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未来三年迎来大爆发 单台无人车成本将降至10万元
搜狐汽车 2021-06-05 09:00 阅读量:19138

6月3日消息,辰韬资本发布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未来三年内无人配送赛道将会迎来大爆发,无人配送整车成本将会逐步下降至10万元以内。在今年,国内无人配送赛道就将出现超过千台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

01 需求在哪儿?

无人驾驶正在进入以场景落地为主的时期,而在无人配送赛道,需求就是最具体的场景。

从目前来看,末端无人配送最主要的需求在于快递与即时配送,后者包含了外卖、生鲜、商超、零售等等。

从业务总量来看,我国今年快递业务量将完成955亿件,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即时配送今年年底将完成300亿单,即时配送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000亿元。两大市场的规模之和将超过3000亿元,辰韬资本预测,两大市场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的困境和痛点也逐渐凸显,配送难度大,场景复杂,配送工具仍然处于灰色地带,配送成本高,配送人员招聘难、流动性大等等正在困扰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末端配送领域的难题和痛点为无人配送提供了需求和落地场景。

02 无人配送能做到什么?

从业务模式来看,典型配送整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场景,成配平台与仓配一体的B2B场景,快递与即时配送的B2C场景,终端自助与同城货运的C2C场景。

无人配送的主要落地场景主要集中在B2C的落地场景,具体来说就是快递和即时配送,辰韬资本认为,快递与即时配送领域的生鲜、零售将比餐食外卖更快落地。

这是因为快递和生鲜、零售配送为单点对多点的场景,发货点一般有专门的场地用于停车,并且有专人负责拣货,即时性要求也相对较低;而餐食外卖等场景则是多点对多点的即时运输,商户规模小且数量多,整体效率难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从目前的产业链情况来看,目前京东、阿里、美团,以及初创企业白犀牛、毫末智行等,正在将更多精力放在快递、生鲜和商超场景中,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法规允许,将逐步扩大运营规模。

03 谁在布局无人配送?

在现阶段,无人配送经过长时间示范应用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格局与商业模型。

无人配送上游与无人驾驶重合度较高,主要包括线控底盘、激光雷达、摄像头与计算平台,包含了速腾聚创、大疆、易咖智能、华为、地平线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无人配送车行业能逐步走向成熟,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成熟起到了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不断成熟,芯片算力、传感器性能、底盘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整车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快速提升;二是价格不断下降,随着量产计划实施,大规模应用将进一步降低硬件成本;三是国产零部件供应占比逐步增加,线控底盘、芯片、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战局。

无人配送中游主要包含解决方案商,一类是以阿里巴巴、京东、美团为主的互联网巨头,另一类是以白犀牛、新石器、毫末智能等企业为主的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手握巨量资源,拥有场景优势;初创公司则拥有更加灵活的技术方案,便于切入细分场景。

无人配送下游主要是传统配送服务商与配送需求方,包括了电商、商超、快递、外卖,以及本地生活服务企业,一些封闭园区也采用无人配送车来承担园区物流需求。

下游玩家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以京东、阿里、美团为代表的电商集团公司,他们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和特色,在一个或多个场景下进行试运行。其中,京东以开放道路快递、生鲜配送为主;阿里以校园、社区内快递配送为主;美团以开放道路生鲜配送为主。

第二种是以永辉超市、物美超市、叮当快药、每日优鲜等为代表的商超零售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市场较为分散且地域性很强,近两年开始,头部商超零售企业也开始积极与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商合作,尝试性地使用无人配送服务。其中,白犀牛与永辉超市、叮当快药的合作较为典型。

第三种是顺丰、四通一达、达达等快递/配送服务商,目前很少投入无人配送的研发,多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未来较大可能会通过与解决方案商合作的方式开展无人配送服务。

