新数量、保值率、出口总量等多个维度,选择了年度十大颇具“华点”的车企,通过总结他们2021年的成果以及2022年的布局,折射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并为其他品牌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一汽-大众:“学霸”人设不倒

连续三年蝉联车企销量榜第一

无论是零售销量,还是批发数据,亦或是市场份额,一汽-大众都稳居2021年1-12月厂商销量排行榜榜首,是妥妥的“学霸”型车企。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一汽-大众以1778389辆的零售销量和1800777辆的批发销量,分别位列2021年1-12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第一,以及2021年全年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第一。这是一汽-大众连续第三年蝉联车企销量榜第一,是毫无争议的NO.1。

与销量的“三连冠”相比,疫情、“缺芯”两线作战,“价格价值战略”初显成效,ID.家族电动化车型渐入佳境,则从多维度展现了一汽-大众在这一年间更有价值的转变。

为了降低行业性“缺芯”的影响,一汽-大众与大众中国密切配合,广开渠道积极订货,推进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和稳定,最终以170万辆的产量维持了产销平衡。

同时,一汽-大众还推出“价格价值战略”:按产品生命周期节奏,通过增加用户高需求、高价值的装备,丰富产品配置,提升产品价值,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企业和品牌的诚意。

此外,ID.家族电动化车型正逐渐成为一汽-大众新的王牌。自上市以来,ID.家族产品累计销量已超3.6万辆,市场表现渐入佳境。围绕ID.家族产品展开的代理制销售模式、ID-HUB体验店、快闪店等线上与线下渠道建业,最大限度地拓展了ID.家族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触点。

一汽-大众D-HUB体验店

吉利汽车:成为“三好学生”

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冠

近年来,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实现了对国际汽车品牌的疯狂追赶,甚至超越,诞生了“量质价”齐稳的“三好学生”,它就是吉利汽车。

2021年,吉利全年零售销量为1213021辆,已经连续五年销量超百万辆,并且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如果按照批发数据来看,吉利2021年的销售数据更加好看,达到1328029辆,已然进入销量排行榜前三,甚至是前三名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车企。

经过25年的发展,吉利不缺好车。无论是月销2万辆左右的帝豪、博越、缤越,还是领克品牌组成的强大SUV阵容,吉利都在各个细分市场推出了热销车型。在此基础上,吉利2021年继续提升产品价值,宣布星越S、星瑞、星越L组成“中国星”,喊出“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的口号。目前,中国星累计销量已超21万辆,占比近两成。同时,吉利还推出极氪品牌,其首款产品ZEEKR 001大定平均定单金额高达33.5万元,打破了传统豪华品牌的价格护城河。

此外,吉利发布“雷神动力”品牌开启“动力4.0”时代;发布九大龙湾行动在内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加速智能化、电气化、体系化、生态化;跨界进入手机行业,研发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等,吉利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型企业”转型。

吉利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东风日产:“考试稳定型选手”

“缺芯”影响控制在15%以内

自2015年首次迈进中国汽车百万俱乐部至今,东风日产年销量已经连续七年超过百万辆,连续三年在厂商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五,成为最为稳定的汽车企业之一。

2021年,是启辰回归东风日产之后的第一个完成年,也是东风日产从分兵到合力的转化,双品牌拧成一股绳,促进效应最大化的一年。这一年,东风日产全年零售销量达到1134889辆。其中,日产品牌累计销量1047073辆,连续第七年销量超百万辆;启辰品牌2021年全车系终端零售87816辆,同比增长11.6%。

相比连续七年保持年销百万辆,东风日产应对“缺芯”的表现更加优秀。数据显示,2021年“缺芯”对东风日产实现目标的影响控制在了15%以内,远低于整个行业超过了30%的影响。不仅如此,东风日产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率和客户交期遵守率分别达到了96.0%和92.8%。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英菲尼迪正式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而这也意味着,未来东风日产将步入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多品牌协同发展的全新阶段。

上汽通用五菱:多个“单科第一”

五菱打开小型电动汽车市场

上汽通用五菱似乎一直与“爆款”有缘,从经典的MPV冠军五菱宏光,到月销5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再到上市4个月后即实现月销近2万辆的五菱星辰,上汽通用五菱一直踩对了节拍。

