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排队被挑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进工厂了?
上观 2021-03-03 09:55

按照传统习惯,元宵节一过,新年就算过完,各行各业就要开门复工了。然而,今年一些企业老板却犯了愁——想要“开工大吉”,却招不到工人。在广州市一条3公里长的街道上,制衣厂老板排成长队,等候工人的挑选。一些老板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他们天天都要出门招工,但仍然招不到足够的工人。

乍一看,这则新闻颠覆了很多人的习惯认知。长期以来,在劳动力过剩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都是“人找工作”,而不是“工作找人”。各地的招聘会都是人头攒动的景象,新闻报道里也不时可见“多少多少人争夺一个岗位”的激烈竞争。

然而,近些年来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总体供给仍然充裕的同时,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了分化。整体来说,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劳动力仍然供过于求。典型表现就是大学毕业生连续多年都遭遇“求职难”。但在体力劳动的工作岗位方面,就经常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不时面临“招工难”问题,在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口年龄老化、“招工难”问题也不时显现。

制衣厂的“招工难”尤为突出。近些年来,由于招不到足够多的工人,哪怕有订单,也有生产能力,珠三角地区不少制衣厂都无法满负荷生产,从而导致整体的生产经营大受影响。有一些制衣厂甚至因为招不到工人关门了事。究其原因,企业的说法集中于“年轻人要自由”,他们哪怕前来应聘,也倾向于接受打散工的形式,干半天歇半天,或者干三五天又休息几天,不愿接受固定工时和上下班纪律的约束。至于工人,他们罗列的原因就更多了。一些受访的年轻人抱怨:一是制衣厂报酬低,老板宣称“月入过万”,其实需要每天超长时间工作,无论计时还是计件,单位薪资都偏低;二是工作环境差,“招工难”的企业大多规模小,甚至是家庭式小作坊,设施简陋、工作环境差,存在噪音、粉尘等污染问题;三是缺乏保障和发展前景,一些民营制衣厂一般只给付劳务报酬,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用工制度,没有“五险一金”之类的社会保障,员工也很难获得发展前景;最后就是纪律严格,在流水线上劳动生产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没有主动分配工作时间、掌握工作节奏的自由,这也是令很多年轻人望而生畏的关键因素。

除了企业本身的特点之外,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不断涌现,也影响着求职者的择业行为。比如,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快递员、外卖员等工作岗位用工量大增。与传统制衣厂的流水线工作相比,这些新岗位更有弹性,劳动者享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哪怕两者的薪资待遇水平相当,前者也比后者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借助国内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两头在外、来料加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极具市场竞争力。随后,这种模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沿海地区遍地开花。然而,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企业经营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劳动力供求关系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使其遭遇的“招工难”问题愈演愈烈。老板天天上街、排队招人的做法显然很难持续。在过去,这些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利器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但随着劳动力供应出现短缺,这个成本优势也会逐步流失。事实上,如果企业按照规范用工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待遇制度,为员工完善社会保障等福利待遇,他们目前已经被摊得很薄的利润,就有可能更加所剩无几,甚至彻底无利可图了。

低端产业要努力实现转型升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实现,那么市场就会以倒逼的方式促使它们实现,或者在市场竞争中将其淘汰出局。一个行业、一家企业固步自封,其他行业、其他企业却在不断变化发展,当劳动者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就会“用脚投票”。与其抱怨年轻人不愿意进自己的工厂,还不如好好找找原因、想想办法,努力增加自家工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广州已建立26个零工市场 包括专业性零工市场和“新型零工+”市场
广州日报 2024-03-29
破解用工荒须综合施策
经济日报 2023-02-03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号 2022-07-06
就业优先 保民生的答卷这样写
中国青年报 2022-06-07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工地
光明日报 2022-06-07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广东制造业用工缺口大 如何破局?
央视财经 2022-04-10
年轻人真的在“逃离”工厂吗?
中国青年报 2022-03-15
年轻人真的在“逃离”工厂吗?
中国青年报 2022-03-15
最新评论