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南海子文化云论坛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7 14:26

近日,第四届北京南海子文化云论坛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同步举行,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研“南海子”文化传承。

据了解,该论坛由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和机构主办,今年是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举办的第四个年头,一路走来,主办方与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首都博物馆倾力合作,组建了更加权威的专家智库、规划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课题、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成果,真正做到了将南海子这张“大兴金名片”越擦越亮、越推越广。

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场观众人数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特开通的网络直播间,全程线上直播,通过六大官方线上平台进行同步直播,为历届首次。主论坛特邀北京广播电视台阿龙主持,网络直播中由融媒体主播苏浩带观众“云逛展”,让更多人以线上观众的身份参与到了这场热力四射的文化盛会中来。

本次活动中,备受瞩目的是一张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老照片,它们也是最早关于南海子的照片,对研究南海子皇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据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王志伟主任介绍,“这张照片是1863年,光绪之父醇亲王奕譞管理神机营,在做晚操时拍摄这张珍贵的照片并题诗一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发现的奕譞年轻时代的影像。照片中奕譞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这是清宫廷秘藏最早的照片。”

在论坛上,专家们分享了清宫档案所涉及的南海子功能和历史掌故,展示了故宫保存的数幅涉及南海子的宫廷绘画。以《乾隆大阅图》、皇帝狩猎、康熙南巡图、乾隆南苑射猎图等珍贵的清代宫廷绘画为切入点,还原清帝阅兵、驻跸、居住、理政等真实历史场景。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刘文鹏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南海子研究成果,并首发推介了《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南海子简史》两本专著。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是第一部专门研究南海子历史文化的论文集,收录了20世纪以来研究南海子历史文化问题最前沿、最核心的论文成果,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戴逸、朱诚如、古建筑学家王其亨、北京城历史地理研究专家唐晓峰、孙冬虎等专家学者,都在本书中从不同角度对南海子历史文化做出了介绍、评价和定位,可以说,这部书为我们今天了解南海子的历史文化做出了准确的学术定位。

而《南海子简史》是第一部为南海子专门撰写的小型史书。是大兴区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学术单位共同策划、共同制作、撰写和推出的,也是一部面向大众层面,介绍南海子历史的著作。旨在向社会各层面推广、普及南海子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大家对其历史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本届论坛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南海子样式雷图档展”和“南苑撷珍——北京南海子文化展”,展览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观众可通过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南海子样式雷图档展”通过展示16件珍贵的总图、行宫、寺庙、苑门图档,再现了南海子四座行宫的营修历程及格局变迁,揭示了团河行宫兴建与凤河整治工程的密切关系,展示了南海子与中轴线、永定河、大运河的文化链接。

“南海子文化展”展示了由南海子文化衍生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创精品,向广大群众展示了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气息双韵闪耀的“天下首邑”。

“世界向东,北京向南”,南海子是北京古都文化和皇家苑囿文化的金名片;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璀璨的明珠;是首都南中轴延长线的重要文化节点。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市大兴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蔡小军同志从全区全域角度出发,以南海子文化为点,阐述大兴区产业经济、文旅融合等成就,着重介绍了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给大兴区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机遇,解读了风生水起在大兴的生动画卷。

蔡小军指出,围绕将南中轴建设成为“生态轴、文化轴、发展轴”这一核心主线,将南中轴地区打造为大国首都功能的新兴承载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彰显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样板区、首都南部崛起的核心引领区和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从四时捺钵到居园理政,从下马飞放泊到首都新国门,南海子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艰辛坎坷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云聚南海子,智汇新大兴”,为大兴的发展建言献策,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同时大兴区也诚挚地邀请广大网友走进南海子,实地体验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优势,引领大兴走向崭新未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