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活”起来
中国教育报 2021-12-28 10:04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转眼就20多年了,作为高职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见证人,曾为高职图书馆在高职从标准化到信息化办学亮丽转身升级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而感到骄傲,更为高职图书馆曾经的人来人往而感到亲切。记忆中珍藏的学生抢占座位的画面、因借得一本心仪好书欣喜若狂的表情,总让我觉得在图书馆当“老师”很值。随着高职办学现代化的提速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昔日作为“智慧殿堂”“知识宝库”“文化高地”的高职图书馆高楼依旧、新书满架、馆堂更鲜亮、配置更现代,但令人难解的是图书馆的“上帝”越来越少、“睡觉”的书籍越来越多。

我曾一度怀疑过:高职图书馆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通过一番潜心调研,答案是否定的。高职文化与图书馆的文脉相通相承,图书馆里不乏鲜活的文化因子和智慧星光,这是高职院校师生弥足珍贵的智力资源。受“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是不会自己发光的启示,一本好书总有自己的读者群,但它不会自己走下书架走进读者。要让高职图书馆的书“活”起来,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做好“活”文章。

打通“堵点”,做好读者与书的“红娘”

一般说来,因为纸质图书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高职生对图书馆纸质图书还是喜爱的。为何高职图书馆的很多书在“睡觉”,而学生想读书又没有书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阻隔、交互不畅,这是图书馆藏书“活”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图书馆常规的图书流动流程,是图书馆按照图书大类编目图书信息并发布,读者通过平台搜寻或查阅信息,然后通过服务台对号借阅。这种图书馆图书借阅流程整体上是简洁便利的,但明显不足的是信息提供平面化,缺乏能动性和导向性。从高职生图书借阅调查中还得知,他们在海量图书信息中捕捉想读图书信息耗时较大、精准度不高,从而挫伤了到馆借书阅读的积极性。

要改变这种现状,建设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极为重要,在图书信息展布环节可做的事很多,如让重要图书的信息“跳”出来,即根据读者研判,将重点书目在各类书目索引中放在最易关注的位置,采用电子编码技术用不同字体、或不同颜色、或动态方式呈现。开通校园网与图书馆的信息绿色通道,方便学生在手机或电脑上随机查询图书信息,这样可大大节省学生入馆借阅图书的时间。在高职图书馆书籍流通中,专业理论书籍借阅率一般都比较低,其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就表现在课程与图书馆相关书籍学生不了解,特定课程需要配套学习哪些专业书不清楚。据此,图书馆图书按大类编目外,可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按专业课程类集相关书籍,同时还要充分兼顾年级因素。依图书大类按专业按课程推介图书信息,根本意义在于馆藏资源建设和开发向专业化、课程化发展,对于图书馆工作量虽然巨大,但能让读者与书结缘,“红娘”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把脉“读点”,提升精准服务的水平

要让高职图书馆的书“活”起来,能否准确掌握师生的“读点”很重要。如何研判“读点”,有三个方面的信息极为重要:一是近几年图书馆图书流动信息统计与分析,依据各类图书流动找到读点,通过图书流通的量化作深层次的因素分析;二是师生阅读访谈与问卷调查,由此寻找师生相对集中的阅读需求点;三是从时代风尚和社会热点角度找读点,这方面的信息对于研判专业外的阅读尤为重要。

找准“读点”是基础,而如何破解让图书“活”起来的阻点是关键,这就需要从服务方法的创新上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改革。首先,新书购置以读点为参照,尽量贴近读者阅读的意向。目前高职图书馆每年新书购买投入多在百万元左右,投资不小,但很普遍的现象是仅凭相关人员的兴趣爱好购书,甚而是任由书商配发,从而导致新书成“花瓶”、馆藏“睡觉”图书越积越多的后果。其次,从专业化、课程化的思维具化读点。读者的读点并非局限于一书,分散性和多样化仍然突出,服务策略必须从专业化和课程化来推行。具体做法是图书馆配合各专业,根据学校图书资源按学制学期配订专业阅读书目,各门课程也相应配订课程的阅读书目,将读点落在专业和课程上,使学生的阅读更丰富、图书馆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再其次,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有力支持。当前,从高职图书馆的藏书存量看,电子图书的比例越来越大,纸质藏书与电子藏书交集形成“馆中馆”格局,图书馆的数字化为读者个性化阅读提供了优越条件。

一方面它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也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国内专业期刊上这两年有不少论述,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在于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手段,提升图书馆精准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营造阅读生态环境

要让高职图书馆的书“活”起来,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用书搭台,让学生以书为载体去“唱”学习大戏。

书台搭建,图书馆的环境生态要跟上。图书馆是特殊的智慧超市、文化超市、科学超市,构建“三元超市”,首要的是营造阅读生态环境。图书馆服务以书为媒,不仅提供资源服务,更要提供读者与知识整合的服务。这方面,成功的探索很多,比如阅读区间化,将阅读区分割为报刊阅读区、纸质图书阅读区、数字化图书阅读区、小团队阅读活动区(服务于小规模的读书沙龙、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间息区(为读者间息休闲服务,微利经营性提供茶水、咖啡等)。总之,图书馆的生态建设,书与阅读的敬畏、知识文化科学的熏陶、人本至上的服务宗旨,这是生态的共同体,我们不能遗忘。

学习唱戏,书是学本又是唱本。由图书馆特定功能决定,图书馆的功能要扩大,但又切忌喧宾夺主、哗中添乱。图书馆活动的教育性,基本原则是以书为“戏本”,以学习活动为途径,用文化化人。这里强调书但实质上并不是以书唯一,数字化驱动下的图书馆资源有全域性特点,再加上当下高职生主体是“00后”,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习惯方式。面向这类读者的服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一种超越图书、超越传统借阅服务的新业态,它是以解决用户信息问题为导向的全方位、全媒体、全过程数字化服务。可见,在高职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中,应该强调帮助和支持读者既读有形书又读无形书,既充分利用馆内学习资源,又能整合馆外各类资源,尽量为读者提供精准服务,只有这样高职图书馆才能走出困境。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正全面释放,智能化、数字化图书馆也已经一天天向我们走近。尽管高职图书馆从以书为主体向以数字为主体转型迫在眉睫,但读书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机,让图书馆里的书“活”起来,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助力高职生全面发展,让他们未来的职业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林晓南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网红”图书馆如何长红
中国教育报 2024-12-03
首都图书馆终身阅读平台智慧桌面终端正式上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4
读屏时代,公共图书馆何以圈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以好书播撒阅读“种子” 北京城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4-01-30
“数智”图书馆为读者带来“花式”体验
中国青年报 2023-08-14
共度图书馆奇妙夜!24组亲子家庭夜探朝阳区图书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1
京城图书馆里大小读者享书香假日
北京日报 2022-10-07
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图书馆开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