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的歌》到《披荆斩棘的哥哥》再到《时光音乐会》,最近一段时间,每当热门综艺节目中出现怀旧金曲,总能引发此起彼伏的“回忆杀”,以至于不少听众再次大呼“爷青回”。
许茹芸出现在《时光音乐会》引发“回忆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不经意间听到一首老歌的时候,会猛然想起以前听这首歌时的情景;以及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我们在听歌方面会越来越喜欢听老歌——这里的“老歌”不一定是年代久远的歌曲,而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而言的。并非是老歌的质量一定比新歌高,而是当我们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听的不止是音乐,更是音乐中所承载的那些人、那些事、以及那些时光,它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岁月,青春的痕迹。
事实上,这正代表了音乐很重要的价值,也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多数人欣赏音乐,都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
青春伴侣:流行音乐的文化身份标志
每个人的音乐品味,在青春期就基本成型:青春期时的大脑,对情绪反应更敏感;青春期体验过的情感,往往要比成年后体验的情感更为炽烈。而青少年时期所熟悉的音乐,曾经陪伴着一个人的整个青春时光,已经不仅限于音乐本身,更是一段岁月的律动。长大以后,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经历过的一切犹如眼前再现,人们会想起当初听这些歌曲时的情形,以前的情感变得愈加珍贵:这是歌曲的记忆,也是听者的回忆。虽然它依旧是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歌词,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因此,相较于成年后听到的新歌,大脑往往会将青春期时常听的歌“维系”得更牢靠,生成的记忆痕迹更强。
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于流行音乐的消费和欣赏水平会随之改变,对于新潮的流行音乐的感受力和迷恋度会逐渐下降,新一代的青少年听众会接棒成为主流听众。虽然流行音乐的受众年龄分布十分广泛,但是主要消费者总是青少年,例如每个时期的流行音乐中都有大量和青少年日常生活相关的作品(《青苹果乐园》《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晴天》《你说那C和弦就是》),这些音乐表达了青少年的喜怒哀乐、记载着他们成长的故事因而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喜爱,并在其群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流行音乐的文化身份标志功能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广大青少年在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程中,往往会更重视自身的独立性,而流行音乐则正是他们借以表现鲜明个性、构建青少年文化圈的重要方式。青少年追求不同于成人社会的主流文化,通过在集体消费中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同时这也是他们获得别人认同、获得社会归属感的标志——当然是他们这个文化圈的认同。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是他们的语言,是他们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之一。
2018年,经济学家Seth Stephens-Davidowitz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他对音乐流媒体spotify数据所做的统计,发现那些在人们青春期所发布的歌曲,往往很容易成为这个年龄段人群成年后最欢迎的歌曲。例如其数据显示:radiohead的名曲creep,在38岁年龄段的中年男性音乐榜单中排名168,而在28岁或是48岁年龄段中,前300都没有踪影。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当creep在1993年发行的时候,现在的中年男人们正处于青春期,这首歌曾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同样,法国音乐流媒体Deezer也做过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当一个人的年龄到达33岁左右,就会开始越来越少地去听新的音乐:在一个人的青春期发行的那些流行歌曲,就会在同一年龄段人心目中成为“永恒经典”。
来看《披荆斩棘的哥哥》,由于节目的目标受众不局限于当下的青少年,因此节目所选唱的歌曲范围非常之广,从1980年代《一剪梅》《倩女幽魂》到1990年代《不再犹豫》《流星雨》;从2000年《好春光》、2008年《摇滚怎么了》到2021年《这世界这么多人》等,它们不仅是台上“哥哥们”的回忆,更是台下不同时代听众们的共鸣。
抚今怀昔:现代与怀旧的审美张力
同听老歌一样,当我们看一些老电影、老照片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睹物思人”。这里有相当程度的“怀旧”因素。怀旧(nostalgia)来自两个希腊词根nostos(返乡)和algia(怀想),是对于某个不再存在或者从来就没有过的家园的向往。全球都在迈入快速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城市化所带来的传统伦理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改变,生活的焦虑与不适,使人们对开始走向消逝的过往生活、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复杂和暧昧的情绪。这种带有“怀旧”的情怀,尤其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而体现得更加剧烈。
流行音乐则是人们怀旧的重要媒介,通过熟悉的歌曲,我们会怀念过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打动我们的不光是音乐,更是那首歌击中了我们过去的某段回忆。或让我们潸然泪下,或让我们傻傻发笑,或者让我们唏嘘不已。通过音乐,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过去的人和事建立了某种连接。此外,还有一些具有“怀旧”标签的音乐可以让我们去感受不曾经历的过去。
1980年代的一批流行音乐如《弯弯的月亮》《我热恋的故乡》的主旨,均表现的是一种回望,一种从经济时代向农业时代的回望,一种现代人群向自己旧有的精神家园的回望。这里的“回望”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惯性,表现了当代人对昨天与今天在空间叠置上的一种无奈和怀念。进入1990年代之后,怀旧歌曲更是成为流行音乐里的常青树:《九月九的酒》对故土的怀念、《同桌的你》对校园生活的向往、《白桦林》则是通过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中老年人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同时,也让年轻人感受远去的战争岁月。2000年之后,这种现代与怀旧的审美张力在流行音乐中表现得愈发明显。
现代化进程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物质的丰富,也将现代化中存在的弊端带给了人们,让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产生了断裂。因此,“怀旧”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人为了解决现实情景中认同危机的一种方式。人们从社会裂变过程中体会到了时间与空间的“斗转星移”、人际关系的不确定以及社会不稳定带来的不安全感。于是怀旧类流行音乐舒缓了人们的不安,安抚城市中躁动的心灵,与现代文化进行了精神上的对抗,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旧”的美好。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歌,每一代青少年都有为之迷狂、为之倾倒的旋律和偶像。时光流转,我们不经意间就走到了现在,只有老歌留在了过往的岁月里,容许我们在蓦然回首的时刻,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也再次表明流行音乐不止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它更是一本日记,记录着我们每个人的点滴,承载着时代的变迁。
文/张小丹(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专业博士)
来源/文汇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