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昆的爱好特别“接地气”,从小就喜欢逛小摊,现在也常常流连在热闹的菜市场中。
在1月15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中,俞昆担任其中的短片《蒯老伯的糖水铺》的导演,讲述着都市夜归人的艰辛。而俞昆平日里的“生活体验”派上了用场,她前往广州喝了一家家的糖水铺,去捕捉尘世真实的味道,“生命里面很多东西是你编不出来的,生活就像大海一样,你必须在里面把水舀起来,喝上一口,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自己相信,别人才能相信。”
神仙太忙了,贴近现实的温情也值得品味
作为中国首部绘本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是根据本土原创绘本改编的短片合辑,由顾辰、朱彦潼监制,兰茜雅、李念泽、赵易、俞昆、刘高翔、刘毛宁、陈晨7位年轻的导演执导,以水墨、水彩、剪纸、拼贴、定格等不同艺术形式,呈现出的7个故事短片:《小兔的问题》《萤火虫女孩》《小火车》《蒯老伯的糖水铺》《哼将军和哈将军》《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和《翼娃子的星期天》,影片用一帧一帧的漂亮画面,用含蓄的内容和情绪表达,构成了“爱的连接”,流露出的情感贴近现实,所表现的中国人的温良,以及对于家和团圆的珍惜和向往,令观众感动,值得细细品味。
细数近年来中国动画片的“爆款”,《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大多源于古典神话,现实题材却呈现稀缺状态,而《向着明亮那方》却用扎实的细节和耐人寻味的情感,记录着当下的时代,呈现你我身边正在发生的善意瞬间。《蒯老伯的糖水铺》讲述的便是城市中一个寻常的夜晚, 一群普通的人依然在为生存而忙碌,而蒯老伯开在街角的糖水铺,则用美味的糖水、清甜的香气、暖暖的灯光、浓浓的温情,抚慰着快递小哥、夜班司机、清洁工的心灵,他们与蒯老伯也成为了彼此的守望和惦念。
导演俞昆在接到《向着明亮那方》的邀请后,立刻开始寻找糖水背后的“人生况味”,她来到广州,一家一家地吃着糖水,与一位老奶奶开的糖水铺结下了缘分。俞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我在这位婆婆的铺子里待了很多天,观察他们怎么卖糖水、做糖水,有什么样的客人来。所以,在最终呈现的片中,比如,有人给蒯老伯送纸壳,当作打包的隔离垫;或者店铺在下雨天会给保洁工人免费送糖水,都是真实的;也有一些小情侣在店中吃糖水,后来结婚、生了孩子,带着孩子来吃糖水;这些故事让我都觉得特别美好,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填充了绘本中的故事留白。”
对于现实题材与动画的结合,俞昆开玩笑道:“神仙太忙了,多点普通人的故事挺好”。不过,俞昆也坦承这样的题材有很大的难度,“对于动画这种载体来说,神话故事更容易有技术上实施的空间,而观众也乐于看到上天入地的效果,就像是看爽文和爽剧一样,希望去亲历一些‘不可能’,所以,作为动画导演,在展现现实题材作品的时候,也要做适当的变形,比如,《蒯老伯的糖水铺》的最后,我在改编上动了很多心思,让剧情节奏更为紧凑,并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让动画发挥出它的魅力,这样用有共鸣的故事来代入,用动画来进行加持,来传递现实的温情。”
创作的真诚是必须的,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俞昆曾经在法国留学学习动画导演,她坦承国内动画给予年轻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动画的题材也需要更多元的扩展,“动画片其实有很多的用武之地,我在法国的时候,参加过许多的短片创作,比如,他们会给我一些二战老兵的录音,根据内容让我来制作成一分钟的动画短片,在电视上播放给孩子们看,或者是把诗歌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在国外是很普遍的。虽然国内的动画发展很快,但还是主要奔流量去,题材上没有完全打开空间。”
所以,俞昆也非常感谢《向着明亮那方》的出品方,“他们敢于投资做这样的一个事儿,让年轻的动画人把好看的绘本变成短片,呈现中国丰富的世情故事,这也是为动画打开了一扇门,未来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俞昆以往的独立动画创作偏向于非强叙事的类型,通过这次的创作,她体会到创作者“真诚”的重要,“我至今还和糖水铺的老婆婆保持着联系,也期待去广州路演的时候请他们来看这部动画。我回北京后,她们一直在给我发信息,告诉我店里又来了怎样的客人,叮嘱我糖水应该怎么熬制。我当时在店里吃芝麻糊的时候,因为急着吃完,老奶奶啪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说:你急什么呀?当时我还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回来写剧本的时候,突然那个情形就出来了,我觉得,我可以把它放进去,去探讨人生的‘快与慢’,不要失去自己的节奏,这下整个故事就生长出来了。创作的真诚是必须的,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动画人才流失 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俞昆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愫会让最平凡的生活也充满乐趣,“这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很美好,就像我平时常去的理发店,小吃店、菜市场一样,有特别多的情感流动,我也把这次的作品视为一次非常重要的创作契机,是回国后在动画这件事情上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起点。”
对于目前动画人才面临的流失,俞昆却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我青少年时代,爸爸曾经送给我一套加拿大的独立动画短片集,当时对我影响特别大,那四张碟里全是独立短片,有三分钟的、一分钟的、半个小时的;叙事的、不叙事的、抽象的,什么样都有,我当时就想成为做这种动画片的人。这些年,也无所谓坚持不坚持,我就是很享受自己在做的一切。我从法国回国后,曾经在高校教学,有很多孩子,他们上来就问我:‘老师,这个专业一个月能有多少钱?’,他们的志向并不是创作,所以,人才流不流失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人一开始的心态和出发点的问题。”
《向着明亮那方》即将上映,此前,无论是点映场还是在北影节的展映,观众的反响都很热烈,但俞昆却笑称自己有种“产后抑郁”的感觉,“我觉得作品中还有很多遗憾,我现在都无法正视,比如,老伯的性格还可以更细腻地刻画;造型上也可以继续调整,可能过几天看顺眼了,会感觉好些”。
而俞昆的生活又回到了平常的状态,虽然未来是否有这样的创作机会也不能确定,但是,俞昆还是感恩动画创作让自己有了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让她保留了一种情怀,“我平时有自己的创作方向,喜欢通过动画呈现诗意化的比喻;我有公众号更新自己的小漫画;在报纸上设有专栏;之前出了一本书,可能接着会再出一本书;然后就是做自己的短片。此外,我还会接一些动画、插画这样的工作,算是能让自己过得不错。我的父亲是画国画的,小时候,他经常给我放动画片,让我发现动画更过瘾,所以,我没有去学国画,现在,我感觉其实我跟父亲的工作是一样的,他是画一片叶子,大家动着脑袋去欣赏;我是画了一片叶子,叶子动,大家坐在那里看。国画挺好的,但是,动画里面有时间的概念,有变化的可能,我很喜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