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毒瘤”孙力军被逮捕,被痛批狂妄自大、恣意妄为、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
政知见
2021-11-05
+ 关注

据最高检11月5日消息,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孙力军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曾是最年轻的公安部副部长

孙力军,男,汉族,1969年1月生,今年52岁,山东青岛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和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担任公安部一局二十六局局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2018年3月,49岁的孙力军出任公安部副部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公安部副部长。2020年4月19日,孙力军被查。

孙力军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0年3月。

根据媒体报道,3月5日下午,一场入党宣誓仪式在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举行。当时,正在武汉指导抗疫的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成为两名民警的入党介绍人之一。

“从未”

孙力军落马1年多后,被“双开”。政知君注意到,从落马到双开,孙力军一案共历时17个月。

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

政知君注意到,十九大后,至少有5个“警虎”被查,分别是孟宏伟、孙力军、邓恢林、龚道安和刘新云。从落马到双开超过1年的,只有孙力军一人。

另外,孙力军的双开通报共700字,措辞极其严厉,不少说法都是首次出现。

孙力军的第一个问题,是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背弃“两个维护”,毫无“四个意识”,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质极为恶劣,权力观、政绩观极度扭曲,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制造散布政治谣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捞取政治资本。

“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是第二次出现在“老虎”的通报中。

此前,主动投案的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也被指“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

除了“从未”,孙力军的通报中还出现了“毫无”“极度”这样的字眼——毫无道德底线,大搞权色、钱色交易;极度贪婪,大肆进行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另外,孙力军的通报中,也出现了“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的措辞。

说“也”是因为,在落马“警虎”中,邓恢林、龚道安和刘新云都被指“参与在党内搞团团伙伙”。

不过,与上述几人不同的是,孙力军的通报中,罕见出现了“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的说法。

通报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孙力军为实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操弄权术,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形成利益集团,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严重危害政治安全。

通报提到,孙力军大肆卖官鬻爵、安插亲信、布局人事,严重破坏公安政法系统政治生态!

这样的措辞,极其严厉。

“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处”

政知君注意到,孙力军被查后的第二天,10月1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给予孙力军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

在10月1日的会议上,公安部称孙力军为党内“毒瘤”和政治隐患,这样的措辞也十分罕见。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公安部多次开会,提及要彻底肃清孙力军流毒。

比如,10月21日,公安部召开直属机关警示教育大会。

会议要求,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警示我们,党纪国法是一道任何人都不可触碰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要深刻汲取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教训,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勇于自我革命,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

会议还提到,深入排查涉及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人”“事”“案”,同时全面查摆有没有违反党纪党规和警纪警规的其他问题,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10月26日,公安部党委(扩大)会暨全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

会议提到,要严肃查处参与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搞权权、权钱、权色交易和人身依附的人员,做到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决不能让“两面人”“两面派”蒙混过关。对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中涉及的相关人员,要区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就在11月4日,公安部党委(扩大)会暨全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

会议提到,各单位要抓住11月15日前这个“自查从宽”政策窗口期,紧紧盯住涉及孙力军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人、事、线索、单位和顽瘴痼疾整治突出难题,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进一步加大谈心谈话和自查自纠力度,进一步强化线索核查、执纪审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责任、见线索见案子见结果,确保教育整顿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资料 | 新华社 央视 最高检 公安部官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葛冬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