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 身边好党员 甘当68位残疾人的“隐形翅膀”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1-03-25 11:09

她是一名“90后”年轻党员,但已经担任起68位残疾人的“大家长”,她就是位于昌平区城北街道的双海残疾人职业康复站(以下简称职康站)站长:翟迪。

14年里,在母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她和职康站里的人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硕士毕业后她放弃了几个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回到职康站,回到这个“大家庭”。14年里,她也从职康站里的“小妹妹”变成了翟迪姐姐,她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帮他们提升职业能力,为他们找工作。

翟迪与残疾人一起外出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

“帮他们找工作不容易”

“老虎”找到工作了!

“老虎”动作熟练,屋子也打扫得又快又整洁,作为清洁工岗位,这是"老虎"正式入职爱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岗前培训,他干得十分卖力。不一会儿的工夫,桌子上的灰尘被“老虎”擦得干干净净,随后他又拿起拖布将职康站里的地板拖了一遍。

“老虎”正在清洁桌面

“‘老虎’患有一级智力残疾,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帮助‘老虎’找一份谋生的工作。”翟迪告诉北青社区报记者,一级智力残疾的IQ一般在25以下,能照顾自己生活起居就不错了,有时“老虎”还会闹些“小孩子脾气”,帮他们找工作不容易。

“老虎”是职康站里的兄弟姐妹们给他起的昵称,此刻他正站在窗户旁冲着大家笑:“(翟迪)姐姐,我都打扫干净了。”

随着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帮扶性就业政策落地落实,“老虎”在就职的公司每个月能拿到2640元的薪水,还有五险一金,这对于思想单纯的“老虎”来说,意味着只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对于职康站的翟迪、“老虎”的姥姥来说却是非常欣慰。

“我都八十岁多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虎子。我不敢想象自己过世后,小虎子一个人如何生活。”“老虎”找到工作后,姥姥特意来到职康站表达感激之情,两眼含着泪对翟迪说:“现在小虎子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多的工资,还有单位给上保险,生活算是有保障了,我就是离开他也放心了。”

妈妈和姐姐撑起的“大家庭”

翟迪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两个舅舅都是智力残疾人。家人为她取名翟迪,也是希望她能够像残疾人作家张海迪一样,面对命运的不公,依然能够积极乐观的生活。

为了帮助像舅舅一样的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也为了更多像翟迪家一样的残疾人家庭能够减轻压力,2007年,在昌平区残疾人联合会、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城北街道等扶持下,双海残疾人职业康复站成立,起初,职康站只有10位残疾人,翟迪的妈妈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第一任“家长”。

在职康站里,随着智力残疾的等级不同,残疾人的情况也有不同,最严重的情况只会说“爸爸、妈妈”。同时,随着这些年职康站的发展,站里服务的残疾人也越来越多,有些是夫妻俩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甚至有的是一家人到职康站来寻求帮助。

“我的母亲一直致力于帮助残疾人,尤其要帮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这是她最大的心愿。”翟迪笑着说:“也是机缘巧合吧,硕士毕业后我决定回到职康站工作,回到‘大家庭’,成为了新的‘大家长’。”

有理想、有责任、也有无奈

既然选择了回家“创业”、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就要在残疾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面下功夫。但当时职康站承接的劳动项目,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项目。

残疾人在职康站中,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只能得到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的加工费,难以维持日常开销。想要真正帮助到残疾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推荐到企业就业,提高收入。

2017年12月,翟迪当选为昌平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助残增收更成了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没想到工作开始之际,困难重重。职康站接收的残疾人,大多是智力、精神类的残疾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用人需求。

“我曾多次带领他们参加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单独联系企业寻找相关合适岗位。”翟迪有些无奈:“但事与愿违,对于中重度智力、精神类别的残疾人来说,合适的岗位几乎为零。”

那就从零开始!

技能是就业的试金石,想要让残疾人就业,就需要对残疾人进行培训。“根据他们的就业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我们为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开展工作技能指导。”翟迪说。

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从零开始培训虽不容易,但翟迪都坚持了下来,这些年培训的科目也越来越多:法式刺绣培训项目、淘宝店运营培训项目、包装制品加工项目,还有保洁员、保安、复印员、超市理货员等各类岗位的定制培训服务,每一个岗位职康站工作人员都力求让残疾人实际操作,而非纸上谈兵。

除了培训外,翟迪还在职康站中模拟了类似岗位,帮助残疾人进行训练。定期还会组织残疾人到企业的对应岗位进行实习,职业康复老师会陪伴上岗,直至残疾人能够完全适应工作岗位并在企业中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为他们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8年,在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和昌平区残联的帮助下,职康站成为了全市前100家帮扶性就业基地,全力以赴为用人单位开展残疾人岗位定制提供综合性服务,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一系列的变化让翟迪看到了重度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希望。她立即带领所有工作人员,筛选合适的残疾人,建立台账,并入户向残疾人家属讲解政策,争取每一位符合帮扶性就业要求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因为有了之前系统性的培训,残疾人们在就业技能上有了更突出的优势,再加上昌平区政府各方的帮助,越来越多适合安置残疾人上岗的用人单位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截至2021年3月中旬,基地累计成功推荐残疾人就业51人次,目前在职47人,其中1人已实际到岗就业,其余46人仍留在基地进行培训。

帮扶性就业后,残疾人不但享受到了五险一金,收入也提高到了2640元/月,残疾人和亲属再也不用害怕生病,负担不起医疗费了。不仅如此,残疾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生活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改善。

一份就业,看似简单,但是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一份巨大的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创新与开拓进取,2020年11月,昌平区城北街道双海残疾人职业康复站帮扶性就业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残疾人示范帮扶性就业基地。

文/北青社区报 李睿阳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青春力量,绘就残疾人事业新篇章——“携手越障碍,青砺新时代”暑期实践团纪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北京市残联:全市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14.4万,就业率增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8
助残疾人就业的好政策不能被揩油被扭曲
工人日报 2024-04-11
深化京津冀残疾人就业协同发展 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6
丰台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开工,将提供一站式服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8
甘肃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累计带动万余名低收入残疾人增收
中国新闻网 2023-08-12
北京残疾人公益服务再添新平台 “汇爱·美丽工坊”今日启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首届汇爱嘉年华开幕 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形象标识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