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美元12个月完成车型开发,悠跑要做智能电动时代的“麦格纳”?
第一财经 2021-09-06 09:00 阅读量:25332

将原本2-3年的汽车研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开发费用在基础车型具备后可节省60%,这样的前景会成为现实吗?在悠跑科技( U Power)创始人李鹏看来,智能电动汽车“软硬分离”带来了这种可能性,也催生了新的业务和产品开发模式。


原长城高端电动车品牌“沙龙”负责人李鹏在今年初离职后,创办“悠跑科技( U Power)”,专注于电动汽车底盘的开发,目前已在上海组建百人团队。截止8月,悠跑科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量产全线控底盘、与捷威动力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款CTC电池系统(Cell to Chassis)等已经实现了技术落地,目前刚刚结束由经纬中国领投,CCV创世伙伴、真格基金跟投的Pre-A轮投资。成立4个月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元,悠跑科技也将在今年12月正式发布第一代可量产的超级底盘,涵盖轿车、皮卡、MPV、SUV、VAN等不同车型在内的上车体。

“我们将传统的‘整车一体式开发’升级为‘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态和供应链,赋能更多场景拥有者造自己的车。”悠跑科技创始人、CEO李鹏表示,基于悠跑科技的超级底盘,具有完整造车能力的伙伴可以灵活设计自己的车型;另外部分拥有场景的进入方,悠跑科技也可以为其提供整车从研发到制造、到最后交付的整个价值链。

通过“软硬分离”的模式,新车开发周期可以缩减至12个月内,开发成本缩减至1亿美元。而传统汽车的开发周期通常要48个月,开发成本数亿美元。据了解,目前悠跑已经和位于四川的凯翼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将后者作为联合开发伙伴和代工工厂。在传统汽车时代,部分车企为了节约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就选择与麦格纳等供应商合作,通过后者输出的平台技术打造符合自身要求的产品。很显然,悠跑科技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麦格纳”。

从传统汽车到智能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趋势,也带来思维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在此之前,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谈到,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他经历的4个转变中,就包括从硬件思维到软件思维,以及从功能思维到体验和场景思维的转变,“我过去考虑一部车先考虑硬件、车身,现在我考虑一辆车就是软件架构,软件架构好在哪里,这是第一需要考虑的。”此外,丁磊还表示,过去造车关注的是车里面有哪些“Feature”(功能),而现在的用户并不在乎产品具备哪些功能,而是能够创造哪些新的场景和体验。

“今天的智能网联汽车,最大的障碍其实是为了硬件成本的降低,牺牲了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增加了软件的开发成本。而一旦实现了硬件标准化以后,我们就可以极大的降低软件的成本。”李鹏谈到,未来几个月,悠跑科技会和业内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公司合作,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能力变成一个超级的APP,并预装在车里,让“硬件标准化”,使用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让这些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落地,他认为,这是汽车智能化带来整车成本结构变化之下,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

随着小米、恒大等越来越多的产业外资本涌入,行业竞争提速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服务需求。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认为,悠跑科技在研发的超级底盘可以将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内、资金门槛降低至1亿美元内,将有望帮助新兴的造车公司专注于附加价值更高的品牌打造、用户服务和数据闭环等环节。

在软硬分离的电动汽车时代,这样的开发模式是否适用?而悠跑科技能否成功成为汽车产业链上的一环?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此前就谈到,“软硬分离”带来汽车产业链条的各参与方的重新分工。在此背景下,从主机厂到tier1(一级供应商)、tier2的行业垂直分工模式会被打破,而供应商会变得更加扁平化。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时代智能滑板底盘亮相COVESA@2025CES,携手IRF赋能AI电动赛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0
广州车展丨未来电动超跑设计方向 极越ROBO X超跑震撼登陆广州车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5
零跑国际于本月从中国向欧洲发运首批零跑电动汽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31
我们离线控底盘还有多远?京西集团:2035年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2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共同快速开发两款智能电动车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芯驰科技MCU的首个主动悬架应用量产,上车奇瑞多款车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车企如何拥抱智能电动时代
经济日报 2023-08-17
上海车展丨芯驰发布第二代中央计算架构,开启“全芯智能”时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