乘联会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2021年零售销量为966932辆,同比增长18.2%。其中,宝骏品牌零售销量约21万辆;五菱品牌零售销量超过75万辆,同比增长近85%。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型零售销量为431130辆,同比增长177.3%,占上汽通用五菱总销量的45%。

而新能源车型高速增长的关键,又在于五菱宏光MINI EV这一超爆款车型。2021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零售销量为395451辆,同比大涨250.7%,占上汽通用五菱总销量的41%,占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的92%,12月单月销量达到50561辆,不仅是“自家”的王者,还成为市场上销量最好的纯电动车型,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开了本不被看好的小型电动汽车市场。

车型爆红的同时,上汽通用五菱也没有忽视服务,而是以“多元化、年轻化、全球化”的方向为引领,围绕全面“To-C”不断创新,探索与消费者互动的更多触点。在线上,五菱推出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专注于用户体验、用车生活和汽车生态的用户品牌Ling Club,借助APP、小程序等形式在移动端触达用户;在线下,五菱首个全球品牌体验中心Ling House已落户上海,打造用户体验五菱新姿态园地。

长城汽车:“上进努力型”

30余款新品创“上新”之最

2021年,长城汽车发布、预售或亮相推出哈弗赤兔、哈弗神兽、魏牌摩卡、魏牌玛奇朵DHT-PHEV、魏牌拿铁DHT、坦克300城市版、坦克500等30余款新品,成为“上新”最多的中国车企。

这25款新车,覆盖了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魏牌、欧拉、长城皮卡、坦克与沙龙六大品牌,为长城汽车持续进行品类创新,以品类领先打造品类品牌夯实了基础,并最终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新品中出现了很多“爆款”。坦克500预售时便获得22654台订单,预售半个月内创下27048台有效订单;截至2021年年底,坦克300订单已排到22万之多;沙龙机甲龙限量预售101台3小时被抢购一空。

从热度爆表到销量爆表,长城汽车也在2021年攀上了新高度。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全年累计零售销量为948793辆,同比增长13.4%。1月23日,长城汽车发布2021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363.17亿元,同比增长31.95%,净利润67.81亿元,同比增长26.45%,单车平均售价超过10.64万元,同比增长14.50%。

广汽丰田:电动“全能型”

是唯一两位数增长的主流合资品牌

从赛那现象的火爆,到连续4年销量两位数增长,广汽丰田的2021年在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全年累计销量达840396辆,同比增长11%,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

两位数增长背后,离不开丰田TNGA架构以及双擎混动技术的支持。2021年广汽丰田TNGA车型销量为665345辆,占全年总销量高达79%;双擎混动车型销量为182060辆,同比增长98%,占全年总销量的2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无论在总销量上,还是销量占比上,2021年双擎混动车型在主流合资车企中都排名第一。

2022年,是广汽丰田“18岁成人礼”,也是广汽丰田冲击年产销100万辆,向合资车企头部阵营迈进的关键年份。为构建年销百万体制,实现从“品牌进化”到“品牌升维”的质变,广汽丰田面向2025年部署“全面高端化”“全方位电动化”“全领域科技化”三大战略行动,全力以赴“为用户量产幸福”。

此外,作为行业少有的具备混动、插混、纯电“全擎”布局的企业,广汽丰田计划到2025年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近60%,2035年达100%。

东风本田:蓄力型选手

一举拿下五个保值率第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东风本田全年累计零售销量为793272辆,虽然同比上一年出现了微降,但是这个成绩在国内车企中也是排在前列。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波动以及“缺芯”的影响,近80万的销量相比往年更具含金量。尤其是,其展现的后续力量非常强大,属于蓄力型选手。

产品方面,东风本田虽然没有大换血,但也持续推陈出新。过去一年,东风本田推出了CR-V锐·混动e+、第十一代思域、英仕派、XR-V黑曜石版、高端MPV全新艾力绅款等多款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

而较高的保值率则为产品价值增添了更多口碑和信任。在J.D. Power(君迪)联合合作伙伴发布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东风本田一举获得五个第一。其中,在汽车厂商保值率榜单中,东风本田以63.4%的明显优势位列第一。同时,在产品当中,东风本田旗下XR-V、思域、CR-V、艾力绅四款车型,分别获得小型SUV、紧凑型车、紧凑型SUV、MPV保值率的第一。

