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如何保障群众正常就医?西安市卫健委回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1-13 17:42

1月13日,西安市政府召开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上午,西安卫健委发布通告,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出停业整顿等处理决定后,大家十分关心高新区群众怎么看病的问题,请问西安市卫健委有哪些安排?

答:本轮疫情发生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履行救死扶伤职责,未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导致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恶劣。经研究,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出停业整顿三个月等严厉处罚。

在处罚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由此造成的区域内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群众看病就医不便,考虑到目前在两所医院就诊的患者实际情况,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我们同步统筹,制定了《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期间保障群众正常就医工作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一、妥善做好在院患者安置工作

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停诊后,由两所医院妥善做好在院患者解释工作,对于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办理出院。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可适当延缓出院,确需继续长期住院治疗的,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转往其他医院继续治疗。

二、提升高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指定市属三级医院9家,对口支援高新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下派内科、外科、妇产科医务人员驻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对口支援关系为:市第三医院对口支援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一医院对口支援枫林绿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九医院对口支援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蓝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五医院对口支援细柳中心卫生院、市红会医院对口支援兴隆街道卫生院、市人民医院(市第四医院)对口支援草堂中心卫生院、西安航天总医院对口支援集贤中心卫生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对口支援秦渡中心卫生院。

同时,由市儿童医院、市中医医院向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枫林绿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蓝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中医医师和儿科医师,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顺利开展基本诊疗工作。高新区也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检查、检验设备,保障患者的基本医疗必需的检查和检验项目。对口支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立上下转诊关系,对超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能力的转往支援医院进一步诊治,支援医院采取预约门诊、绿色通道或预留床位等方式做好支持。

三、加强高新区急救转运能力

由西安急救中心在高新区安排10个急救车组,每个急救车组配急救车1台、医生、护士各1人,负责高新区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

1.在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枫林绿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设立2个急救车组,共4个急救车组,保障丈八街道;

2.在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1个急救车组,保障鱼化街道;

3.在细柳中心卫生院、蓝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2个急救车组,保障细柳、灵沼街道;

4.在兴隆街道卫生院设立1个急救车组,保障兴隆街道、东大街道、五星街道;

5.在草堂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急救车组,保障草堂街道、秦渡街道、庞光街道;

6.在集贤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急救车组,保障集贤街道、九峰街道。

四、全力保障群众正常就医

(一)重点保障特殊患者就医。对长期固定在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等特殊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诊。其中,市人民医院(市第四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交大一附院等医院保障高新区孕产妇;市儿童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医院保障高新区婴幼儿就医;交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一附院、市第九医院、西电医院、西安航天总医院、凤城医院等医院全力保障高新区血液透析患者;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交大一附院保障高新区肿瘤患者。

(二)强化保障医院服务能力。就近确定西安医学院一附院作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三级甲等综合保障医院,西安医学院集中其所有附属医院的优质专科医疗资源,向高新区就医群众开通就医便捷通道。同时,由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市儿童医院、省中医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等三甲医院向西安医学院一附院提供专家团队、多学科会诊和技术支持,全面加强医院技术力量,做好就诊群众医疗服务。

(三)多措并举做好医疗服务。高新区的街道(镇)、社区(村)会积极摸底,及时掌握了解就医需求,做好宣传指引工作,保障所有患者能够顺利就医;积极动员志愿者、爱心车队转运封控区、管控区非急危重症群众“点对点”到医院就医。各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统筹协调安排病区床位,确保患者能够送得进医院。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