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电动自行车大国,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伤亡也呈增长趋势。3月8日晚,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举办的“两会健康策·道路交通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道路交通安全专家在会上呼吁,立法对于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和电动自行车驾乘安全意义非常重大,针对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进行立法、加大宣传并严格执法,能有效降低电动车事故死亡率。
非机动车伤亡人数中70%由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
澎湃新闻从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电动自行车肇事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死亡人数年均增长18.21%,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上升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国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2548.0万辆,同比增长33.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伤亡人数接近非机动车伤亡人数的70%。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首席主播席文在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巨大,近年来,事故率和死伤率不断上升,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因颅脑损伤致死比例将近80%。因此,防止颅脑损伤对于降低电动自行车事故伤亡来说,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规划室主任戴帅强调,在骑乘中佩戴头盔,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在发生事故瞬间头部直接碰撞车辆或地面坚硬、尖锐物体;另一方面,可以迅速分散、吸收碰撞冲击力,降低头部受伤风险。
戴帅介绍,2020年4月开始,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减轻交通事故后果。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坚持宣传引导先行,社会协同共治,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根据调查测算,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达到54%,是原来的近3倍;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11.7%,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死亡人数自2006年以来首次下降。一些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较大的城市,深圳、上海、杭州、海口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了80%以上,宁波、南京等部分城市更达到95%。南宁市在实施佩戴头盔后,电动自行车事故头部受伤人数下降了83%。
近50部地方立法对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问题作出了规定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截至 2021 年3月 1 日,我国有近50 部地方立法对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问题作出了规定,涵盖 18 个省份。日前,公安部在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透露,正在配合国家立法机关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拟增加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要求。
多位专家在研讨会上表示,尽管“一盔”(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一椅”(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但要真正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及电动自行车驾乘安全,必须将相关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举例说:“2015年上海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约5%,至2019年提高到8.95%,最高的时候是《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新修订,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达到12%。可以看出,立法后只要有足够的执法和宣传,是能够逐步改善使用情况的。尤其是帮助公众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后,将会得到维持,甚至演变成一种社会观念。”
对于电动自行车驾乘安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已出台地方法规,强制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安全头盔。
席文在研讨会上分享了浙江的经验做法。《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和搭乘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违反者将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还要求互联网电动自行车的租赁企业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随车要提供安全头盔,如果违反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警告,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有了地方法规的支撑,通过现场查处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的行为,目前浙江大部分地市电动自行车驾乘人的头盔佩戴率达到90%以上,浙江省的宁波和嘉兴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了43.69%和61.54%。
“这些立法实践表明,针对电动自行车骑乘者佩戴头盔进行立法、加大宣传并严格执法,能有效降低电动车事故死亡率。”戴帅表示。
席文强调,立法对于电动自行车驾乘安全意义非常重大,有效的落实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尽快地通过明确罚则、加强普法宣传、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等各方面去形成合力,推动法律的落地实施,真正做到质量和效果同时落地。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