五个第一之外,东风本田也在稳中求变。2021年10月21日,东风本田携本田在华首款纯电车型e:NS1亮相武汉车展,该车是东风Honda电动化的最新落地。未来五年内,东风本田计划连续推出多款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车型,有序地向电动化转型。

比亚迪:增速与新能源销量双第一

成“进步”最多主流车企

在乘联会公布的2021年1-12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15中,比亚迪以同比增长73.5%的表现,成为增速最快的车企。

更重要的是,在比亚迪全年累计零售的723697辆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了81%。具体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84020辆,同比增长221.3%,是2021年1-12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的NO.1。

无论是增速,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比亚迪无疑都是“进步”最多的车企。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比亚迪大力推广的DM-i超混技术和刀片电池的加持。据悉,EV车型全面销量为320810辆,DM车型全年累计销量为272935辆。

例如2021年4月,比亚迪宣布旗下纯电车型全系切换刀片电池,狠狠地圈了一波粉。有车主对北京青年报表示,“就是看中了刀片电池,才买的比亚迪汉EV。”这也使得比亚迪汉EV不仅连续8个月正增长,还从2021年11月份开始连续两月单月销量破万,雄踞中大型新能源轿车Top1。此外,比亚迪宋PLUS DM-i12月上险量达到1.6万辆,获全国混动(PHEV)上险冠军。

在2021年高增长的基础上,比亚迪定下2022年冲击120万辆的销量目标。之所以敢冲击这么高的销量,主要源于它的产能扩展。据比亚迪官方透露,若是产能充足,2021年总销量可以突破90万辆。今年青海、西安以及重庆二期工厂的落地与投产,让比亚迪整车产能大幅度提升。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

上汽乘用车:“留学生代表”

蝉联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启全球化征程,以“交流生”的身份,交出了一份“出海”的答卷。特别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将中国品牌的海外表现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1月12日举行的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透露,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这一数据,打破了多年来出口量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瓶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在众多出口企业中,上汽乘用车以2021年全年出口总销量超过29万辆,同比增幅约68%的成绩,蝉联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被人民日报头版称为“我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品牌。

截至目前,上汽乘用车产品已成功进入66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和澳新等多个高能级市场,与国际汽车巨头同台竞技,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年在全球17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前十。

小鹏汽车:“新锐突破者”

喜提10万+与造车新势力品牌头名

小鹏汽车是2021年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高和增长最快的企业,全年累计销量达到98155辆,同比增长275.2%。如果不是行业性芯片荒的原因,小鹏汽车年销量超10万辆将不成问题,是当之无愧的“新锐代表”。

实际上,从9月起,小鹏汽车就率先迈入了“月销万辆俱乐部”,之后三个月,小鹏汽车的月度销量继续稳步增长,到12月份已实现单月销量突破1.6万辆。其间,小鹏汽车还迎来了第1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喜提“10万+”的“突破者”。

随着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小鹏汽车加速布局充电和销售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11月底,已于全国铺开661座品牌超充站,覆盖228座城市,并在全国运营311家销售门店,覆盖121座城市。

在2021年完成品牌换新的小鹏汽车,正在探索更加智能的未来。在 “1024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宣布,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小鹏汽车将针对即将到来的主动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全球首款可骑乘智能机器马。同时,何小鹏还将联合小鹏汽车去年投资的鹏行智能,采用移动声场建模技术,实现“跨房间自由声场定位”。 

文/温冲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2021年“双积分”考核比亚迪成大赢家 上汽通用、东风有限负分垫底
经济观察报 2022-07-06
召回量激增,自主品牌在销量高歌猛进时要警惕“新”问题
​第一财经 2022-03-21
2021年度十大“破防”车型:万紫千红才是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6
奇瑞、广汽等多车企未达成2021年销目标
盖世汽车 2022-01-21
新能源和高端车成抓手,自主车企今年能否冲刺50%市占率?
第一财经 2022-01-17
销量内卷、缺芯掀起汽车人的“内忧外患” ,2021年度汽车圈十大关键词
蓝鲸汽车 2022-01-09
2021年召回乘用车873.37万辆 德系领跑,自主、新势力创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2-01-05
合资股比限制今起正式放开 盘点六大车企的自主品牌"含金量"
第一财经 2022-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