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门红”似乎黄了!多因素引发基金销售遇冷
中国基金报 2022-01-10 14:56

今年新基金发行“开门红”显得异常安静。不仅看不到能比肩去年年初的爆款基金,今年开年部分新基金发行首日成绩更是降到了只有“个位数”的水平。

开年首周新基金发行遇冷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开年首周,共有31只基金新基金进入募集期,没有一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相比之下,2021年开年首周短短的5个交易日内合计诞生了8只“日光基”,5只基金成立规模超百亿元。

1月4日,共有17只新基金开启首发,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当日中午就陆续传来全渠道整体发行不及预期的消息,没有一只新基金半日发行能够突破10亿大关,经过全天努力,仅两只“主流”基金全渠道募集规模超过10亿。

据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反馈,1月4日,各大主要销售渠道的新基金发行都不太理想,据其了解,部分国有大行单日发行的单只基金都很难有募集规模过亿的情况。

1月5日,也就是新年第二个工作日,发行情况依旧未见改观,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只主打均衡配置的一年持有混合型FOF单日全渠道募集金额约达17亿,其中,主渠道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发行成绩。而之前部分已于1月4日开始发行的新基金,经过两天的发售,全渠道累计募集金额终于突破20亿整数关。

据了解,由明星基金经理陆彬掌舵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基金于1月6日首发,单日募集规模突破20亿,是新年首周难得的“一抹亮色”。

某大型公募基金市场人士用“十分惨淡”来形容2022年首周新基金发行情况。在该人士看来,新年首周新基金发行“遇冷”,并不是各大渠道对新基金发行不上心。“事实上,据了解,基金公司以及销售渠道对于年初发行的新基金都投入了很多的资源,部分公司的投入比例更是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不过发行效果依旧不太理想。”

不过,也有基金人士对于开年新基金发行情况持不一样的看法。富荣基金总经理助理李鑫称,新年开市只有几个交易日,1月4日、5日市场本身出现下跌,所以仅从这两天的数据,不能说明新基发行遇冷。还需要持续观察一段时间新基金发行的情况,才能判断是否出现整体发行遇冷。

当被问及基金发行遇冷会不会调整发行计划时,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短期可能难以调整,可能会为了“保成立”而延长发行期,但2022年各家会更重视日常持续营销,而避免加剧新发基金销售的内卷。

从目前看,不少基金公司也积极调整营销策略等促进销售。比如,银华李晓星、中邮基金国晓雯、信达澳银冯明远在近期新发基金中均有参与自购。

多因素引发开年发行遇冷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新年首周A股失守3600点大关之外,基民去年购基体验出现分化,特别是去年部分新基金表现平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民的购基热情。

在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看来,四大方面因素导致新基金发行不及预期。“首先是近期的市场环境从此前的震荡转换到近期的大幅下挫,对销售渠道和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很大冲击;其次,去年部分基金产品业绩虽然翻倍,但在分化较大的结构性市场中,投资者很难赚到钱;再次,美联储加息箭在弦上,A股具有长逻辑的热门板块估值很贵,市场观望情绪严重;最后,市场火了两三年,带动基金产品销售也火了两三年,从均值回归的规律来看,也许会出现蓄势再出发的阶段性调整。”

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新基金发行未出现“开门红”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开年A股市场缺乏赚钱效应;二是一些过去在发行市场上具备号召力的顶流基金经理去年业绩并不亮眼;三是经历2019、2020两年大牛市后,去年权益基金收益中位数出现回落,基民购买新基金的热情自然也有所降温;四是去年发行了不少带持有期的基金,部分资金目前仍处于锁定期内;五是基金业协会去年开始每个季度公布销售渠道保有量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销售渠道“赎旧买新”倒量行为。

“基金公司核心还是要给客户挣到钱。”上述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强调,“导致开年新基金发行成绩惨淡,除了开年A股下跌抑制市场情绪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很多基金投资者的持有收益出现很大的分化,即便都是购买新基金的投资者,去年购买了新发的新能源类基金的投资者收益不错,但一些购买了消费或者港股基金的投资者收益普遍告负。还有很多追逐明星基金的投资者收益也并不理想。”

还有业内人士反馈,相比明星基金经理的影响力,投资者更多会关注自己过去一年在某一个渠道购买的产品盈利情况。据其了解,各家销售渠道去年发行的基金产品,年底能够保持正收益的比例很少能超过50%,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民的盈利体验以及复购意愿。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