根据入局企业的不同属性,当下无人配送领域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以服务集团内部业务为主,服务内部需求、内部结算,主要代表为阿里、京东、美团,但各家的结算方式可能略有不同。阿里由达摩院进行无人驾驶算法、产品研发,售卖无人车辆给菜鸟,菜鸟将其应用在具体业务环节中,如菜鸟驿站。京东无人配送车目前主要服务京东自有配送需求并按单进行配送服务结算。未来随着无人配送技术逐渐成熟、运力网络逐渐形成,可能会向内部各个业务场景扩展,并逐步向第三方提供无人配送运力服务。

第二种为提供无人配送运营服务,即提供无人配送运力。如白犀牛、行深智能、毫末智行等。以白犀牛为例,主要结合场景方需求提供无人配送服务,自己运营无人配送车辆,收取配送服务费。配送服务费会因为场景、物品、时效性要求不同而不同,目前生鲜、零售即时配送单价约为7-9元/单,快递配送单价约为1-2.5元/件不等。

第三种以车辆销售、租赁、软硬件解决方案收费,如新石器、一清创新、驭势科技等。如新石器主要以车辆销售、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售卖为主;一清创新主要以车辆售卖和租赁、无人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合作为主。

04 距离无人配送大规模落地还有多远?

根据未来无人配送车成本下降情况与各大企业布局数量,辰韬资本认为,三年之内,无人配送赛道将会迎来爆发期。

影响无人配送车落地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车辆软硬件成本、使用/运营成本、运营效率。

在车辆成本方面,根据辰韬资本调研,无人配送车整车成本会因车型(底盘+上装)、传感器方案、计算平台选择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目前部分企业能做到整车成本20-25万元左右,也有企业的整车成本在50万元左右。多位无人配送从业者表示,无人配送车在未来3年内会实现规模化量产和商用,整车成本会逐步降至5-10万元。

车辆使用寿命方面,目前底盘和传感器厂商基本都是质保1-3年,预计未来随着供应链和技术不断成熟,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5年。

运营成本方面,目前无人车的运营成本主要包含保险、车辆运维、现场安全(运维)人员、后台远程监控/操作人员费用、云平台服务费用等。其中保险和车辆运维成本占比较低,现场安全(运维)人员、后台操作人员的薪资占比较高。但人员成本会随着去现场安全员、后台人员监管效率提升而大幅降低。

从无人配送车运营成本来看,去现场安全员、转由远程人员负责监控、管理多辆无人车,为商业应用的先决条件。

自2020年起,末端无人配送头部玩家已陆续去掉安全员进入常态化运营,并在实际运营中产生真实的商业收入。这意味着,无人配送车已超越Robotaxi等赛道的测试或者开放体验阶段,离真正的规模化、商业化落地更进一步。

京东、阿里、美团均表示2021年计划投放几百台到上千台的无人配送车,未来3年计划投放车辆数超过万台。由于无人配送车行驶速度相对低、整车成本相对低、财务模型清晰,这一规模化的车辆投放计划将相对其他赛道更为可信。

综合来看,无人配送商业模型已经初步形成,技术已经能够支撑部分场景需求,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前夜。未来3年,无人配送赛道将迎来爆发期。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毛绒大衣的穿搭示范,做一个动人女神!
时尚阅砚台 2024-01-10
高叶x《男人风尚LEON Young》三月刊封面 浓郁红唇轻纱遮面
M时尚达人 2023-11-23
秋天的第一条缎面裙
搜狐时尚 2023-09-30
运动风是健康的性感?杨紫、热巴穿上后纯欲甜辣感十足
搜狐时尚 2023-08-18
夏天真的很适合这些轻法式穿搭,多穿这几大单品,时髦又大方
MeiLu樱俞 2023-08-12
多巴胺女孩做累了?番茄女孩准备迎接初秋!
搜狐时尚 2023-08-12
吉利2023款星瑞正式上市 官方指导价11.37-14.57万元
搜狐汽车 2022-07-19
哪吒S耀世版预售价33.88万元 限量999台
搜狐汽车 2022-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